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全文
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知识积存得再多,若没有智慧加以应用,知识就失去了价值。了解你自己在做什么事,知道热爱做什么样的事,知道能把什么事做成什么样,这就是智慧。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高三政治总结生活与哲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高三政治总结1
辩证唯物主义
一、唯物论(辩证唯物论)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原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2、物质决定意识
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从主观出发。
3、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源,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正确处理主客观的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原理: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又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目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
6、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原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高考高三政治总结2
认识论(唯物认识论)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原理: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
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2、实践和认识(理论)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思想僵化。
3、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
原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如果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4、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
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高考高三政治总结3
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联系观
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它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是客观的
原理: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从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联系是多样性的
原理: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药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部分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着部分。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一定的条件下,关键部分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5、系统优化的方法
原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发展观
1、事物是发展的(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发展的。物质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发展着的世界。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方法论: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事物发展的状态原理)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总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方法论:要重视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趋势的原理)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支持保护新事物,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
矛盾观
1、矛盾(客观性)的观点及方法论
原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基本属性。
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特殊性原理
原理: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是世界上诸种事物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一刀切”。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
原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但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而且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二者相互联结,不可分割。两者在不同的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也就是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和工作方法。
5、主次矛盾原理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包含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我们称此为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进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次要矛盾。
方法论:在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时,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同时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既要抓住重点,又要照顾一般。
6、矛盾主次方面原理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在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方,叫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一方,叫矛盾的姿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票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
方法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弄清事物的性质。
7、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方法论: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8、辩证的否定原理
原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联系的环节。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其实质是“扬弃”。
方法论:这个原理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的意识。
9、革命的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原理: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同时也包含对现存事物否定的理解。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方法论: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高考高三政治总结4
唯物史观(历史观)
1、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方法论: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方法论: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
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的基本思想和根本方法。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的倾向和作风。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重视科学社会意识的促进作用。
二、人生价值观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原理: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
方法论: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牢固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2、人生价值的实现和创造原理
原理: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是先进人物的主要特色。
方法论: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客观条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发扬顽强拼博的精神,立足本职,作出更大的贡献。
高考高三政治总结生活与哲学相关文章:
★ 高三政治复习之生活与哲学
★ 2020高三政治复习《生活与哲学》主观题
★ 高三政治之生活哲学主观题(附答案)
★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概括总结
★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诗句汇总
★ 高考政治复习:生活与哲学主观题训练
★ 最新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易错知识点
★ 高考政治复习:生活与哲学主观题训练(4)
★ 2020高考政治哲学必背知识点归纳
★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哲学篇归纳
VIP会员可免费下载与转存
加入会员打开微信扫码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