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件网>地理>重要地理命题规律区域地理

下载全文

重要地理命题规律区域地理

  区域地理试题以区域为背景,实现了高中与初中地理知识的整合、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综合,将学科主干知识和区域地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考查考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阐述、评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一些规律有利于成绩的提高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知识,快来看看吧!

  重要地理命题规律区域地理

  一、区域地理试题的呈现方式

  1.试题材料多以“主题+区域地图”的方式呈现

  从试题材料呈现的方式来看,2017年高考全国卷中区域地理试题的材料仍然采用以往的“主题+区域地图”的方式呈现,即以区域相关文字材料为背景,配合区域图进行命题。例如2017年全国卷Ⅰ第36题,题中给出了剑麻和坦桑尼亚的相关文字信息,并提供了坦桑尼亚的区域图,采用的就是“主题+区域地图”的呈现方式。这种呈现方式的目的是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考生在解答该类试题时,先要对文字材料进行解读,然后结合文字材料对区域图进行分析。在对文字材料进行解读时,应对文字材料中的每句话进行概括总结,并尝试把试题语言转化成自己的语言或者教材中的语言,这样能更准确地提取信息;读图时可先定位,然后分析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提炼出与题目要求相关的信息。

  下面以2017年全国卷Ⅰ第36题为例,学习如何转化并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可说明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 说明剑麻的用途广泛;“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可说明剑麻生长的地理位置,此时可以结合所提供的区域图进一步分析,通过区域图中的国界线和基洛萨的位置,可以找到坦桑尼亚的具体位置,再由坦桑尼亚的经纬度和相对位置可以确定该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大致特征;“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可说明剑麻生产加工的状况,强调了剑麻产品的销售市场;“该农场一期种植1 000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 000人,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达3 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说明当地可以从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场中获得利益。这些就是考生可通过文字材料和区域图提取出的地理信息。

  2.试题设问呈“主题探究”式

  从试题的设问角度来看,试题往往围绕同一个主题层层深入。例如,2017年全国卷Ⅰ第36题,从“剑麻在中国的产需关系”到“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再到“剑麻收割后在坦桑尼亚的加工”,最后到“当地可获得的利益”,设问围绕剑麻生产的主题,层层深入,且设问之间联系密切,探讨的问题不断深入。

  解答这些问题时,需要整合材料信息(包括图表材料和文字材料)和调动、运用头脑中储备的知识。具体来说,应该先根据材料中的有关信息,通过区域定位、对比分析区域差异等,对区域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再认真分析设问,重点解读设问中的指令动词、修饰语和中心语;最后通过材料信息和头脑中储备的知识锁定问题的答案。在解读设问时,指令动词是指导考生组织答案的词语,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常见的指令动词及其分析如下:

描述 详细描写;先总体大概描述,后具体细化描述;不必解释原因。
简述 概要描写,从各个具体要素大概描述,不必细化描述,不必解释原因。
说出 罗列要素,各要点之间是并列关系,不必解释原因。
阐述 分析+叙述;既要有原因,又要有结果和观点。语言格式:所以(导致)
例析 实例+分析;一定要结合实例分析具体问题。
评价 有利+不利。
分析 有利及其原因+不利及其原因。
比较 两个地理事物都要回答。语言格式:因为A……,所以A比B……
判断 理由+结论。语言格式:正确(合理)或错误(不合理)。因为……所以……

  修饰语也称限定词,是指限制考生答题范围的词语。例如,2017年全国卷Ⅰ第36题第(1)题“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中“气候条件”“用途”以及“我国国内”这些词语就是修饰语,有效地限制了考生的答题范围。

  中心语是一个问题的核心,直接指示了答题的方向,高考试题中常见的中心语及其分析如下:

意义 本地区(事物)意义+其他地区(事物)意义。
影响 正面影响+负面影响,本地区(事物)影响+其他地区(事物)影响,现在的影响+将来的可能影响,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经济影响。
措施 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当地措施+合作措施。
变化 提高、上升、增加、下降、先降后升、先升后降等关系。体现因果关系、前后关系、时间关系、主次关系等。
结构 描述所占比例、主要组成,适当评价其合理性。

