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件网>地理>地理过程解题与复习方法

下载全文

地理过程解题与复习方法

  地理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尤其在不同时间尺度下地理事物表现出空间上的特征演变, 使地理事物变得更加复杂。这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地理思维, 小编在此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地理解题主要过程

  一、阶段环节法

  地理过程有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依据其发生的先后阶段和环节进行推理,是解答过程类试题的主要方法。 在整个地理过程中, 阶段好比是线段,环节好比是节点, 阶段重在趋势性,体现出过程的持续发展,环节重在变化性,体现出过程的阶段性特征。以渭河平原的形成过程为例进行理解, 第一阶段是地壳不断下陷, 环节是形成了地堑; 第二阶段是渭河及其支流等不断冲积, 环节是形成了平原。 再如分析次生盐碱化的形成过程, 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大水漫灌, 地表水下渗, 地下水位抬高, 导致地下盐类物质随之抬升而分布在地表;第二阶段是该地由于蒸发旺盛,地表水分蒸发殆尽,留下盐分,导致盐碱化的形成。

  阶段环节法可以正向推理, 也可逆向推理。比如理解冲积扇的形成过程, 它是碎石和泥沙在在山区向平原的过渡地带形成的扇状堆积物, 因此可逆向推断为什么会沉积在该处, 再推断为什么会有大量泥沙碎石。 从而整理出其形成过程: 先是山区河流流速快, 经常携带大量泥沙碎石;然后是河流流出山口, 由于地势变缓,流速减小,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最后这些物质堆积成扇状,形成了冲积扇。

  二、要素分析法

  某一地理过程的形成, 必然有一些重要因素在起作用, 抓住了这些要素的发展和变化特征,也就把握了整体的地理形成过程。 以三角洲为例, 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流入海洋时,河流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 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 河水流速减慢, 河流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 形成三角洲。因此,三角洲的形成取决于河流泥沙堆积,即与泥沙来源和泥

  沙沉积条件两个要素密切关联。 2008 年全国高考文综卷考查 G 河(刚果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学生只要抓住了泥沙和沉积两个要素, 再辅之以一些要点的组织即可。解题思维角度一是泥沙的来源少,因为“多流于盆地中,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且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 ,水土流失较轻。 ”思维角度二是泥沙不易沉积,因为“处入海口附近,地形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大,泥沙不易沉积“;再如“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学生只要从水循环的几个组成要素——补给、 蒸发、地表径流进行正确回答,均可给分。参考答案是“大盐湖流域气候干旱降水少,冰川消退,湖水补给减少;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补给量;

  大盐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 ”又如“四川盆地多夜雨,根据大气对流和山谷风原理分析其形成原理。 ”学生要抓住降水形成的两大要素“水汽”和“凝结” ,并联系到“夜雨”进行思维构建。水汽多,是由于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盆地,空气扩散弱,水汽充足。夜雨多,说明白天雨少,答题角度可从三方面把握, 一是白天水汽多导致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空气上升对流运动弱, 凝结少,导致降水减少;二是晚上水汽多导致大气逆辐射增强,近地面气温较高,空气对流强,凝结多,形成夜雨; 三是盆地夜晚盛行山风, 冷气流顺着山坡流向盆地底部,加剧了暖空气抬升,加速对流作用,夜雨更多。

  三、地理绘图法

  地理过程类试题涉及较多的地理事物运动和发展变化趋势, 其运动和发展变化有一定的趋势性和规律性, 而试题所提供的图文信息, 可能只是发展过程中的几个瞬时状态或片段特征,学生把它们割立开来观察, 导致对其发展趋势的整体把握不清,产生解题思维障碍。运用地理绘图法,可将这些零碎的地理过程连接在一起,更加直观地反映出地理整体过程。

  四、假设推断法

  “假设” 是科学研究和分析的一种常用思维方法。 它是根据现象或问题提出新问题, 然后进行大胆猜测,提出各种假设,再通过推理、实验或过程模拟逐一进行剖析验证,去伪存真,从而得出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地理过程类试题的解答,可先进行某种假设,然后推断其发生的可能性,若不是,则排除假设,进行新的假设,一直到正确为止。当然, “条条大路通罗马”,假设并不是唯一的,不同的假设也可能推断出同一正确的结果。

  地理二轮复习方法

  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和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的关系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以课本为本,遵循全面、系统的原则来进行。其目的是查漏补缺、夯实基础。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则以专题为主,遵循深化、提高的原则,对学科主干知识和学科核心能力进行梳理、概括、综合、强调和训练,构建一个前后联系、主干清晰的知识网络。其目的是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网络,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地理与文科综合的关系

  贯彻"重单科复习、少跨学科综合"的原则,以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目前,文综卷命题以学科内综合为主,就是政史地知识的拼盘。因此文综复习必须坚持抓好单科的复习。当然在适当的时间进行适宜的文综训练,显得很有必要,主要是训练学生做文综试题的感觉。试卷的长度、难度、时间等要切近高考。

