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全文
培养学生文明意识,呼吁加强班级管理
在2007年年初,吉林大学的一位教师在网站的帖子上有感而发,历数大学校园中的不文明现象:上课说话、打手机、吃东西、发短信;迟到、逃课、考试作弊;打饭加塞,如厕不冲,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到处信手涂鸦,大庭广众下搂搂抱抱,把门关得蓬蓬直响,在禁烟的地方肆无忌惮地抽烟……一名学生考试作弊被抓,尽管考前他还信誓旦旦地签过“诚信考试协议”,但此刻,他却“很正经”的对抓他的老师说:“你毁了我一辈子。”
大学生文明程度处于较低水平,直接影响用人单位打分。大学生就业难,有些跟头就摔在细节上。以上现象是在很多学校发生的共性问题,反映出当前一部分大学生的文明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如不懂得基本的礼仪礼貌,过分强调个体行为的随意性,缺乏自律,不懂得尊重他人,缺乏公德意识,不讲诚信,缺少反思精神等。虽然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不全在大学生身上,但现实一点讲,如果这部分学生不注意自身文明素质的提高,的确会为其就业造成影响。搞了10多年招聘工作的吉林联通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张天华说:用人单位看重三条:学历、能力和思想素质。张经理所在的公司去年招聘时,考官在里面房间挨个面试,候选人在外面等候,一个学生始终在抽烟。当考官叫到他的名字时,这名学生叼着烟卷就过去了,走到房门口,才把烟掐掉,随手把烟头扔在地上。“我们当然没有录用:一是他需要靠抽烟来稳定情绪,表现他心理素质比较脆弱;二是他不尊重考官,不顾及其他考生的利益,不爱护公共卫生。”张经理说,“对素质的考察,往往就在不经意间”。
一次招聘会上,午饭后,一个学生满脸通红,一身酒气的走进了会场,转悠半天,到一位大学老师跟前询问,张口竟是一声“大哥”,旁边的用人单位代表不禁为之侧目。学生走后,用人代表直摇头:“这个学生怎么象个混社会的。再说,应聘对大学生来说,意味着人生的转折点,是相当重要、严肃的一件事,他竟然喝了酒来,丝毫不知节制,连‘要事为先’的基本处世原则都不懂,将来到工作岗位也难以胜任。”
曾有一位大学老师推荐了几位学生到一个副部长那儿找工作。这位副部长很热情的接待了他们。落座后,副部长亲自给同学们倒茶,没想到有人不客气的问:“屋里太热,有没有冷饮?”随后,副部长给同学们分发本单位的介绍材料,所有学生都坐在那里单手接过来,只有一个站起身,用双手接过这份材料。最终这名学生被留下试用,其他同学还不服气的问“凭什么留他?他学习又不是最好的!”副部长语重心长地对这些学生说了一句话:“因为职场上需要懂得尊重别人的人。”2006年国内16个省的高考状元纷纷报名香港大学,结果有11位我们认为的佼佼者在看似轻松的面试中被无情的淘汰掉了。
学校可能是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但社会的墙壁是坚硬的。今天你怎么对待自己,生活明天就将怎样对待你。我们的家长,我们的班主任应该切记教育孩子:文明细节,关乎成败!
在这里,我提倡大家学习英国伊顿公学的教育取向。伊顿公学追求的教育精神和教育理念是把每一位学生培养成具有“绅士精神”和“贵族气质”的人。绅士和贵族不是一种身份,而是体现着良好的教养、气质、风度、大家风范,体现着对荣誉的追求,对国家的热爱,对个人尊严的扞卫,对他人出自内心的关怀,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有人断言:决定英国未来的不是战场,而是伊顿公学的操场。
以上说的是学生生活中的细节问题,然而更有触目惊心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近几年我们经常听到或看到青少年盗窃、绑架、吸毒、斗殴等违法犯罪现象。据统计,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呈上升趋势。2007年在对成人黑社会人人喊打之时,两会代表又提出一个令人忧虑的事实:少年黑社会在某些地方已经露出苗头。有些学生有组织地搞地下帮会,按期交纳会费,有的组织还有会徽。他们一同偷盗,抢劫学生们的财物,甚至模仿电影里的黑社会手段绑架同学。在纯洁的校园里出现黑社会势力,而且主人公竟是涉世未深的孩子,在对此表示惊异的同时,人们不由想问是什么把青少年们应该拥有的金色时光染成黑色?专门从事少年刑事犯罪的法官尚秀云代表认为,青少年精力旺盛,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极易受外界影响。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重视经济利益忽视精神追求的趋势,这对人生观尚未定型的青少年有很坏的影响,各种宣扬凶杀、色情、暴力、赌博的录象和色情网站更是他们步入歧途的引导者。身为国家一级律师的伍增荣认为,少年黑社会给社会、家庭和自身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他们会扰乱社会秩序,给同龄人带来伤害,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极易发展成为黑社会势力。
“加强青少年的德育工作,净化社会环境势在必行!”人大代表们发出呼吁。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他们成长中淡化公共意识教育,特别是与法律意识的影响不无关系。如果在学校里没有或不能接受法律意识的熏陶、启蒙和影响,那么走上社会难免会陷入各种诱惑之中,最终迷失方向而不能自拔。所以班主任在陶冶学生道德情操的同时,要充分发挥法制教育的重要作用,让学生知法守法,知荣辱,明事理。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和公共意识,是目前我国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是学校德育应该破解的重要课题。作为文明社会的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公共安全,恪守公共道德,都应以合作的态度对待公共事务,扞卫社会的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学校德育是传播、培育文明意识和公共意识的主要渠道和阵地。其核心在于培养、教育学生如何利用自己的知识秉持社会公正和社会良知,把握自己的言行,进而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内化效果。一个学生在学习和成才的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强化自己的公共意识,使公共意识渗透在自己的行为与思维中,成为必不可少的品德和修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应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实现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局面。
因此,国家教育部于2006年8月31日出台了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我省也于同年12月11日制定了实施方案。方案中说: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是新时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实施本计划旨在将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纳入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建立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制度,全面提高班主任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实施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对于从整体上提高中小学班主任队伍的素质和班主任工作水平,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国家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曾经参加过一次国际调查,数据显示,当时我们国民的幸福指数只有64%左右。1991年再次参加调查,这个幸福指数提升了,到了73%左右。这得益于物质生活条件的提升和很多改革措施的实施。但是到1996年再参加调查时,发现这个指数下跌到68%。这是一件很令人困惑的事情,它说明,即使一个社会物质文明极大繁荣,享受着这种文明成果的现代人仍然有可能存在极为复杂的心灵困惑。更不用说我们的孩子衣食无忧,心理脆弱,再受到社会形形色色不良因素的影响,文明意识的匮乏、理想信仰的缺失,就给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也给我们的班主任提出了一个不容回避的课题。
我们知道,科学、技术、管理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而管理的重要性在于他有立杆见影的功效。企业提出:“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速度,向管理要质量。”教育管理也是如此。管理,他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没有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他对于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一个学生的前途命运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管理也是教育。而课堂管理和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管理程度的好坏直接影响者教育教学效果的优劣。课堂管理与班级管理过程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师生互动过程,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够在课堂或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一种有效的管理,就可以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维持课堂秩序的稳定,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课堂管理和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以培育适应社会发展的人。在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的今天,不会管理的教师就是不合格的教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管理的责任大于教学的责任!
VIP会员可免费下载与转存
加入会员打开微信扫码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