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件网>后进生转化>后进生转化:点燃学生的希望之光

下载全文

后进生转化:点燃学生的希望之光

后进生转化:点燃学生的希望之光


  镜头一:上课铃响了,有几位半天回不到座位,说话、嬉笑,等老师来了才蹿回座位。

  镜头二:老师正在讲课,有人随意讲话,你质问他,他瞪着眼睛说:"我没说啥!"

  镜头三:下课刚到办公室,有同学跑来说:"×××又欺负同学了",这节空堂,刚批两本作业,科代表就送来"捣乱分子"的名单又是一番教育。

  镜头四:他上课左顾右盼,神不守舍,叫起来不知所云;不写作业,要么应付交差,让人"目不忍睹";考试成绩总是拖后腿,你给他鼓劲,他说"反正我又考不好"。

  镜头五:放完学回到教室,见他又在同学书包里翻,问他"为什么",他又故伎重演,两眼泪汪汪保证再也不这样。

  镜头六:对他好言相劝,并和家长沟通,共同教育,但他口头答应,但依然我行我素。

  镜头七:哪些老师的课要认真上作业要认真写,哪些老师的课可以放松作业能应付,有的学生清楚得很,会看人下菜……

  诸如此类镜头,在我们教育工作中常常出现。这些常出镜的学生,或学习差,或纪律散漫,自制力差,或顽劣,不求上进,或自卑、或无所顾忌,屡教不改、或表里不一……他们是教育工作中最化费教师力气的"问题生"。怎样教育转化这些学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下面,谈谈教育问题生一些粗浅体会。

  一、蹲下身来对待"问题生"

  遇到上述镜头上演时,我们常会压着怒气苦口婆心教育,批评,指正,但他们常上演"猫捉老鼠"游戏,每天满腔热情来到教室,筋疲力尽回到家,但换来的多是"口是心非,依然故我","教育为什么成了教师的一相情愿?这些学生怎么了?该怎样教育他们?"我们感到困惑。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父亲带孩子逛商场,来到儿童玩具柜台前,孩子哭闹不止,父亲看着琳琅满目的玩具,大惑不解,这孩子平时不是很爱玩具吗?当他蹲下身去准备给孩子讲解时,他看见了一个可怕的情境:孩子面前是林立的腿和高高低低的身影,怎么能看到玩具呢?难怪他会哭闹。于是父亲把孩子高高抱起,孩子兴致勃勃看起玩具。

  故事中"蹲下身来"引发我们的思考,我们在教育学生时为什么产生"两张皮"现象?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所思所想是什么?走进问题生的心灵,了解他们的思想,掌握他们思想动态,才能寻求教育、转化有效方法。这就需要我们"蹲下身来",以平视的目光去看他们世界,以他们心情体会他们所作所为。

  1、积极地聆听,了解真实情况。

  过去,我们与学生沟通的"杀手锏"是命令、警告、训诫、和责难,教育的结果与教育的初衷是"两张皮"。反思其中的原因是师生交流沟通存在问题。成功的沟通就像是我们的双手在击掌:在一只手上我们想要陈述我们自己的观点,在另一只手上,我们还需要倾听别人的心声。过去,我也有过倾听,可那时聆听学生仅仅是为了抓住把柄去说服和教训他们,我只关心教育的结果,而不关心学生是否心服口服。所以,我们要摒弃那种高高在上的权威姿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采取对话的方式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沟通。

  在遇到问题,我先给学生讲话的机会,这样有利于抓住问题的症结,利于问题的解决。在聆听学生的讲话时,我试着不带权威感去听,不轻易给学生下断语。一天,早晨整理自行车时,值日组长告诉我刘某杨某不想整理自行车了,这时,两人气呼呼地要回教室,我第一反应就是,"回到整理好自行车再进来"。二人一脸不服,歪着头不肯去。冷场之后,我感觉自己又犯__病了,说:"你们怎么啦?为什么那么生气?走,我们一起去整理自行车。"我和他俩一边整理一边交谈,原来,组长要把两个人调开,他们不愿意闹罢工了。我找了组长,这两个"好动分子"老说话影响劳动。我让他俩商量怎样在一起整理自行车才会做得又快又好,写出来让组长按要求检查监督,他们欣然接受了。

