好课件网>班主任工作日志>提升班主任的职业幸福感

下载全文

提升班主任的职业幸福感

  提升班主任的职业幸福感
  
  班主任工作繁琐、责任大,缺乏幸福感,“不愿当班主任”一项的统计数字在一些地方竟然接近七成。在浦东教育论坛——现代化进程中的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建设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呼吁完善评价机制,提升班主任的职业幸福感。
  
  班主任太苦太累,一些班主任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来形容工作的繁琐,在学校中与学生有关的事情都要找班主任解决,不少班主任感觉身心疲惫。
  
  全国有400多万班主任,他们的职业幸福感如何,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专家指出,没有幸福感的班主任,就不可能把教育工作作为自己人生价值的追求,就不可能认真刻苦地钻研教学业务、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也不可能做到满腔热情、耐心细致地关心、爱护、帮助学生。班主任只有摆脱了职业倦怠感的束缚,不把班主任工作当成谋生的手段,而是出于自己的精神需要和人生追求,像孟子那样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为乐,才能在教育活动中自由地、创造性发挥自己智慧和才能。
  
  “对于班主任来说,幸福取决于在教育过程中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受到学生的爱戴。”专家研究发现,由于班主任与学生接触多、沟通便利,影响深远,感情深厚,班主任在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中,因为得到学生的共鸣、理解与尊重,会产生满足感和幸福感,并上升到职业幸福的高度。
  
  教育创新的需要。面对新时代的孩子们,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需要变更,对学生的关爱也要赋予新的元素,更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对“教育爱”这个古老的话题予以全新的解读。
  
  把“爱的教育”升华为“教育爱”的需要。台湾着名教育家高振东先生认为,爱的教育是教育工作者一般的工作方法,而“教育爱”才是教育工作者一流的意识形态。一名班主任,对学生光有慈母般的爱是远远不够的,促使学生主体发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搭建“绿色生命平台”,才是教育的核心——教育爱。教育爱是深刻的理念,是一种丰富的情感,是教育行为的源头活水;唯有爱,教师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会把辛苦的教育工作当成乐趣来从事;也只有爱,才能使教师感觉到每个学生的喜悦和苦恼都在敲打他的心,引起他思考、关怀和担心,教育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
  
  没有教育智慧就做不好班主任。如果教育工作者完全没有爱心,面对学生的时候就是激情燃烧完了的岁月,那教育活动就成了“一群闹更年期的和一群闹青春期的对话”。如果光有一番热情,只知道自己怀着无限爱心去从事教育事业,常常会遭受挫折,发出“华佗无奈小虫何”的感慨。
  
  班主任当前遇到的最大的尴尬不是理论的匮乏,而是具有操作价值的方法技巧和教育智慧的匮乏。因此,作为班主任在平时工作要多动脑筋想一些方法技巧,不要一味蛮干,否则到头来很可能是付出与收获相差甚远。一个人的智慧毕竟是有限的,如果平时工作中把一些好的做法及时记录下来,有机会班主任之间交流一下则大家就可以相互学到更多的方法技巧。下面是全国优秀教师华林飞老师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做法与老师们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
  
  以柔克刚,学会宽容与忍耐。
  
  教育案例一 2004年9月,我任高一分校班班主任。开学上课第一天我就领教了分校班的厉害:第一节课13人迟到,8人上课吃东西,我两次被任课老师喊到教室维持秩序。从教室出来回到办公室刚坐下没到10分钟,结果又被任课老师请到了教室。盛怒之下,我狠狠地惩罚了“肇事者”。从那天起,我一走进教室,就对学生横眉怒目,学生只要看见我在场,大气也不敢出。在这种高压政策下,课堂教学秩序勉强能够维持,我也变成了校长眼中的“维持会长”、“消防队员”和学生心目中的“治安警察”、“中国猛男”。可惜好景不长,2004年9月11日早晨,我在教室门口堵住了迟到的一位同学某某,我只问了一句“为什么迟到了?”结果他顶撞我说:“迟到了又怎么样?不要以为全班同学都怕你?你不就是中国猛男一个?我就不怕你!你能把我怎么样?”然后他一把推开我冲进了教室,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我从教20余年,一时觉得好像蒙受了奇耻大辱。但我并未丧失理智,因为我还没吃早饭,转身走进食堂买了一份早点我也吃不下。灵机一动,下课时我把早点送到某某的身边,说:“我知道你今天因为迟到肯定没有吃早饭,这是我给你买的。”此时,我发现全班同学都看着我,某某也有点不好意思,从表情上可以看出他的感激和懊悔。
  
  教育案例二 我女儿对我说,他们的班主任李老师就特别有耐心。有一次,有一名女生向他问关于保温瓶保温的原理问题,李老师耐心地给这位女生讲了好多遍,这位女生都听不明白。旁边的同学都已经不耐烦了,可是,李老师一点抱怨都没有,下课后竟然跑回家拎来保温瓶为这位同学示范讲解,直到她明白为止。我的女儿亲口对我说:“爸爸,我以前只是在报纸、电视、电影上看过这样的人,没想到生活中还真有这样的好老师啊!你会不会当这样的好老师?”我知道女儿在说我缺乏耐心。
  
