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件网>历史>高三历史复习要点

下载全文

高三历史复习要点

  高三会教给我们奋斗,每个人都有无尽的潜力,每一个人都有无穷的提升空间,不经过一年血战,也许我们永远发现不了自己身上蕴藏的能量。所以高三注定是精彩的一页。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历史复习要点,希望大家喜欢!

  高三历史复习要点一

  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

  发展经济繁荣社会,这是从古至今历史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在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虽不尽相同,但我们探析古代经济发展的共性因素,对今天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

  历代统治者制定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土地政策、赋税政策,或者一定时期对统治政策进行调整的变法、改革。

  2.科技:

  劳动人民改进工具,提高生产技术;兴修水利,免除水旱灾害;政府推广优良品种;历代总结生产经验的著作可以指导人们直接把先进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3.人民群众辛勤劳动:

  各族人民互相融合,共同劳动,相互学习,提高生产技术。

  高三历史复习要点二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学习西方、寻求变革

  了解魏源、林则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

  林则徐、魏源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严复、康有为、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魏源:编撰《海国图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明确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

  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广东主持禁烟期间,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

  严复:翻译出版《天演论》,宣传社会进化论思想。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

  康有为: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他的思想被称为“思想界之一大飓风”,“火山大喷火”。

  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

  认识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这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2、新文化运动

  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

  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①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A为了反对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的尊孔复古逆流,以陈独秀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B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

  C《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②主要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是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

  B“新道德”,指的是资产阶级的道德,追求个性解放、男女平等。“旧道德”,指的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儒家传统道德。

  C新文化运动既是一场思想革命,也是一场文学革命。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形式上的革命),文学革命由此开始。随后,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翻旧文学,建设新文学(内容上的革命)。鲁迅发表《狂人日记》(第一部白话文小说)、《孔乙己》等,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认识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A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B新文化运动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已从器物、制度层次深入到思想文化层次。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了解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社会主义的史实

  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主张学习俄国(十月革命),改造中国。在中国,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

  了解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A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研究专号》,刊登一批介绍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文章。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B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如北京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湖南的“俄罗斯研究会”等。

  C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如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等。他们开始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并建立了一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D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这些组织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出版面向工人的刊物《劳动界》《劳动者》和《劳动音》,深受工人欢迎。

  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

  高三历史复习要点三

  一、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2)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

  2.消极影响

  (1)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进一步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

  (3)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源远流长。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从未中断,因此源流分明,沿革清晰。

  2.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在人神关系上,鼓吹君权神授,君权至上,以神权服务于君权。在君臣关系上,宣扬君令臣从,下级依附上级,全国依附君主。在权力配置原则上,君主一人全面垄断全国的一切大权,国家所有政治制度的设置,无一不是为了确保这种权力的集中,确保君主意旨的畅通无阻。

  3.人治高于法治。人治的实质是权治、官治,是独裁统治。

  4.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中国古代政治机构的设置是相当完备的,从君主到臣僚,从中央到地方,上下相依,交叉相连,统治网络严密周全。

  5.宗法关系的残余严重影响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观念渗入到国家政治制度中。

  6.在漫长的政治制度发展过程中,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历代各项制度与政策的依据。

  高三历史复习要点四

  一、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

  1.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郡县制是按地域划分的。

  2.分封的诸侯等是世袭的,并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任免,官位不世袭,官员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3.分封制下的诸侯国独立性很大,容易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央对地方的制约关系及其地方权力的大小。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官僚政治取代世袭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二、如何认识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及其发展趋势?

  1.确立标志:秦王嬴政建立秦朝后,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建立了完备的中央和地方行政体制。这套金字塔般的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突出特征:皇权至高无上,主要表现在皇位世袭和皇帝总揽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中央和地方的官员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

  3.制度的本质:是地主阶级对广大农民的专制统治。

  4.内部矛盾:一是中央内部矛盾,即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二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5.发展趋势: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同时不断调整、变革监察体制和选官制度。

  高三历史复习要点五

  【什么是君主专制】

  君主专制政体又称君主专制或君主专政,是一种政治体制和政府形式,统治者君主(常称国王或皇帝)拥有统治国家和公民自由的所有权力而没有法律或法定的程序告诉君主如何行使权力,虽然有的宗教可能有能力阻止君主的某些行为。君主制是一种专制政体,君位采用世袭方式产生。

  【明清君主专制特点】

  明朝

  1、废除宰相制度:

  A、过程:1380年,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B、影响:中国封建社会的宰相制度被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内阁的出现:

  A、过程:废除丞相后,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政务;明成祖时,“内阁”出现。后来内阁地位提高,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

  B、地位: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决策大权仍紧握在皇帝手中。

  清朝

  1、背景:清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使皇权受到限制。

  2、措施

  A、康熙帝时,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互相制约,集权于皇帝。

  B、雍正帝时,设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3、影响: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必知知识点:明清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的出现提供政治保证。

  消极作用:皇权极度膨胀,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明清之际,英国等西方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英国的、美国的等),建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极大妨碍了社会的进步,从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高三历史复习要点相关文章:

1.高三历史复习重点考点知识大全

2.人教版高三历史必备知识点

3.高三历史复习重点

4.高考历史复习必备重要知识点

5.高三历史知识点复习

6.高考历史复习必备知识点

7.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

8.2017高三历史复习知识点

9.高三历史复习方法及经验分享

10.高考历史必备知识要点整理

×

您可以

加入会员无限下载
微信支付

打开微信扫码支付

×

由于资源过大,请根据需求自行前往百度网盘提取

微信安全登录
打开微信扫码即可登录或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