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全文
小学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
文/谢雪琴
一、展开小组竞争,增强班级活力
小组是班级学生群体的基本单位。小组建设得好,整个班集体自然会呈现出良好的班风,这应该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在山底小学但班主任时,我在班上一直都设了小组,但其作用并未显示出来或发挥得不明显,究其原因有:一是分组不科学,以前班上的小组多是以学习成绩好坏来搭配或以方位座次来组合,而且班内各种小组太多(卫生小组、各科学习小组等),这在客观上也阻碍了小组积极作用的发挥。二是小组之间缺乏积极的竞争,每个小组很少把自己放在全班的位置中进行建设,久而久之,小组缺乏生气,便成了一种形式而已,最多不过是一个清洁卫生单位或作业收交单位。三是虽然往往每期都在搞先进小组评比,但由于评比缺乏客观标准,大多是凭印象评比,因此评比也流于形式,使小组建设缺乏内在的动力。
针对这些问题,为了有效地发挥小组建设在班级教育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我在东村小学时关于班内小组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性改进与探索,以试图赋予“小组”这种传统的班级管理形式以时代精神与新的生命力。这种改进与探索的核心便是引进竞争机制,开展小组之间的各种竞赛,以推动班级建设的蓬勃发展。
具体做法如下:
1.分组合理。小组类型太多等于就没有小组。为了便于竞争,我在班上只设一种综合小组,这种小组一旦建立,便“永久”不变,而且既是学习小组,也是卫生小组,又是体育小组,还是文娱小组……之所以将小组固定不变,是为了让小组在不断的竞争中增强凝聚力,并看到自己的发展情况。由于是综合小组,因此在人员编配时,尽量考虑各种“人才”的和谐搭配,使竞赛的客观条件尽可能统一。这些小组内同学的座位也一直不变地紧挨着,如遇调换方位,也是全组一起换,这样便于小组的课堂学习交流与讨论。
2.竞赛全面。竞赛内容尽可能包括纪律要求的各方面和班级、学校各种活动。大致有这些方面:(1)课堂纪律;(2)课堂表现(3)单元成绩;(4)劳动卫生;(5)体育比赛;(6)文娱演出;(7)出勤情况;(8)作业收交;(9)为班出力;(10)行为规范;
3.规则统一。开学初,便由班委、小组长开会,拟定小组竞赛的规则。规则大致有这样几点:一是比赛采用积分制,各小组的基础分为100分,然后在此基础上或加或减。如每小组迟到一人次,扣1分;代表班集体出去比赛每人加两分等等。二是比赛规则不追求表面上的绝对“公正”,而要体现出对后进小组进步的鼓励。如每次单元测验完后评比时,小组总分第一、二、三名的分别在小组分上加3、2、1分。但同时又排“成绩进步名次”,前一、二、三名的分别加5、3、2分。三是这个比赛只是“行为”比赛,而不是“观念”比赛,即仅就学生“做了什么”而展开评比,而不是抽象地评“思想觉悟”.
4.严格监督。规则一旦制定,便由班干部和各小组长严格监督,具体由班长记载各小组积分进展情况,各小组长也有一本“账簿”,以便查对。积分一月公布一次,使每组都明白本组在全班的地位。
5.客观评比。竞赛情况绘成图表贴在教室里,同时,班长和小组长每人手里都有一个底表,这样到了期末评选优秀小组时,根本不用再人为地凭印象“评比”,只消看竞赛表上的积分,优秀小组自然便产生了。
小组竞赛活动,使我有以下感受:
1.竞赛活动确实使小组产生了内在的凝聚力。组员们不但空前团结,而且为了使本组在竞赛中取胜,纷纷自行制定了“组规”,以保证互相监督,真正强化了每个学生的“小组意识”.