  反思:关爱学生就是要三分教育,七分等待。学生的转化需要时间和空间,不要不耐烦,不要把学生逼到死角,穷追猛打和喋喋不休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对待迷路的孩子要有“宗教家”的情怀。教师要注意避免教育的误区:教师使用尖酸嘲讽的语言,尽管满含“恨铁不成钢”的爱意,但师生之间的隔膜就在这不经意中产生。这样不适当的表达,不仅无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相反会产生巨大的破坏力量:激起学生的怨恨心理、报复幻想,甚至闭锁心灵。
  
  鼓励期许,掌握有效的励志方式。
  
  教育案例一 2000年,我带初二⑶班,班上有一位男生十分调皮,换了几位班主任都管不了,还把一名老教师气得发抖住进医院。但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改变了他的一生。有一天下课,有一个学生在看一本《手相与人生》的书,不少人争相传阅。我拿过书看了一眼,说:“这本书我看过,有一定的道理。”这位学生问:“老师,你会不会看手相?”我吹牛说:“手相有显着特征的人,命好命坏我还是看得出来的。”有一位学生伸出手来,我一下子把她的情况说了个八九不离十(因为我与这位学生的家长很熟悉)。这时这位调皮鬼十分虔诚地说:“老师你帮我看看。”当我抓住他的手掌时,我惊呆了。那是一双断纹手,手掌中间一条断纹,此外没有任何掌纹,全是厚茧子一样的光板。他看出我的诧异,着急地问:“老师,怎么回事?我命好不好?”我心里想,机会来了。刚好上课铃响,我说:“下课你到我办公室再说。”我立马上办公室查看了他的个人档案,下课后他来办公室找我,我慎重的对他说:“你手相奇特,实属罕见。命硬,可能你父母有一人已经离开了你?据我所知,解放军首任空军司令上将刘亚楼就是断纹手。从小父母双亡,叔父把他养大。”说到这里,他哭了,说:“我爸爸死了,妈妈改嫁了。”我一脸肃穆地说:“你如果好自为之,将来也是将才,如果不走正路,会成为罪魁祸首。你看着办吧。”后来,他像变了一个人,初中毕业考入重点高中,高中毕业考入武警指挥学院,现在在部队当干部。
  
  教育案例二 我采取的励志教育做法:制作“励志卡片”送给学生,用文字与学生进行心灵交会,给学生“心灵鸡汤”,借以矫正学生的偏激,完善学生心智模式。如给易产生妒忌心理的学生写道: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行任他行,明月照大江。对成绩好遭妒忌而烦恼的同学写的是:被人妒忌是幸福的,如果回头纠缠这种妒忌,又是不幸的。对强悍霸道、蛮不讲理的女生寄语是:好女子存在的意义,不是为世界助长雄风,而是向生活注入柔情。(班主任工作计划  )对不认真学习、爱打扮的女生则是规劝:女人不是供人呤诗作画的月亮,而是自身发光发热的太阳。对粗心大意的男生我提醒到:未成江涛涓涓水,一去狂飚淡淡风;千古功名足下始,细微底下见英雄。对学习认真而考试失误者则加以安慰:天空没留下鸟儿的痕迹,但我已飞过。对自闭悲戚者进行鼓励:只要我心灵美丽,生活也跟着美丽。对因贫困而自卑者加以激励:如果贫穷生在有志者身上,那是上天给他的一项资本。
  
  反思:对学生的期待就是教师对学生最大的关爱。古代圣贤很多人就是在期待和鼓励中激发人生潜能而成为一代英才。每个人的励志方案必须量身定做,体现因材施教原则。教育心理学依据则是,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发扬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这一做法,着名的“霍桑实验”已经证明是可取的而且是有效的。
  
  温柔一刀,何须动雷霆万钧之怒。
  
  教育案例一 在实际工作中,我倡导散发着人性光辉、富于人情味的“惩戒与批评”。拿治理迟到来说,如果有人迟到说家中的闹钟坏了,我就送一个闹钟;如果说病了身体不舒服,我就送他到医院;如果学生迟到了,我就主动送上早点,学生只要吃上两回我送来的早点就很不好意思再迟到。而且我让他们迟到后自己把名字写在《班级日志》上。一个月以后分校班难以攻克的顽症---迟到现象居然绝迹。
  
  教育案例二 为了克服班级部分学生身上的不良习惯,我策划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叫“对面的女(男)孩看过来”。让男生先夸夸本班的女生,然后让女生再夸夸男生;紧接着我又让男女生彼此善意地给对方提意见,挑毛病。第一位站起来发言的女生就对同桌的男生说:“你打球后一身汗也不洗,身上有一股怪味道,让我受不了。”全班大笑。那位男生脸一下子红了,此后很快改掉了不讲卫生的毛病。在一番善意的批评后,男生女生的毛病还真改了不少,真没想到,这种班会比我抱怨式的说教效果好多了。这一招已经成为我的招牌菜,被领导戏称为“男女搭配,改错不累”。
  
