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件网>德育>学校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下载全文

学校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学校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小学德育纲要》指出:“各学科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的途径。”小学教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对他们品格因素的引导和渗透教育,因为小学阶段是学生品格、意志、价值观世界观初步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一、以学科渗透为渠道,拓展德育教育

  以德育为核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把教育和当前的社会发展、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使全体学生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对课内外活动有机整合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教学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和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以探究和设计制作能力的提高,使学生自然地自主地积极地投身于课外各级各类的活动,真实地接触社会,真正尽快地独立起来,为后续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紧紧围绕学校特色文化教育,以学校文化教育为突破口,从学生的发展目标出发,构建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努力创建学校品牌。

  二、创设教学氛围,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学科德育”要求教师在学科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课堂教学既是智育方式,也是德育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时间和活动空间,教师则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课堂教学交流活动中,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要做到平等对话。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上的“良师益友”,由此而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更加平等、更加融合,学生也敢于交流、乐于交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到平等、民主、理解、信任,做到以人为本。

  三、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指导,深入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因素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过程。其中“知”是指对思想、道德的认识,是一个学习掌握基本道德概念、原理的认识过程。因为课堂教学是完成智能的主要途径,当然也是向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因此,学科教学加强德育工作,最主要的还是通过课堂教学这一环去完成。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欲望是影响学习效果的直接原因。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教师教育的结果。教学中思想教育因素的发掘,学生正确思想观点的形成,思想觉悟的提高无一不是教师教育指导的结果。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引导学生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德育指导,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学科教学内容是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要把德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就要根据学科实际,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把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总之,学科德育渗透是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是教师有意识的加强对教学过程的优化,使知识、技能、思想教育三者有机的容为一体,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德育的实效性。

上一篇:
×

您可以

加入会员无限下载
微信支付

打开微信扫码支付

×

由于资源过大,请根据需求自行前往百度网盘提取

微信安全登录
打开微信扫码即可登录或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