  解答问题时,只有理解了指令动词、修饰语和中心语的含义,才有可能做到准确无误。

  二、高考中区域地理试题的解答能力要求

  高考中区域地理试题侧重于考查空间定位、区域特征分析、区域要素的内在联系以及区域的发展方向等。从能力要求上来看,侧重考查空间定位能力、区域特征分析能力、区域发展的判断能力。总之,就是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区域分析方法。

  分析区域问题往往都是从区域的位置入手,然后运用整体性的思想,从地理事物的各要素出发,分析该区域的特征,找到解决区域问题的方法,具体思路和过程如下:

  1.空间定位是区域分析的前提常用的空间定位方法有下列几种:

  ①地理坐标定位法 (确定经纬度);

  ②面积、轮廓定位法;

  ③相对位置定位法;

  ④图例、比例尺等图中信息辅助定位法;

  ⑤典型区域特征定位法;

  ⑥题目中的文字提示信息辅助定位法等。

  解题时,往往是同时使用多种区域定位方法,而不是孤立地使用一种方法,因此,在备考中就要关注常见区域的经纬度、区域轮廓以及典型地理特征和特殊地理事物等,这样在解题时就能灵活运用多种定位方法,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2.特征分析是区域分析的重点

  区域特征分析是区域地理学习和研究的重点,是解答区域类试题的关键。

  (1)通过主导区位因素分析,揭示区域典型特征。每个区域都有本质或最具特色的特征,决定这些特征的区位因素就是主导区位因素。例如东非坦桑尼亚,它是高原国家,由此可以推知,该国受地形影响比较大,如受此影响,虽然该国在赤道地区,但为热带草原气候;陆地面积广大;人口稀少;农业和工业水平低;经济依靠对外贸易。这些构成了该国最突出的区域特征。

  (2)系统强化地理知识,促使主干知识结构化。通过构建知识体系弄清楚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分析区域地理知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弄清一个区域自然要素之间、自然要素与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制约关系,才能真正理解整个区域特征形成的原因,准确地分析出问题的答案,将区域地理知识主干化。

  (3)弄清楚区域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性是认识各区域典型特征的基础。运用比较法归纳总结出区域之间共性和差异性,有利于加深对区域特征的认识,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特征。例如比较中国和坦桑尼亚的位置差异,有利于认识这两个地区气候和植被的特征、人口和城市的分布、工业和交通的现状以及地区之间经济的差异等。

  3.寻找区域发展优势、问题和方向是区域分析的目的

  区域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找到区域发展的优势,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服务,为区域发展服务。区域优势分析需要对区域进行客观的评价,进行区域评价需要考虑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人类活动特征两个方面,并且只有从区域特征入手,才能分析得出区域发展优势条件和限制性条件;对区域人类活动特征进行分析,能得出区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中寻找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例如2017年全国卷Ⅰ第36题,通过对“剑麻在中国的产需关系”“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和“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的分析,可以得知坦桑尼亚和中国的发展都离不开区域合作,区域合作是促使两个地区共同发展的必要途径。

  三、高考中区域地理试题呈现的新特征

  1.选材突出时代性

  2017年高考区域地理试题在选材上突出了时代特征,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关注了社会热点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要求考生用地理学科的视角解读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例如2017年全国卷Ⅰ第36题以“一带一路”的热点区域(坦桑尼亚)为背景,力求用新思维、新途径去解决考生看得懂、易接受、体会深的问题,引导考生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世界。这类问题往往以社会热点为背景,其实质是考查考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及迁移能力。解答该类问题时,要根据材料信息与所学的知识,提取对解题有用的信息。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以区域地理的视角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地理问题,包括一些重大国际、国内事件,体现高考导向性和教育价值的文章和时政新闻等,对社会热点进行分类总结,并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读这些社会热点问题,构建相关的答题模板,逐渐提高自身的信息读取能力、知识的应用和迁移能力。

