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全文
必修一历史是学生踏上高中的校园刚接触的第一次历史,学好就很重要。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最全的高中历史必修一笔记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明确分封制、宗法制两个主要概念(内容、特点、作用)
(一)分封制
1、内容: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他们对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2、特点:‘分封诸侯,以藩屏周。’用分封诸侯的方法巩固统治。
3、目的:巩固统治、拱卫王宫
4、作用:
A.积极:(1)使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2)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得到加强;
(3)形成西周贵族集团,“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序列;
(4)加强各地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融合。
B.消极:由于诸侯国相对独立性,造成内乱,威胁中央。
5、分封主体:姬姓亲族、功臣、姻亲、殷商族、降族,被商灭掉的古国
(二)宗法制
1、内容:在氏族组织中层层由嫡长子世袭为宗主,作为氏族延续的主干,而其余诸子则不与嫡长子享受平等地位,只能另立小宗作为氏族延续的旁支。
2、特点:(1)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家”和“国”密切结合;
(2)保证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3)大、小宗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 政治隶属关系。
3、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间的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4、作用:(1)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战争,强化王权,把“国”与“家”密切联系起来;
(2)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3)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牢固地维系封建制度,是中国封建制度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三)二者的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表现,二者相互依存,互为表里。
二、认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血缘色彩
2、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3、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1、概念:
中央集权制度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2、具体内容:
(1)皇帝制:①皇权至上;②世袭终身;③“家天下“。
(2)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方面互不相属、互相牵引。(左、右丞相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九卿分管着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
(3)在地方实行群县制;废分封、置郡县。
3、作用和影响:
(1)积极方面;①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秦国国力日益增强;
②有利于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促进民族融合;
③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④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古代中
国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2)消极方面:①大大加强了统治人民的力量,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
②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实行暴政,造成阶级矛盾尖锐,使秦朝成为短命王朝。
4、秦加强中央集权的其他措施:
(1) 考核官员有两种方式:“最”、“殿”制;
(2) 制定细密、严苛的秦法;
(3) 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和文字;
(4) 修建由都城咸阳通达各地的驰道;
(5) 开通联系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灵渠;
(6) 修筑抵御匈奴的长城;
(7) 进行大规模移民。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
汉 | 魏晋南北朝 | 隋唐 | 宋 | 元 | |
中央 | ①“汉承秦制”汉初沿用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 ②武帝时:中朝(内朝) 中朝(尚书令等)→决策机构 外朝(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执行机构 ③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 ④东汉:设尚书台→取代三公的权力 | 尚书台改称尚书省;新设中书省、门下省(但各自职掌与权力分配未定型,尚未成为中枢权力机构) | 三省六部制 三省(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分工明确—避免权臣独揽大权,保证君权独尊—加强中央集权 | ①三省六部有名无实 ②“二府”(中书门下,枢密院) ③“三衙”(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 ④“三司”(盐铁,户部,度支) ⑤设参知政事—相当副宰相[分割相权] | ①废三省,行一省制(中书省) ②中书省内置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六部归其下 ③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 ④设枢密院--(最高军事管理机关) |
地方 | ① 汉初郡国并行制 ②“七国之乱”。“推恩令后,地方行政区划变为郡县制 ③刺史制—武帝分全国为13州,设刺史监察地方 ④东汉末年,郡县两级制→州郡县三级制 | 州县两级制—唐沿用—形成道州县三级制—节度使制 | ①文臣出任地方官。设通判监察 ②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③路州县三级制 | ①行省制度 ②行省下设路、府、州、县 ③设宣慰司—管理边远地区 | |
选官制度 | 察举制 | ①九品中正制(魏晋) ②士族制度(魏晋—隋唐) | 科举制 |
VIP会员可免费下载与转存
加入会员打开微信扫码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