  反思:教育过程中施教者(教师)和受教者(学生)是一个互为主体和客体的二重主客体关系。态度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实施教育过程的方式往往决定教育结果的好坏。由于教育理论的落后,工作方式的简单粗暴和角色认知的错位,少数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制造了一系列的“反教育”现象,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伤害,给班主任工作蒙上了阴影。而老师挥洒着心灵芬芳,闪耀着智慧光芒的温馨提醒,比抱怨式的说教效果好多了。一百次耳提面命的灌输比不上一次亲历亲为的体验——这正是老师教育感化学生的妙招。
  
  以善致善,让学生心灵接受洗礼。
  
  教育案例一 在与家长的接触中,我了解到很多学生对家长不尊重,而且动辄以离家出走相威胁。结合学校的“感恩教育”,我准备召开一次以“关爱父母”为主题的班会。班会前我正好听到几个女生围在一起谈论说:某一女生削铅笔把手指削了一个深口子,流了很多血,可她妈比她哭得还厉害。班会课时,我就以此相机入题:你手指削破了,感到疼吗?(生:肯定疼)你妈妈为什么哭?(生:肯定是为我的痛而痛)。如果你们的妈妈切菜时手指被切了,你们会感到同样的疼痛吗?(生不语)是啊!我们每个同学受伤都会感到疼痛,那么,别人受伤,你会感到疼痛吗?知道自己的痛就要知道别人的痛,悲悯自己的苦难就要同情他人的苦难,关爱自己,同时要关爱他人。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今天就以此为话题,讨论一下如何处理亲子关系。然后,我在屏幕上打出下列画面和文字:故事一、撒哈拉沙漠中,母骆驼为了让即将渴死的小骆驼喝到够不着的深潭里的水,而纵身跳入潭中,让水涨起来,以母死来换取子生。故事二、一条鳝鱼在油锅中被煎时始终弓起身子,是为了保护腹中的小鳝鱼。故事三、在十几层楼高的电梯上劳动的一男一女两个建筑工人,在电梯铁链断裂的瞬间同时抓住一根木条,而这根木条不能承受两个人的重量,眼看就要断裂,那女人对男人说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这个男人毅然松了手,用生命换取那位母亲的存活。听完故事,让学生谈感想。这一节班会下来,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洗礼,灵魂得到了升华。我趁机倡议开展短信献恩师、贺卡送双亲等竞赛活动,从中评出最有人情味的短信发给师长并予以奖励;并要求学生在家要帮爸爸妈妈做几件家务事。还要求每一位同学每一周要为班级做一件好事,而且要在周末的班会上汇报,并记入每个人的成长档案。
  
  教育案例二 我一直认为,90后群体不缺乏爱,他们是被爱包围了的一个群体,他们缺乏的是如何把爱心传递给别人。我在班上持续开展爱心传递活动,确实收到了一些好的效果。如我班上的门轴响声大,有同学把机油带来注入其中;黑板擦擦黑板灰多,有同学用毛巾擦;进门脚步轻轻,不会惊扰他人等蔚成风气。在日常生活中,我又积极倡导师生关系的和谐与温馨,我要求每天老师上课有人帮助倒水,有人帮助抹讲台,有人帮助拿教具。见了老师要问好,离开老师要说再见,老师上课有绿茶,节日讲台放鲜花。为了给学生树立榜样,我还主动承诺在校内见到学生向我问好,我一定双脚并拢向学生一鞠躬并答谢。有学生故意逗我,一见我就问好,看见我一本正经地答礼,便偷着乐,我也跟着乐。有一次,一位值日老师惊奇的对我说:“你有什么高招?你们班的某某以前见了老师理都不理,今天居然在走廊里对我喊老师好。”
  
  教育案例三 我校特级教师李邦武的学生黄昌隆得了胃病,一吃学校的饭菜胃就疼。为了治病,他带黄昌隆多次求医效果不佳,到了高三,他干脆把这个学生安置在自己家里吃饭。每天替他熬稀饭,煮面条,蒸馒头,老伴和女儿都很理解并积极支持他的做法,全家都跟这个学生吃了整整一年时间的“胃病餐”。这个故事让我很感动。关爱学生要选择恰当的表达爱心的方式。新时期呼唤教师用行动诠释职业美德和人性光辉。
  
  反思:教师对学生的爱要说出来,更要用行动表达爱,还要让学生学会关心别人。有研究材料显示,一个懂得关心他人的人,会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怀大爱心,做小事情。教育学生要从最基本的礼貌细节做起,要求有人帮老师擦黑板,有人帮老师抹讲台,有人帮老师拿教具。见了老师要问好,离开老师说再见,老师上课有茶水,节日讲台放鲜花。虽然这些都是对小学生的要求,太“小儿科”,但是对些被宠惯了的中学生再次启蒙补课,有利于净化他们的心灵,培养基本的文明习惯、爱心和责任感,才是真正地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

您可以

加入会员无限下载
微信支付

打开微信扫码支付

×

由于资源过大,请根据需求自行前往百度网盘提取

微信安全登录
打开微信扫码即可登录或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