  2.强调学科核心素养

  2017年高考试题在考查区域地理知识的过程中,还体现了以学科核心素养为重点的高考命题新方向,如2017年全国卷Ⅱ1—3题,选择苏南、苏北的划分和秦岭—淮河一线为素材,重点考查考生将地图上的地理界线与实际状况相对应的能力,引导考生了解区域界线以及河流对地理分异的作用,体现了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这两个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的实质就是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答题过程中,需要运用已经掌握的地理规律、原理,对材料中的信息进行归纳、比较,并能够结合地理原理、规律和问题的形成原因或者影响因素提出解决或改进的措施、方法;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要注重运用整体性的原理,总结出区域的地理特征。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不能只关注课本知识,还要广泛地涉猎课本之外的社会知识,关注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不断地通过一些真实的社会问题,提升自己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总之,只有掌握区域地理分析的方法,才能提高备考效率。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运用区域地理的分析方法练习一定量的经典题,逐渐形成自己的做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同时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不断培养自己的学科素养。

  巧用“十一”假期打造完美高三学习计划

  学习规划篇

  为什么有些高二学生顺利过渡到高三考生的学习心态?王老师说这些考生在刚步入高三的时候就已经成功的给自己制定了有保障的“学习计划”。提前制定计划、按计划复习,使得这些刚升入高三的学生,在一开始就抢在其他学生前面,已经赢得高考胜利的第一步。

  制定学习计划,也不是什么难事,各位考生只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定制贴身的学习步骤即可。可以从课堂学习、课后习题、课外辅导、查漏补缺等环节入手。

  当前,正处在“中秋”、“十一”长假即将来临的时候,如果有些高三考生还没给自己制定一套合理的“学习计划”,那么,快快抓紧这两个假期给自己补上这课吧。

  学习资料篇

  有些学生刚升到高三就四处批量购买各种参考书、模拟试题、预测试题等等。北京四中网校王老师指出,考生一定不要过多购买没有针对性的课外辅导资料,首先要保证在学校认真听好课的前提下,找一些有品质保证的辅导机构进行辅导,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试题。不要盲目只管做题数量,不管做题质量。王老师还提醒大家,现在社会的一些辅导机构存在不正规的地方,请考生和家长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此外辅导书籍也尽量购买正版的,盗版教材有好多代字等内容错误,以免耽误考生复习使用。

  合理日程篇

  “十一”假期对每位高三学生来说都是个调整转折期,过了假期,将真正步入到高三的学习生活。北京四中网校教学部王老师建议每位考生都能充实且放松过好这几天假期。学生每天可以多增加睡眠时间,比如可以8点—9点起床,上午进行2—3小时学习;中午注意饮食搭配,不要在过节期间暴饮暴食,以免产生肠胃方面疾病,影响健康;下午可以来个短暂的午休,下午3点—6点进行密度复习,中间也要注意活动活动身体;晚饭过后可以看看新闻节目;晚上8点—10点半可以再学习两个半小时;晚上11点准时休息。

  高三生活本来就是紧张而忙碌的,但不是枯燥无味的,每位考生要调整好心态,按照规划步步求稳的进行学习。希望每位考生都可以既享受了“十一”假期带来的快乐,同时也合理进行了学习规划。

  备注:北京四中网校——中国最大的远程基础教育服务机构和网络学习社区,面向全国的中、小学生提供远程教育辅导,“十佳网络教育机构”。 四中同步、视听课堂、在线测评、名师答疑、互帮互学、家长学校等中学栏目;奥数华数、开心作代、快乐英语(论坛)等小学课程。让中学生与中学小清华——北京四中的学生同步学习,让小学生在个性化、趣味性的平台上学习,注重在兴趣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家长们接受最新的家庭教育理念、接受专家指导,与孩子共同成长。网络学习社区,让孩子们接受名师教育、辅导,和同学们共同学习、讨论、交流,为学生创造绿色、安全上网环境。今年网校新推出一特色栏目“学习计划”,希望能帮助每位考生定制各自舒心、贴心的完美复习计划。


重要地理命题规律区域地理相关文章:

1.高考区域地理如何掌握,24个出题点,你掌握住了吗?

2.地理主观性试题答题技巧

3.重要经纬线知识点与复习重点

4.高二区域地理习题及答案

5.区域地理知识点归纳

×

您可以

加入会员无限下载
微信支付

打开微信扫码支付

×

由于资源过大,请根据需求自行前往百度网盘提取

微信安全登录
打开微信扫码即可登录或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