  3.初中与高中地理知识的关系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要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为骨架,把初中区域地理知识有序地附着在高中地理基本原理上,形成条理化、网络化的有机体系,促进理解记忆,加强地理学科自身知识的贯通,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培养综合意识,增强学科内综合能力。同时,也只有把具体的地理事物或现象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中,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产生的原因、特点,预测它的发展变化趋势。

  在重点复习高中系统地理知识的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初中与高中地理知识的有机结合。初中与高中的地理知识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只要高中地理中涉及的初中地理知识,都应该掌握,绝不能含糊。要正确处理好高中系统地理与初中区域地理之间的关系,以高中系统地理为主,兼顾初中地理,当涉及相关初中地理知识时要进行串联复习,并落实到区域图上。

  4.地理学科和热点问题的关系。

  地理复习中要牢牢地把握学科的主干知识体系,这是解决问题的核心、基础、关键。热点问题只是试题的背景材料,是试题的"切入点"。高考命题中可用于设置的情景材料、背景材料极为广泛,因此,在二轮复习中,应把重点放在教材主干知识的复习上,可立足于学科知识,适当关注、思考热点问题,切忌刻意地去追逐热点。对热点问题的把握要注意两方面:一是能和中学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方法有机结合的热点事件;二是长期的热点问题,比如可持续发展问题。

  5、突出学科基础知识,注重查漏补缺

  学科基础知识是我们应对复杂多变的高考试题的常规武器,也是我们以不变应万变的高考理念,它是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知识依托,是决胜高考的支撑点。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和命题立意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型,考生会产生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好像现在高考重能力轻知识。其实高考命题立意的变化,对基础知识的要求不仅没有降低,反而要求考生具有更厚实的基础。因为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厚实的基础知识,能力便无从谈起。从一轮考试结果看,考试出错的,还往往是在看似简单的基础知识上。如果我们不能跳出这一认识误区,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应考中,我们要重视基础,突出重点,善于提炼主干知识,挖掘、整理、归纳,同时加强横向和纵向联系,以干带支,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和网络。同时加强运用原理和规律解决区域中实际问题的训练。

  6、梳理知识、形成体系

  经过一轮比较细致全面的复习,基础知识得到了较大的充实,但没有经过系统地分类整理,要用的东西在短时间内却调不出来。针对这种情况,利用专题复习,有助于梳理知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并使考生在考试中面对不同的问题情境,能准确快捷地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

  7、加强地理学科思维和地理学科能力的训练

  高考命题的视角较为新颖,问题与材料的结合较为巧妙,因此,应对高考题,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但有一个良好的和训练有素的地理思维习惯也非常重要。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从而形成地理学科思维习惯和地理学科能力。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重点应放在以下方面:①构建地理知识体系,通过地理知识的系统化、网络化、结构化、规律化、形象化、技能化的训练,培养综合分析、比较分类、归纳演绎、概括推理等地理学科的能力;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培养应用能力,如让学生掌握地理学科广泛应用和社会价值性,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去解释一些自然现象,解决一些实际的社会问题;③加强学科联系,培养综合能力,如注重学科间知识的交叉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各种地理事物,从生态保护、资源开发、人力资源的利用、历史、经济发展战略、国际国内环境等方面去思考世界和我国有关地理方面的开发利用问题(如我国西部大开发、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气候变暖与低碳经济等)。

  8、掌握基本原理,训练解题思路

  明确地理原理、掌握地理规律,有利于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要注意理解重要的地理原理、规律和观点,训练答题思路,提高答题水平。在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弄清自然地理要素(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人文地理要素(工业、农业、交通、人口、城市、资源、劳力、市场、技术、政策、文化等)间的相互联系,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联系、影响等。

  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中要加强方法总结,进一步突出空间思维、综合思维、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等地理思维和思想的训练,培养学生用"地理眼光"看问题的意识,用地理思维分析现实问题的习惯。同时要加强地理阅读能力、获取地理信息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地理探究能力等多种能力的训练。在二轮复习时还要安排地理图表阅读和绘制的专题。总结常用地理图表阅读和绘制的正确方法,加大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的训练,认真观察、填绘、阅读、分析图表,形成空间概念,提高再认区域地图和读析图表的能力。


地理过程解题与复习方法相关文章:

1.地理答题主要过程与二轮复习计划

2.高考地理快速复习技巧三篇

3.地理学习方法与答题模式

4.高中地理复习的3个方法,地理该如何复习呢?

5.高考地理简答题答题方法和技巧

×

您可以

加入会员无限下载
微信支付

打开微信扫码支付

×

由于资源过大,请根据需求自行前往百度网盘提取

微信安全登录
打开微信扫码即可登录或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