2.小组凝聚力的产生自然带动了班级风气的好转。比如,以前有的同学不爱学习,现在为了小组荣誉,不但同组同学会督促他,而且他本人也情不自禁会勤奋起来。小组内部、组际之间交流学习蔚然成风。
3.竞赛评比使一些不好督促检查的要求也得以落实。又如教室里不随便扔纸屑,以前也是“老大难”问题,而现在根本不用我操心,每天中午自会有卫生小组检查扣分。这样一来,卫生状况的保持大大优于过去。
最后,还想谈谈一点认识。
组织小组竞争,只是班级管理的一个手段,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它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取代其他工作。因此,过分夸大其作用也是不合适的,我们在抓小组建设的同时,拟应抓好其他班级教育管理工作。
二、做胸襟开阔、心灵自由的班主任
都说当班主任很累很累。在我看来,这个“累”的体现除了工作的繁忙外,更多的在于班主任心灵的沉重,而且“心累”胜于“身累”.比起一般的科任教师,班主任的心理负荷要大得多:领导的评价、家长的批评以及学生的意见……往往都会成为班主任心灵的绳索。因此,正确对待周围的舆论并随时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是每一位班主任精神上“自我解放”的关键。
一、对待领导的评价要冷静
没有哪一个班主任敢说他一点不在乎领导对自己的评价。但是,过分注重领导对自己以及自己所带班级的评价,却往往会使自己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如果得到了领导的表扬,他可能会喜不自胜而在以后的工作中战战兢兢以期“不辜负领导的鼓励”;如果受到了领导的批评,他可能会万分沮丧而长时间笼罩在失败的阴影之中;如果领导的批评是冤枉了他或者他的班级在德育评估时被莫名其妙地扣了几分,他更可能会睡眠不足、食欲不振、血压上升、肝火旺盛……
其实,领导的评价固然是一个班主任工作好坏的标志之一,但决不是唯一的标志;而且,我们的工作难道仅仅是为了得到领导的青睐吗?显然不是。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用另一种心态来面对领导的评价:领导表扬了自己,说明自己的工作在某一方面达到了学校的要求,但也不过是“某一方面”而已,有啥值得“喜不自胜”的?而且,领导表扬你也就表扬了,你还是一个普通的班主任,你的班级还是一个普通的班级,人家没有也不会把你当成政治局常委来挑剔;如果你太看重得到的表扬并不断警告自己“要谦虚啊”、“千万不要翘尾巴啊”,那是你自己太把自己当成一个“人物”了!领导批评了自己,如果确实是自己的错,那没什么,心平气和地接受并尽可能地改正就是了嘛!只要干工作,就会有差错,有了差错挨几句批评谁都会遇到的,无所谓“丢面子”,因而也大可不必“万分沮丧”.至于领导确实冤枉了自己或者自己的班级受到不公正的评价,我的看法是,“冤枉”也罢,“不公正”也罢,由它去!我们的工作又不是为了领导而是为了自己的良心——只要问心无愧,便自有公论。这样一想,保管消肿化淤顺气。当然,这里实际上还有一个以和善的心绪对待领导的问题。首先,不要动辄觉得领导冤枉了自己,而要仔细检查自己是否有了过失却“当局者迷”;其次,即使领导真的批评错了,也不要轻易认定领导是“存心与我过不去”,须知我们也不时错批评学生呢!既然我们希望学生原谅我们的过错,我们又为什么不可以原谅领导呢?