  我们可以和学生之间常常进行着书信、作文寄语、面对面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心灵沟通,老师相信你,你没有失败,你还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老师希望看到一个活泼,充满着自信和有朝气的你,而不是一个自责,没有自信的你,所以,请你勇敢的消除任何的心理负担,放松自己的心情,好吗?如果你还有什么烦恼,请和老师说,我们一起想办法,如何?

  平等交流沟通不等于认同、赞同他们行为看法,在沟通时应牢记,无论我们同不同意他们的观点,我们都应该尊重他们,并以他们的观点去理解他们,并将我们的观点与他们有效交换。

  2、向学生叙述自身感受和想法。

  了解了学生的问题,需要解决时,过去我的表达常是:"你这样做是为了报复!"、"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待学习!"、"你必须把作业重抄三遍!"、"你太不像话了!"、"把你的嘴巴闭上,安静下来!"等等。这种表达虽见效快,但使用频率过高后就失效了。这是因为,这种表达方式隐藏着这样的信息:"我是权威,你要听我的"。对于那些我行我素的学生自然就出现逆反心理或顶撞情绪。而换一种说法效果会更佳。我班几个做事不用心的学生,常不戴校牌,说起原因有一大堆,我听完他们解释后,说:"可能你是忘了。不过,假如每个学生都我行我素,那学校的规章还有用吗?我想那时候,要给学校解释的人就是我了!"这样的表达显示老师的诚恳、可使学生感到要体谅和帮助老师,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帮助老师化解问题。实际上,我们在使用这种表达方式时,还应注意把叙述自身感受和积极聆听交替使用,帮助学生在不断被接纳和被了解的前提下处理自己的问题。

  3、让学生自己提出各种可能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初中阶段,教师有时提出要求,不管出发点多么好,那些固执的散漫的学生,不愿接受,不去执行。其原因是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在增强,有自己的主见,加之原本散漫的他们不想接受束缚。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给他们自主的机会,效果会好得多。班主任工作 针对问题生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让他们自己先写出:怎么办,用多长时间,请谁来监督,并把的情况写在"进步记录本"上,班会上大家汇报。给他自主不等于放任,这时老师要让他明白自己错在哪里,引导他有正确的认识,把握好正确的教育方向。在此基础上让他提出改正问题的办法。

  二、教育是如水般的载歌载舞

  面对问题生最伤神的是我们的"一腔热情"教育,为重塑他们耗费心神,他却"秉性难移",就象是顽石一个。说到石,我想起滩头的石头,溪流中的石头,水柔和地日复一日冲刷着石头,正是水的轻歌曼舞才造就了那些光洁圆润的鹅卵石。我们教育问题生由水受到启发,有水的灵性,水的柔情,水滴石穿的耐心,海纳百川的宽容。

  1、似水柔情的爱心

  爱是教育的真谛,教育需要情感的付出。学生生病时问一问身体情况,天冷了问一问衣着情况,不小心摔跤时问一问有没有摔疼,教师的这一关心对于学生来说可是暖意融融。只有师爱处处存在,你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敬佩。尤其对待问题生要有更多的情感的付出。举个例子:我们年级的典型问题生刘某有了进步,我看见过这样一幕:办公室里,老师给生病的他倒水服药,边倒水边说关切的话语,这一幕令人感动。是的,孩子的进步包含着老师情的投入。

  我们可以给自己制订"五多":1、多一点教导和激励,2、多一点温暖和体贴,3、多一点帮助和支持,4、多一点理解和关心,5、多一点肯定和赞赏。我们将自己的爱心和班集体友爱倾注给问题生。在班集体,我们应该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后他们能够感受到集体温暖,感受到老师关心他们,找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我们在安排座位时,让他们与优秀生搭配,并与优秀生结对子;在课堂上,我们激励他们踊跃发言,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并给他们发言的机会,及时鼓励,增强自信心;对父母离异的学生,经常与他们交谈,解开他们思想中的困惑,解除家庭不正常带给孩子的心理障碍。

