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全文
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其实就是让我们可以快速提高的地方,小编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考历史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
1.西周分封制下分封的对象:西周的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还分封异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功臣和先代 贵族与周天子并无血缘关系。
2.君主专制不等于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是决策方式,中央集权是一种政治体 制,两者的结合构成了我 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君主专制强调君主 个人权力至高无上,国家大事由其一人独断。 中央集权是指全国的政治、经济 和军事等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受命于中央,地方长官只能在中央 允许的范围 内行使自己的权力,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3.正确认识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三省六部制标志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误以为其仅仅加 强了皇权。唐太宗后,三省六部之间的分工协作和相互牵制,提高了中央的统治力量和行政效率, 这是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完善的表现。明清皇权空前加强,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重要标志, 误以为它是封建社会继续发展的表现。
4.明朝内阁不是中央机构:内阁非法定机构,无决策权,内阁首辅不是宰相,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9.古代的监察制度认识: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作用。 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
5.小农经济:小农经济是自然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它的特点一是分散,二是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是 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而不是唯一模式。
6.古代城市的演变:从空间分布看,古代商业城市的变迁与经济重心南移趋势相适应;从功能看, 古代商业城市的变迁经历了政治中心→生产中心(手工业中心)→经济中心(商业中心)的演变。
7.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不是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腐 朽的封建专制制度,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都是封建制度的衍生物,是阻碍萌芽发展的具体原因。
8.顾炎武的民主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反映了顾炎武的政治思想,他在《日知录》中把亡国 和亡天下区分开来,认为亡国是改朝换代,而亡天下是文化道德沦亡。
9.古代“民本”与近现代民主的混淆:古代民本与君主制相联系,虽有重民、贵民内涵,但民本思 想根本上是作为统治阶级的统治经验提出的,往往成为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尤其是统治阶级利益的工 具。而近现代民主思想的核心是人民主权思想,也就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思想,是在肯定个体主 体权利和社会主体权利基础上,建立起了一套健全民主制度去保障这些权利。
10.蔡伦改进造纸术:东汉蔡伦只是改进造纸术,并非发明造纸术。因为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 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品经验的基础上,制成植物纤维纸。
11.诗、词、曲关系的辨析:诗(主要是指绝句和律诗)讲究严格的格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用韵 规范;词则句子长短参差,更便于抒发感情和演唱;曲则可庄可谐,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更 为生动活泼。词、曲都是从诗发展演变来的新的诗歌体裁。
12.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自然环境并不是古希腊雅典民主制产生的决定条件。古希腊民主制 的产生,是由经济、政治及文化传统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希腊特殊的自然环境推动了希腊 城邦的形成,而城邦是孕育古代希腊民主的摇篮。
13.孟子与苏格拉底的性善观点:孟子和苏格拉底都主张性善论,苏格拉底提出善是人内在的灵魂, 提出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的美德。孟子提出“性本善”,认为人天性是善良的,要用仁政来回复和 扩充人的善性。
14.原始积累与资本积累辨析:资本原始积累是以暴力强迫劳动者同生产资料分离,而资本积累 是通过剥削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积累资本的过程;资本原始积累“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 果,而是它的起点”,资本积累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过程中;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是赤裸裸 的、强盗式的直接掠夺,而资本积累的手段是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的剥削。
15.“邦联制”与“联邦制”:邦有主权国家的意思。邦联制国家是国家联盟,没有国家元首,国家权 力高于邦联权力。联邦制国家是主权国家,有国家元首,中央权力高于地方权力。
16.美国的国体与政体:共和制是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就是统治阶级采用何种方式来组 织自己的政治权力机关。联邦制是国家结构形式的一种。
17.英国首相与美国总统:英国首相对议会负责,美国总统不对议会负,英国议会选举结果直接决定 了英国首相人选,而美国国会选举结果对总统的去留没有影响。
18.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关系辨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对抗天主教权威,都 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同的是文艺复兴借助了文学艺术 形式,参与者仅限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借助了宗教的形式,参与者则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19.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关系:人文主义作为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要 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理性主义作为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肯定客观世界的规律性, 提倡科学,尊重知识,反对愚昧,向往自由平等的社会,追求人的自由和解放。二者都是人文主义 的重要体现。
20.“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内涵: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 一半是封建社会,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殖民地性质,经济上是封建性质。“半殖民地”和“半封建” 都包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 在经济上是指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在文 化上则表现为“西学东渐”。“半封建”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 资本主义。另外,“半殖民地半封建”是专有名词,注意不应出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字眼。
21.中国的近代化不仅仅是实现工业化:近代化是指工业化以及工业化相关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 的变化,它是人类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思 想文化的多元化。