对待领导的评价要冷静,力争做到不因领导的表扬而欣喜若狂,也不因领导的批评而气急败坏。古人所提倡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确是大大有助于心理健康的。
二、对待家长的批评要平和
这里的家长当然是指学生家长。班主任的心理压力很多时候来自学生家长——尤其是得知一些家长直接向学校领导“告状”时,更容易怒火中烧,觉得家长们太不尊重自己了。说实话,我以前也因此恼羞成怒。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当初不只是心胸狭隘、认识片面,关键是自己的“家长观”有问题。
学生家长中当然难免有个别修养极差而又道德低下者,但应该相信,绝大多数家长对班主任是真心尊重并对班主任的工作持积极合作的态度的。说得“世故”点,人家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你的手下,他凭什么要无缘无故地与你过不去嘛,一个家庭都会有磕磕碰碰,那么如同一个小社会的一个班的所有成员(当然包括学生家长在内)之间自然会有各种矛盾,家长们对班主任有这样那样的看法、意见,更是再正常不过了。怎么办?我得出结论:以宽宏的民主胸襟平和地容纳学生家长的各种意见,包括尖锐的批评或者刺耳的“杂音”.如果我们畅通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渠道,经常主动听取家长对班级工作的批评,并随时吸收其合理因素改进我们的工作,或者即使家长们的意见不尽合理,但我们也充分尊重他们发表不同看法的权利,那么,一般说来,家长们是会与班主任真诚配合的,我们工作起来也就心情舒畅多了。
当然,即使这样,有的家长可能仍然爱好“直接与学校领导个别交换意见”,我的看法是,这是人家不容剥夺的民主权利,理应受到尊重与保护;至于他向领导“个别交换”的“意见”是否属于“诬告”,是否会有损班主任的名誉,我们应充分相信领导的洞察力与处事水平。
三、对待学生的意见要豁达
在各种舆论中,对班主任心灵最大的伤害,可能莫过于自己学生“反戈一击”的“背叛”——公开与自己“唱对台戏”,或借学校进行教学调查的时候向校领导“告”班主任的“状”……想想看,自己每天早出晚归忙工作,辛辛苦苦为学生,满腔青春血、一把老骨头,换来的竟然是学生的“不满意”!叫人怎能想得通、睡得着呢?!
其实,只要我们意识到学生毕竟是学生,而自己是长几十岁的成年人,便什么都想得通睡得着。既然是学生,他们必然不成熟:胸无城府,说话直率,思想偏激,认识片面……他对我们提意见甚至是不太实事求是的“意见”,一般都不是因为师生“感情危机”,更不会有什么恶意。觉得不满意,就要说出来——这就是学生的幼稚之处,也正是他们的可爱之处。当然,很多时候,学生的意见的确与实际情况多少有些出入,这往往并非他们有意“乱说”,而是因为他们儿童式的思维导致他们“判断失误”.比如:课堂上他答不出问题,老师叫他站着想一下,他可能便会认为老师是在“体罚”他;老师偶尔有过两次几秒钟的迟到,学生便可能在下一次教学调查中说老师“经常迟到”(因为在他们看来,老师有一次迟到都是不应该的);……凡此种种,我们能与学生斤斤计较吗?当然也可能会有因常挨老师的批评而借“反映教学情况”“报复”班主任的个别学生,但作为思想境界远在学生之上的教育者,也是不屑计较这些的。也许有人会说:“我当然不会计较,但领导却会以此来‘计较’我!”对此,还是用得着一句“套话”,即“相信群众相信党”.“相信群众”就是坚信自己的工作好坏自有公论;“相信党”就是坚信大多数领导会正确对待学生的意见,并不会仅仅凭学生的只言片语来评价教师。有了这两个“相信”,我们自然就不会背上思想包袱了。
当然,使班主任感到“心累”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教育过程中的种种难题、考试成绩的压力以及来自社会对班主任过高的期望值等等。但是班主任自己能够尽可能解除的心理重负,我认为就是正确对待领导的评价、家长的批评和学生的意见。常说要注重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这是完全正确的;可是教师本身心理素质的自我优化,却还未能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乐观向上,情绪饱满,胸怀坦荡,豁达宽容,正是优良心理品质的体现。!法国作家雨果曾用诗一般的语言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愿我们每一位班主任朋友都拥有如此宽阔无垠的胸襟与自由舒展的心灵!
VIP会员可免费下载与转存
加入会员打开微信扫码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