  平时表现易使人们通过对他们的表面认识产生误解,他们似乎没有自尊心的。其实问题生不但有自尊心,而且自尊心是极其强烈的。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注重对"问题生"进行心理疏导,有意识地创设条件,充分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因为闪光点就是施教的支点。让"后进生"获得成功的机会,树立起追求"新我",战胜"旧我"的信念,从而培养他们的自尊心,激发其自信和上进心。

  给他自我表现的机会帮助认识自我,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这只是转化工作迈出的第一步,关键是老师要积极创设参与机会,为学生开辟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其感受成功,喜悦,消除自卑感,树立"我能行"信心。班级可以开辟"我能行"作品栏,作业栏,班会时间开辟"特长展示":朗读、演讲,小品表演,新闻发布,使学生享受成功。

  我班有一生,学习吃力,作业拖拉,成绩很差。但他忠厚,干活不怕脏,不怕累。于是,在班级大扫除时,我有意识地安排他干活,等他干好后,进行全班表扬,当天,我写了一段悄悄话给他:挥汗为班级出力的男孩,真诚感谢你为我班的环境卫生出力,你真的很棒!如果你能把劳动时的拼搏精神用一点在学习上,优秀的成绩定会属于你。运动会上,让他给运动员拍照,干得兴高采烈。洗好了照片在班级橱窗上展出,从他兴奋的状态及憨厚的笑脸上,我读到的是"自信"。

  让学生有锻炼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有权利和义务参加集体活动,参与班级管理。教师要善于在集体活动中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扬长避短,让"问题生"逐渐克服自己的劣势。事实上,许多""智商并不低,只是在众多的场合下,没有"出头之日",许多潜在的才能得不到发挥,得不到表现。

  为了让问题生实现这种权利,让他们展示自我,我班设立了管理岗位:图书管理员,板报宣传员,卫生员,作业检查员,公物管理,值日班长等岗位,而且采用轮换制,问题生也有机会参与,得到锻炼。

  我在班干部的选择上,也考虑了后进生,王某就是其中之一。他天真、幼稚,学习被动,经常拖拉作业,上课不专心,成绩也很差。一次班干部竞选会上,他也参加了,于是我就顺水推舟,让他当上了纪律委员,看着他激动不已的表情,我知道时机到了,于是对他提出了适当的要求。此后,他真的有了很大的转变,作业整洁了,速度快了,也不拖拉了。而且保持得很好。

  给他们鼓励进步需要精神动力,老师的关心鼓励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后进生的心田,从而鼓起他们进步的勇气。我针对问题生采用多种分层次的鼓励方法。口头直接表扬,大家给予掌声,发表扬条,家校反馈表写表扬赠言,颁发"大拇指,期末评比进步生,进行奖励。他们在一次次的鼓励声中进步着。

  下课,我回到办公室,电话响了,电话那头马上传来热情的问好声,他告诉我,他李某的家长,昨天,他回到家,看到儿子作业特别认真,每一笔都工工整整的,看到儿子如此自觉和认真,一问,才知道儿子昨天被我表扬了,心情很是不错,自觉的要求自己一定要把字写好。这位家长给我说这些话的时候,听得出,心中满是感激和敬重……电话挂断后,我的心中还荡漾着幸福感和成就感,我感受到了鼓励的力量。

  2、滴水穿石的耐心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一个曲折的过程,问题生的转化也不例外。问题生在品行、学习、纪律、个性心理锻炼中,时冷时热,一次考试的失败,就灰心意冷,有的学生昨天才受教育,今又犯错误,这些都是转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反复或倒退。班主任在转化问题生过程中要有反复抓、抓反复的思想准备。要正确引导,耐心等待他们进步。

