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全文
漫长的学习生涯中,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初中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初中初二数学知识点
一、变量与函数
[变量和常量]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我们称之为变量,而数值始终保持不变的量,我们称之为常量。
[函数]
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 与 ,并且对于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 是自变量, 是 的函数。如果当 时 ,那么 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 时的函数值。
[自变量取值范围的确定方法]
1、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必须使解析式有意义。
当解析式为整式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当解析式为分数形式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分母不为0的所有实数;当解析式中含有二次根式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的所有实数。
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必须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函数的图像]
一般来说,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描点法画函数图形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列表(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对应的函数值);
第二步: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
第三步:连线(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出的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
[函数的表示方法]
列表法:一目了然,使用起来方便,但列出的对应值是有限的,不易看出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对应规律。
解析式法:简单明了,能够准确地反映整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相依关系,但有些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不能用解析式表示。
图象法:形象直观,但只能近似地表达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正比例函数]
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proportional function),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正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
一般地,正比例函数y=kx(k是常数,k≠0)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和(1,k)的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kx。当k>0时,直线y=kx经过三、一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x的增大y也增大;当k<0时,直线y=kx经过二、四象限,从左向右下降,即随x增大y反而减小。
(1) 解析式:y=kx(k是常数,k≠0)
(2) 必过点:(0,0)、(1,k)
(3) 走向:k>0时,图像经过一、三象限;k<0时,图像经过二、四象限
(4) 增减性:k>0,y随x的增大而增大;k<0,y随x增大而减小
(5) 倾斜度:|k|越大,越接近y轴;|k|越小,越接近x轴
[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待定系数法
1、设出含有待定系数的函数解析式y=kx(k≠0)
2、把已知条件(一个点的坐标)代入解析式,得到关于k的一元一次方程
3、解方程,求出系数k
4、将k的值代回解析式
二、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
一般地,形如y=kx+b(k、b是常数,k 0)函数,叫做一次函数。当b=0时,y=kx+b即y=kx,所以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是经过(0,b)和(- ,0)两点的一条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kx+b,它可以看作由直线y=kx平移|b|个单位长度得到。(当b>0时,向上平移;当b<0时,向下平移)
(1)解析式:y=kx+b(k、b是常数,k 0)
(2)必过点:(0,b)和(- ,0)
(3)走向: k>0,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k<0,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
b>0,图象经过第一、二象限;b<0,图象经过第三、四象限
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直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直线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4)增减性: k>0,y随x的增大而增大;k<0,y随x增大而减小。
(5)倾斜度:|k|越大,图象越接近于y轴;|k|越小,图象越接近于x轴。
(6)图像的平移: 当b>0时,将直线y=kx的图象向上平移b个单位;
当b<0时,将直线y=kx的图象向下平移b个单位。
[直线y=k1x+b1与y=k2x+b2的位置关系]
(1)两直线平行:k1=k2且b1 b2
(2)两直线相交:k1 k2
(3)两直线重合:k1=k2且b1=b2
[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1)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含有待定系数的函数解析式;
(2)将x、y的几对值或图象上的几个点的坐标代入上述函数解析式中得到以待定系数为未知数的方程;
(3)解方程得出未知系数的值;
(4)将求出的待定系数代回所求的函数解析式中得出结果。
[一次函数建模]
函数建模的关键是将实际问题数学化,从而解决最佳方案、最佳策略等问题。建立一次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就是要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两个变量,再寻求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构建函数模型,从而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一次函数的图象在赋予实际意义时,其图象大多为线段或射线。这是因为在实际问题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有一定的限制条件的,即自变量必须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从图象中获取的信息一般是:
(1)从函数图象的形状判定函数的类型;
(2)从横、纵轴的实际意义理解图象上点的坐标的实际意义。
解决含有多个变量的问题时,可以分析这些变量的关系,选取其中某个变量作为自变量,再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求可以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
三、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任何一元一次方程到可以转化为ax+b=0(a,b为常数,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转化为:当某个一次函数的`值为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 从图象上看,相当于已知直线y=ax+b确定它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的值。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
任何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可以转化为ax+b>0或ax+b<0(a,b为常数,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看作:当一次函数值大(小)于0时,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1)以二元一次方程ax+by=c的解为坐标的点组成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 的图象相同。
(2)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可以看作是两个一次函数y= 和y= 的图象交点。
三个重要的数学思想
1、方程的思想。数学是研究事物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初中数学最重要的就是等量关系,其次是不等量关系。最常见的等量关系就是方程。
2、数形结合的思想。任何一道题,只要与形沾边,就应该根据题意中的草图分析一番。这样做,不但直观,而且全面,整体性强。
3、对应的思想。
初中生数学成绩的提高,需要靠自己勤加练习和脚踏实地的去接受数学。
合数的概念
合数指自然数中除了能被1和本身整除外,还能被其他数(0除外)整除的数。与之相对的是质数,而1既不属于质dao数也不属于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其中,完全数与相亲数是以它为基础的。
数学复习方法
吃透考纲把握动向
在复习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针对性,提高效率,避免做无用功。在对基本的知识点融会贯通的基础上,认真研究考纲,不仅要明确考试的内容,更要对考纲对知识点的要求了然于心。平时多关注近年中考试题的变化及其相应的评价报告,多层次、多方位地了解中考信息,使复习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围绕课本注重基础
中考重视基础知识,突出教材的考查功能。试题至少有一半以上来源于教材,强调对通性通法的考查。针对这一情况,提醒考生,在剩下的不多的复习时间里,必须注意回归课本,围绕课本回忆和梳理知识点,对典型问题进行分析、解构、熟悉。只有透彻理解课本例题、习题所涵盖的知识重点和解题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针对专题攻克板块
复习中,应加强各知识板块的综合。对于重点知识的交叉点和结合点,进行必要的针对性专题复习。例如,函数是整个中学数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可以以它为主干,与不等式、方程、相似形等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复习。
数学答题技巧
统揽全局
发下试卷来写上姓名和考号后就开始先把试卷浏览一遍,看看有啥题型,哪些之前做过,哪些是新的,做到心中有数。然后答题时遵循先易后难的顺序去做。
认真审题
对于考试审题问题一直都是初中生常犯的大问题,在考试中一定高度重视,尤其是数、理、化这些科目,理科类题目分值相对较重,在审题上丢分可谓是最冤的。比如以下说法正确或者不正确,条件告诉的是直径你却看成半径,原题是“—”却做成“+”等等。
初中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相关文章:
★ 初二数学知识点笔记
★ 八年级数学必备知识点总结
★ 初二数学复习知识点笔记
★ 2017年中考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 初中数学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 初二数学部编版知识点总结
★ 初二所有数学公式归纳总结
★ 初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 八年级数学苏教版知识点
★ 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
VIP会员可免费下载与转存
加入会员打开微信扫码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