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件网>班主任演讲稿>班主任研讨会发言稿:做一个研究型的班主任

下载全文

班主任研讨会发言稿:做一个研究型的班主任

班主任研讨会发言稿:做一个研究型的班主任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午好!
  
  在开始今天的演讲之前,我想先给大家做一道测试题:
  
  如果你刚接手了一个班级,而这个班里,有一个全校著名的问题学生,你会怎么想呢?(大屏幕出示:)
  
  1.这真是一个可怜的孩子,我要用爱把他冰冷的心融化。
  
  2.我就不信我治不了你!
  
  3.这是一个有趣的研究课题,正好可以提高我的专业水平。
  
  在这几种类型中,你属于哪一类?让我们试着分析一下这些想法背后的性格特征:
  
  第一类:这是一个富于同情心的人,相信爱能改变一切。
  
  第二类:他平时就是一个非常强势的人,必须要任何人都听他的话,他才会觉得舒坦。
  
  第三类:这是一个比较冷静的现实主义者,喜欢思考,善于钻研。
  
  说实话,走上三尺讲台已经有整整十七个年头。在这十七年中,起码有十五年,我都属于这里的第一类。我一直以为“爱”是可以改变一切的。只要有了足够的爱,再顽劣的孩子也会变成温顺的羔羊。可是最近这两年,我改变了我的看法。没有爱的教育是万万不能的,但是,光有爱的教育绝对不是万能的。我们要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理智,要争取做一个——研究型的班主任。(出示题目——《做一个研究型的班主任》)
  
  二.案例
  
  (一)弯路
  
  说起来,我的这一转变,其实来自于我走过的一次弯路。
  
  记得那是两年以前的事儿了。那时候,我们学生正上二年级。班里新来了个男孩,叫小龙。开学还没几天呢,就老是有同学来向我反应,说他拿了人家的铅笔啊,橡皮啊,卷笔刀啊之类的。为此我伤透了脑筋,表扬、鼓励、寻找闪光点,外加一次又一次苦口婆心地劝告都是收效甚微。有一天,小龙的同桌小欣来向我汇报:“老师,我放在课桌抽屉里的三元钱不见了,一定是小龙帮我拿走了,我放钱的时候只有他看到。”我一听急了,我天天在问、天天在敲着警钟,但是他怎么就屡教不改呢?
  
  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尽量克制住自己的心情:“小欣的钱你看到了吗?”
  
  他说:“没有。”
  
  我说:“那么,为了让小欣放心,我们把书包和口袋都翻给她看看得了,如果翻不到,我就让她向你道歉,可以不?”我以为他会害怕。可是没想到,他竟然很爽快地,把书包和衣服裤子的口袋都翻出来了,里面当然空空如也。我正不知道该怎么走下一步呢,意外的一幕发生了——他一转身,从他的衣服袖子里“丁零当啷”掉下来几个硬币,不多不少,正好三个!我的怒火“呼”一下串了上来,所有的理智都似乎飞到了爪哇国。我气冲冲地到门后面拿了一根竹鞭,一边拉过他的手放到桌子上,一边高高地扬起竹鞭,“啪!”的一声——没敢打他呢,打在桌子上了。
  
  好像还跟他说了好多话,他都低着头一声不吭。后来,我又给他爸爸打了电话。他爸爸来到学校,当着我的面狠狠地打了他一顿。我当然知道,这样的教育未必是有用的。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这是爱之深,责之切啊!他现在才二年级,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如果我再对他听之任之,小病不治,等他酿成大祸,一辈子可就全悔了呀!我好恨啊,恨自己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不能够找到更好的教育方法。发火、怒骂,甚至指望着家长对孩子进行体罚,这都是教师黔驴技穷的表现啊!我知道,唯有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这才是我唯一的出路!
  
  (二)觉醒
  
  我的估计果然没有错。过来不久,小龙又拿了同学的东西。这次,是一个女孩子准备买课外书的30元钱。
  
  不过幸运的是,就在这段时间,我终于找到了一本书,一本让我耳目一新的、几乎改变了我所有教育方法、教育思路的书——王晓春老师写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王老师告诉我们——(大屏幕出示)
  
  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先不要急着想“怎么办”,而是要先多问几个“为什么”——他为什么会不爱学习呢?他为什么会偷东西呢?他为什么会打人呢?如此等等。
  
  每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或几个问题家长。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我们要开三张药方,一张是给学生的,一张是给家长的,还有一张,是给老师自己的。
  
  王老师说,如果有这样一位医生:你说肚子疼,他连怎么个疼法都没顾得上问,就忙不迭地把药交到你手里了,恐怕你会吓得逃之夭夭。同样的道理,学生的问题行为,其成因往往有许多种。(班主任  )如果你不分青红皂白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习惯性地批评,习惯性地表扬,习惯性地惩罚,习惯性地给家长打电话,岂不说明教师太缺乏专业素养了吗?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哪!我连小龙为什么会拿别人东西都没去分析过,就已经在这里一个劲儿地表扬、批评、找家长,乱开方子乱下药,焉有不败之理!
  