  班上的夏某学习进步缓慢,他家长比较急躁,时常抱怨,孩子上进心不强,我和家长沟通要他从纵向看孩子的发展进步,配合老师坚持不懈地去鼓励她、帮助她,而不是听之任之,置之不理。经过一年多学期的努力,他终于有了较大的进步。

  3、海纳百川般的宽容

  教育问题生时对那些脾气大有个性的学生处理不好、与你对立起来事情就难办了。因此我采取的方式是"化惩罚为宽容,以柔克刚"。有时问题倒也迎刃而解。班中有一学生,爱惹是生非。尤其趁老师不在教室时,更会"原形毕露"。有一次,他毛病又犯了,把女生的帽子扔进了水塘里。我单独找了他,语重心长的话语,让他自己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侵害了同学们,并劝他主动找同学道歉。他说我没有对别人道歉的习惯,如果一味压着他道歉,势必会僵下去。我问:"那你想怎样表达你的歉意?""赔钱"。好,先这样处理。第二天,女孩把钱退回来,还捎来她妈的纸条说,同学犯一点错误就原谅他吧。我把钱和纸条给了他,让他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他不好意思了,但面露难色,我说:"今天把你的歉意就写进作文中吧。"那篇情真意切的作文送到女孩的手中,我知道那是他真诚的歉意和悔改的心。

  无论是水的柔情般的爱心,滴水穿石的耐心,海纳百川的宽容都源自于教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对学生真诚的关爱和灵活的教育的机智,我们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捕捉教育转化的契机,恰当采取教育手段,象充满灵性的水载歌载舞渗透到问题生心田。

  三、教育的滋味不仅是甜的

  毋容置疑,对于问题生的教育都包含我们关爱,充盈着宽容、理解。实践中,我们有这样体验,你有时关爱可能得来顽劣问题生的放肆,甚至"有恃无恐",因此,教育问题生,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教育不能偏颇。

  曾读过这样一则教育故事:孩子和妈妈逛商场,非要买不该买的东西,于是在商场大哭,怎么劝告也不顶用。一位教育家来了,对孩子耳语了几句,孩子马上不哭闹了。当问及那几句话时,专家说:"我告诉他,我是警察,再哭就把你扔下去。"对于顽童有时让他尝到教育的滋味不仅是爱的甜味,灵活地换一点其他滋味,也未尝不是好办法。

  班级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学生"捣蛋",都会影响到所有学生。所以每个学生都有好的纪律,保持步调步调一致才能有更大的进步。我班几个的学生很散漫,上课偷偷喝口水,下课打打闹闹,哪怕是做眼保健操时也要和同桌悄悄话。这样一堆"皮猴",怎么办?全班讨论制定班规,但行也行,不行也得行,在这上面一定要严格执行。我采取这样的措施:只要违反纪律的学生一定要给予"处分",比如他上课喝水就把水瓶没收,早操、眼保健操不做就下课到老师这来做……只要及时处理违纪现象,就等于给其他学生一个提醒,知道这样是不对的。不管是谁违反,一定要坚守原则,不能迁就。如果一旦有一次没有遵守自己的原则,那么学生会钻空子。

  教育是应该有原则的,你损坏了公物就应该罚款。爱也应该是有分寸的,你乱扔垃圾就应该罚清扫。爱还是应该有条件的,你未完成任务就应该补。教育要严格的要求、点滴培养习惯,多种方法并用,因人因事而定。

  以上从三个方面谈问题生教育,其实,要转化问题生要综合治理,构建转化的机制,营造集体教育氛围;协同多方面的力量,与家长的有效配合,各科教师协作,伙伴之间的带动;还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科学的有效的转化,这样才能收到实效。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点燃学生的希望之光。

×

您可以

加入会员无限下载
微信支付

打开微信扫码支付

×

由于资源过大,请根据需求自行前往百度网盘提取

微信安全登录
打开微信扫码即可登录或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