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全文
班主任必读的三个故事
故事一:
一个人去买碗,他懂得一些识别瓷器质量的方法,即用一只碗轻撞其它碗,发出清脆声音的碗肯定是质地好的。但来到店里,他却发现每一只碗发出的声音都不够清脆。
最后店员拿出价格高昂的工艺碗,结果还是让他不甚满足。店员最后不解地问:“你为什么拿着碗轻撞它呢?”那人说这是一种辨别瓷器质量的方法。
店员一听,立即取过一只质量上好的碗交给他:“你用这只碗去试试。”他换了碗,再去轻撞其它的碗,声音变得铿锵起来。
原来他手中拿着的是一只质地很差的碗,它去轻碰每一只碗,都会发出混浊之音。合作者变了,参照标准变了,一切也就变了。
生活也是如此,你的参照标准假如错了,那么你眼中的整个世界也就错了。
教育智囊:
我们经常说,这个学生是“好生”,那个学生是“差生”,我们的标准是学习成绩。这个标准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至于我们很少去怀疑它本身是对是错。换一个标准,也许,原来的“好生”就变成“差生”,原来的“差生”就变成了“好生”。
故事二:
曾读过一个贪心人的故事。说是有个地主去拜访一位部落首领,想要块地。首领说,你从这儿向西走,做一个标记,只要你能在太阳落山之前走回来,从这儿到那个标记之间的地都是你的了。
太阳落山了,地主没有走回来,因为走得太远,他累死在路上。
贪心人走不回来,是因为贪。然而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类人,他们不贪,可是也走不回来。有一次,我要在客厅里钉一幅画,请邻居来帮忙。画已经在墙上扶好,正预备砸钉子,他说:“这样不好,最好钉两个木块,把画挂上面。”
我遵从他的意见,让他帮着去找木块。木块很快找来了,正要钉,他说:“等一等,木块有点大,最好能锯掉点。”于是便四处去找锯子。找来锯子,还没有锯两下,“不行,这锯子太钝了,”他说,“得磨一磨。”
他家有一把锉刀,锉刀拿来了,他又发现锉刀没有把柄。为了给锉刀安把柄,他又去校园边上的一个灌木丛里寻找小树。要砍下小树,他又发现我那把生满老锈的斧头实在是不能用。他又找来磨刀石,可为了固定住磨刀石必须得制作几根固定刀石的木条。
为此他又到校外去找一位木匠,说木匠家有一现成的。然而,这一走,就再也没见他回来。当然了,那幅画,我还是一边一个钉子把它钉在了墙上。“下午再见到他的时候,是在街上,他正在帮木匠从五文化商店里往外架一台粗笨的电锯。
工作和生活中有好多种走不回来的人。他们认为要做好这一件事,必须得去做前一件事,要做好前一件事,须得去做更前面的一件事。他们逆流而上,寻根探底,至把那原始的目的淡忘得一干二净。这种人看似忙忙碌碌,一副辛劳的样子,其实,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起初,个别的人也许知道,然而一旦忙开了,还真的不知忙什么了。
教育智囊:
本来,教师的工作应该是教育学生,教育学生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师却只看学生成绩,不看其它。他们的目的便不再是为了学生成长,而只是为了班级平均分多考几分。平均分为什么要高几分呢?
因为这样他便会受到学校的表扬,他也会被认为是一个有作为的教师。于是他加班加点,学生苦不堪言,他却认为理所当然。从教育的目的来说,他们已经走得太远。
至于有些教师用讥讽讽刺的话语来训斥学生,造成师生间情绪对立,以至于跟学生斗气,甚至不顾后果,为了泄愤不惜降低教师身份,这样的教师就走不回来了。
故事三:
有两个秀才一起去赶考,路上他们碰到了一支出殡的队伍。看到那一口黑乎乎的棺材,一个秀才心里立即”咯登“一下,凉了半截,心想:完了,活见鬼,赶考的日子居然碰到这个倒霉的棺材。
于是,心情一落千丈,走进考场,那个”黑乎乎的棺材“一直挥之不去,结果,文思枯竭,果然名落孙山。
另一个秀才也同时看到了,一开始心里也”咯登“了一下,但转念一想:棺材,棺材,噢!那不是有”官“又有”财“吗?好,好兆头,看来今天我要鸿运当头了,一定高中。
于是心里十分兴奋,情绪高涨,走进考场,文思如泉涌,果然一举高中。回到家里,两人都对家人说:”棺材“真的好灵。
教育智囊:
对事物的看法,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但有积极与消极之分,而且每个人都必定要为自己的看法承担最后的结果。消极思维者,对事物永远都会找到消极的解释,并且总能为自己找到抱怨的借口,最终得到了消极的结果。
接下来,消极的结果又会逆向强化他消极的情绪,从而又使他成为更加消极的思维者,形成恶性循环……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学习生活很重要,让学生明白”越哭越伤心“的道理吧。
VIP会员可免费下载与转存
加入会员打开微信扫码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