22.辛亥革命是否结束我国的封建制度: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 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派与革命派对清王朝的态度:维新派与革命派同属于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维新派要求保留 清王朝,实行君主立宪制;而革命派则要求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23.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三者分别是工场手工业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本 主义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它们的核心内容分别是:发展工商业,鼓励对外贸易,多储备金银; 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各方面干预经济。
24.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而不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这一制度的重要机构。
25.法治与法制:法治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是相对于人治而提出的,法治体现的含义是法律的权 威高于个人意志,个人意志必须服从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立法、 执法等诸多环节。法制一般指静态意义上的法律和制度。
26.中美关系:中美正式建交的标志不是 1972 年《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而是 1979 年中美建交。 1979 年中美建交,中美关系实现完全正常化,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压制中国的政策。
27.新时期外交的基点:新时期中国外交调整的基点不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而是“和平与发展 的时代主题”;中国多边外交的中心是联合国而不是周边国家。
28.中国奉行不结盟原则,也支持不结盟运动,但中国始终未加入不结盟组织,更不是不结盟国家。
高中历史必修三易错易混名词
1.士阶层、士族、市民阶层
士阶层:先秦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也是古代四民(士、农、工、商)之一。春秋时,士大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有的以俸禄为生,有的有食田。战国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是脱离生产劳动的读书人。
士族: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势族、世家、巨室、门阀等。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朝廷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氏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
市民阶层:北宋时期正式形成的一种社会群体。由于商品经济的作用,以商人、百工、城市平民为主体的市民阶层逐步兴起,壮大为新的政治力量。
2.王道、霸道
王道:指以仁义统治天下的政策,主张要克己复礼、推行仁政等以实现统治的长治久安。
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强调君主的权威至高无上,民众要绝对服从。与“王道”相对。
3.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天人感应,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是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是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唯心主义学说。古人认为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 汉儒董仲舒在答汉武帝策问中作了具体阐述。
天人合一:“天”代表“道”、“真理”、“法则”,“天人合一”就是与先天本性相合,回归大道,归根复命。这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状态。
4. 格物致知、发明本心、致良知
格物致知:源于《礼记‧大学》,北宋二程提出这个方法论,认为“物皆有理”,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南宋朱熹更认为“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非求科学之真。
发明本心:南宋陆九渊提出的认识修养方法。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的自我反省、自我认识、自我完善的修养过程。
致良知:明代王阳明的心学主旨。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
5. 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
6.师夷长技以制夷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在他的《海国图志》中提出来的。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寻求御侮强国之道,后来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抵制西方——以彼之道,还之彼身。
7.中体西用
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主张以中国伦常经史之学为原本,以西方科技之术为应用。初由冯桂芬提出,后由张之洞在《劝学篇》中系统阐述。
8.托古改制
托古改制:托古改制是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为了实现他的改良主张而提出的一个办法。他为了否定封建经典,否定封建正统思想,宣传自己改制立法的变法主张,把孔子打扮成“托古改制”和“改制变法”的祖师爷,目的是借“古圣”来论证变法维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历史上,王莽也曾托古改制。
9.节制资本
节制资本:孙中山所主张的限制私人资本于一定范围以内的方针,民生主义的纲领之一。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防止私人资本主义操纵国计民生。这一主张具有反对帝国主义、发展国民经济的意义,反映了中国社会不能再走西方资本主义老路的客观历史要求。
10.人文主义、理性主义
人文主义:源于古希腊,后来成为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潮。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类的人性尊严,提倡宽容的世俗文化,反对暴力与歧视,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
理性主义:理性指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潮。
11. 因行称义、因信称义
因行称义:就是要按照教会规定的行为,按教皇的命令去做才能得救,本质上是要维护教皇的权威。
因信称义:源自《圣经》,神称信耶稣的人为义,因信基督称义,不因信律法称义。马丁·路德引申出信徒可以由于信仰而直接成为义人,可以免去中世纪的繁文缛节,意在否定教会和教皇的神权,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发展中冲破罗马教权束缚的要求。
12.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人民主权
天赋人权:指人具有天生的生存、自由、追求幸福和财产的权利。认为在国家形成之前的自然状态下,人是自由和平等的,生命、自由追求幸福与财产是人的固有品质,也是人固有的权利。这种权利受到自然法(人类理性)的指导与规定。其理论观点也被载入到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和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中去。
主权在民(人民主权):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最高权力。在卢梭看来,主权是公意的具体表现,人民的公意表现为最高权力;人民是国家最高权力的来源,国家是自由的人民根据契约协议的产物,而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授予的。因此,国家的主人不是君主,而是人民,治理者只是受人民委托,因而主权只能属于人民。
13.社会契约
社会契约:人们订立一种契约以建立足以保障自然权利的国家和政府,人类由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以契约建立的国家,任务是遵守自然法,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和自由;如果统治者违背契约,人民有权推翻政府,由此得出主权在民的结论。
VIP会员可免费下载与转存
加入会员打开微信扫码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