  (三)正确思路——诊疗
  
  参照王老师所说的方法,我开始了对小龙“小偷小摸”问题行为的诊疗。
  
  1.提出假设(大屏幕出示)
  
  记得我在一本教育论著上看到过,十岁以前的孩子,无论犯了什么错误,都可以在父母的身上找到原因。小龙的行为自然也不会例外。我查阅了好多资料,并结合小龙的日常表现提出以下假设:(大屏幕出示)
  
  ①可能是平时家长的钱乱放,被他拿了也不知道,久而久之他就会养成习惯;
  
  ②可能家长不给他零花钱,当他看到别人有新鲜的东西,自己也想要、可是又没钱,只好用小偷小摸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③可能是家长对孩子溺爱无边,使他极度的“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要自己愿意,无论谁的东西都可以随便拿过来用。
  
  ④也可能是他的家长本身就爱贪小便宜,所以影响了孩子。
  
  ⑤或许是小龙虚荣心强,拿了钱买东西分给同学摆阔气。
  
  在这么多可能性中,究竟哪一种是小龙同学问题行为的根本原因呢?我开始了诊疗的第二步——验证。
  
  2.进行验证(大屏幕出示——二。验证)
  
  我通过自己的观察,加上对班里同学的调查,了解到小龙并不是一个喜欢摆阔的人。然后,我通过家访知道,孩子父母很少会把家里的钱乱放,偶尔乱放了,小龙也从来不会乱拿。他们很少会给孩子零花钱,每天只给他两块钱买早饭。而他一般都在买早饭的时候用光。
  
  最后,我对小龙进行了两个心理测试:回忆早期记忆和五项图。
  
  顾名思义,回忆早期记忆,就是让孩子写出几件自己记得的小时候的事情。小龙写的早期记忆是这样的:(大屏幕出示)
  
  ①在我四岁那年,我和我表哥在外婆家玩。外婆给我们烧汤圆。我有一个爱好,就是每次吃汤圆都只吃皮不吃肉。以后一吃汤圆,他们就叫我笨蛋。
  
  ②在7岁那年,我和外婆去菜园里除草。我找来了一根棍子和一根绳子,在田里捉了一只小青蛙,用绳子把它吊起来,再放到田里去,没过多久就钓到一只大青蛙。我就把大青蛙放生到自己家的田里去了。
  
  你看,只要他高兴,他才不在乎别人是不是会叫他“笨蛋”呢!只要他高兴,哪怕是别人田里的青蛙,他也要抓到自己家里来的!由此我们可以猜测,这个孩子有一定的自我中心的倾向。而且我估计,他的家长平时对孩子较为纵容,即使看到孩子贪了小便宜也不会拦着。这个家长,不一定是他的爸爸妈妈,也有可能是在他的早期记忆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外婆。
  
  第二个测试:画五项图——让孩子画出他自己,一幢房子,一棵果树,一本书,一个或几个其他人。
  
  小龙画的五项图是这样的:
  
  (大屏幕出示小龙五项图)
  
  拿到这幅图,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画面中间一幢大大的房子,房子里只有爸爸一个人,没有妈妈。这说明在他心里,家还是很重要的,特别是爸爸。如果他爸爸能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并对他加强教育,他应该是会变好的。
  
  然后,我们可以发现,他把他自己画得非常高大,比他爸爸高好多,差不多有房子这么高。这也进一步投射出,他有一定的自我中心倾向。
  
  3.锁定目标
  
  掌握了这么多的资料,我们差不多可以锁定猜测的目标了。我想:小龙的小偷小摸行为,可能一方面是因为家长在生活上对孩子非常溺爱,养成了孩子事事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另一方面,家长在金钱上又对孩子要求较严,当他看到别的同学有钱买零食,或者看到超市里有好吃的、好玩的,他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手。
  
  4.尝试解决
  
  针对这些情况,我尝试着给小龙做了一些辅导,让他学习换位思考,遇到事情,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告诉他要经常想一想,如果是你的东西被别人拿走了,你的心里是什么感觉?
  
  给家长提出的建议是:首先,不要事事都围着孩子转,一旦看到他做了不应该做的事,必须立场坚定地予以阻止;其次,每天给小龙的零花钱从原先的二元增加的四元。他买了早饭以后,还有两元钱先放在我这里,如果他当天表现良好,就在放学的时候还给他,他可以买任何他喜欢的东西。
  
  最后,我给我自己也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①更多地关注小龙的日常表现,即使他出现反复,也必须冷静对待;②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和联系,让家长,特别是小龙的爸爸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对他们进行教育方法的指导。
  
  要改变一个孩子的坏毛病是不容易的。小龙后来也偶尔还再犯过几次,但间隔的时间越来越长。而现在,他彻底地改正了他的这一坏毛病。这也恰恰说明了,我当初的猜测是正确的。如今,每当我走进校门,看到他亮晶晶的大眼睛,听到他甜蜜蜜的“老师好”,我总会有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你看,这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孩子啊!
  
  三.总结
  
  亲爱的老师们,请和长期以来伴随着你的、盲目的师爱说再见吧!不看学生问题行为的具体原因,一味地表扬,一味地赏识,一味地寻找闪光点,这只对那些情感饥渴、缺少关爱的孩子有效。作为一名有专业素养的教师,我们应该学会“科学的爱、理性的爱”。科学的研究,使我们每天的工作都充满了新鲜的趣味;科学的研究,使我们遇到问题变得心平气和,不再怒气冲天;科学的研究,使我们的工作更有针对性,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科学的研究,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专业水平,提高我们应对学生问题的能力。做一个研究型的班主任,把每一个问题学生都当成一个有趣的课题来进行研究,你会发现,原来我们的工作,是如此丰富多彩,趣味盎然!谢谢大家!

×

您可以

加入会员无限下载
微信支付

打开微信扫码支付

×

由于资源过大,请根据需求自行前往百度网盘提取

微信安全登录
打开微信扫码即可登录或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