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全文
教材的主要使用者是学生,教材是为教学服务的。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编者既要考虑本书涉及知识特点(理论性、抽象性较强,与学生生活偏离较远),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二政治学习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教材的逻辑
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第四,国家制定实施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必须体现人民意志、尊重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第五,国家各方面事业和各方面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本质特征的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和活动规范,实现了形式民主与实质民主相统一、程序民主与实体民主相结合、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促进,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报告中指出:“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这一重要论断,是对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各自定位、相互关系和重要作用的深刻阐述。
三、教材的编写目的。
教材的主要使用者是学生,教材是为教学服务的。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编者既要考虑本书涉及知识特点(理论性、抽象性较强,与学生生活偏离较远),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因此,编写的教材肯定是为了方面教师和学生理解接受。
四、教材逻辑架构。
以国家性质统领全书,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决定了所有的政治主体都要依法有序的参与政治生活。下面依次分析国家性质是如何在教材的四个单元分别体现的:
在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中,因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要求公民要依法有序的参与政治生活。公民是如何依法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的?这要求公民的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坚持三项基本原则,了解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懂得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途径。这就是第一单元的涉及所有内容。
在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中,因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要求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政府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坚持依法行政,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在行使权力时自觉接受监督,积极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履行五项职能为国家社会提供管理和服务。
在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我们需要转化,告诉学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做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的政治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目的是为了维护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这归根结底还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在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中,主要内容是国际关系和我国的外交政策。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利益既是人民的利益,归根结底还是由国家性质决定。
因此,可以说国家性质在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这本书的逻辑架构中起着统领作用。
作为高中政治教师要能在宏观上把握教材的逻辑架构,帮助学生建立真正的思维导图,而不是各个知识点不知有何联系的知识框架。
五、宏观把握教材逻辑架构的意义
宏观把握教材逻辑架构,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试题的考查意图,提高学生答题的有效性。
例如:2018年全国1卷文综政治试题第39题,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修宪为情境,进行设计问题:结合材料,说明宪法修改是如何体现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1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问题的能力,论证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法治精神。通过引导学生对修宪过程进行解析,使学生论证和阐释修宪是如何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的标题,教材54页第五课标题下面的小字第一句话就点名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因此,学生只需说明修宪过程怎样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这一核心即可。
参考答案: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2分)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宪法修改坚持党的领导,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要求:(3分)广聚民智,形成修完共识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有机统一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4分)完法修正案主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经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体现了我国根本取治制度的内在要求(3分)。
牢固掌握所学概念和原理的基本要求
有些同学说,老师上课讲到的概念和原理虽然听懂了,笔记也记了,但总是记不住学过的概念和原理。概念和原理是对同类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记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只靠死记硬背,不仅记起来困难,而且只能形成短时记忆,不能形成长久记忆。大家知道学习知识懂是基础,记是手段,用是目的。在真正弄懂的基础上要想牢固掌握概念和原理必须做到:
(1)运用记忆技巧:
例如,将关键词提炼出来着重记忆,最后将其他词汇补充完整形成完整记忆。如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的关键词是:调节……分配,刺激……提高,促使……分化。
又如联想记忆,
做好知识的迁移,知识是有连带性的,很多时候,我们学习的新知识是对以往所学知识的新视角、新层面的认识,这时我们不必重新记忆,只需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加工即可。如市场、市场经济的作用。
再如协同记忆,多种感官联动,耳听,眼看,手写,口念,效果可能好些。
记忆的方法很多,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总结适合自己的记忆方式方法。
(2)要做到及时复习和定时复习。遗忘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时间与遗忘的数量成正比,因此对待遗忘最好的良药就是及时复习,趁热打铁;定时复习,巩固记忆;经过多次复习后,知识即可成为长久记忆。
(3)多思多用,熟能生巧。常说常用,随时随地运用我们所学知识说明日常生活的人和事。如用价值规律说明钢材价格的升降。改变学习形式可以使学习更有效率,而且语言要规范、运用政治术语要准确。
(4)正确区分相近或相似的知识点。首先要仔细比较这些知识点的异同,找出它们相同和相异的原因,在真正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把它们放在一起掌握,第二,找出区分的关键词;整理出比较表,使异同一目了然。第三,
把这些知识点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体会.如在日常生活中用的都是价格,只有研究价格的背后时我们才用价值。总之要比较异同,整理异同。
(5)弄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有的同学常有这样的问题:对老师上的每一节课都能听懂,但总觉得知识非常零散。搞不清所学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高中政治所学的知识是科学理论的常识性知识,科学理论是系统化的真理,每一个知识都不是孤立的。知识间的联系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从联系的程度来看有显性联系和隐形联系之分,即有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很明显就能表现出来,很容易就能表达清楚,如市场经济与国家宏观调控、税收与国家的财政收入等,但有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则需要我们透过现象去抽象和提炼或者搭建桥梁、借助其他知识去寻找。比如遵守市场交易原则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调整经济结构与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之间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我国的民族政策等。从联系的空间角度看,可分为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横向联系是指平行知识间的联系,如课与课、节与节、框与框之间的联系;纵向联系则是从深度上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如一课或一节中包含的知识。除此以外,由于条件的变化,还会在知识间产生其他的联系。由此看来,知识间的联系是非常复杂的,要想比较熟练科学地驾驭知识间的联系,就要掌握发现知识联系、建构知识体系的一般方法。
(1)有意识地自己动手整理知识体系。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是先从课题或节题(中心)入手,逐渐细化知识点,认真思考本课或本节为什么包含这些知识,它们分别是从什么角度对本课或本节知识进行阐述的,把能够准确反映知识间关系的内容用尽可能简短的词句甚至用一个词概括出来,用不同方向的箭头将知识连接起来,这样你就可以自己绘制一个知识体系图,这种知识体系能够将知识间的横向、纵向和隐性联系较为科学准确地挖掘出来。如果能经常进行上述工作,就会提高构建知识内在联系的能力。扩而广之,你可以对整册书包含的内容进行整理和概括,对一个学科的知识形成一个宏观的认识。
(2)重视一册书的前言部分,前言是对本书所学内容的整体介绍。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把知识置于整体当中去认识。要注意知识的积累,自觉坚持用联系的观点来看待知识,能够经常去寻找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3)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课的教学原则和重要的学习方法,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去发现和积累一些感性材料,自觉用所学知识多角度地认识和分析一个问题。在长期坚持的基础上可以对同一类社会问题进行概括和归纳,找出解决这类问题一般使用的理论知识,以实际材料为背景构建一种新的知识联系。如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护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活动与成果等。
(4)借助教参中列出的知识结构来理解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但这一方法远没有前面的方法好,因为没有经过自己消化,拿来主义的东西效果不会太好。
掌握知识体系不但有助于牢固的掌握概念和原理,还能提高同学们的思维能力,我们一定要在自己的脑海中有一个清晰、科学的知识网络。
VIP会员可免费下载与转存
加入会员打开微信扫码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