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教育信息本周教学内容: 初中升学化学模拟试题四

【典型例题】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K39Ca40Fe56Cu64Zn65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6分)

1. 下面这些物质是同学们在家庭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矿泉水 B. 纯碱 C. 碘盐 D. 食醋 答案:B

2.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分离液态空气 B. 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的食盐晶体

C. 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D. 用稀盐酸除去水瓶内壁上的水垢 答案:D

3.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答案:A

4. 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种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 A. H B. O2 C. Fe D. Mg2+ 答案:C

5. 有一条酸河,经鉴定发现是由于河水中含有的物质R在氧气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所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2H2O7O22FeSO42H2SO4,则R的化学式是( )。

A. Fes B. Fe2S3 C. Fe D. FeS2 答案:D

6. 某物质中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

A. 一定是单质 B. 一定是混合物 C. 一定是纯净物 D. 一定不是化合物 答案:D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答案:B

A. 元素的种类由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决定 B.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C. COCO2CH4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D.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8. 下列常见的物质中,不能与水形成溶液的是( )。

A. 酒精 B. 汽油 C. 高锰酸钾 D. 食盐 答案:B

9. 人体胃液pH大约是0.9~1.5。胃液的酸碱性为(

A. 碱性 B. 酸性 C. 无法确定 D. 中性 答案:B

10. 根据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具有相同化学性质的一组是( )。

答案:A

11. 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在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A. 原子的种类 B. 原子的数目 C. 分子的种类 D. 分子的数目 答案:C

12. 食醋中乙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酸中含有8个原子 B. 乙酸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2

C. 乙酸属于氧化物 D. 乙酸属于有机化合物 答案:D

13. 2CO2CO2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氧元素质量分数一样多 B. 氧原子个数一样多

C. 分子个数一样多 D. 氧原子个数比为32 答案:C

14. 有一种试剂可以一次性区别NaOHH2SO4NaCl三种物质的溶液,它是( )。

A. 石蕊的试液 B. 酚酞的试液 C. AgNO3溶液 D. 盐酸 答案:A

15. 下列各组物质相互间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

A. NaOH Hcl B. BaCl2Na2CO3 C. NaCl Na2SO4 D. CuSO4 KOH 答案:C

16. AgNO3Cu(NO3)2和铁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溶液。向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过滤得到的滤渣中一定含有( )。

A. Fe Cu Ag B. Fe Ag C. Cu Ag D. Ag 答案:D

二、选择题(每题各有一个或两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16分)

17. 现有下列事实:动物呼吸、白磷自燃、食物腐烂、火药爆炸,它们的共同点是( )。

A. 都发光 B. 都有热量产生 C. 都是氧化反应 D. 都发生爆炸 答案:BC

18.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能反应的是( 答案:B

A. Ag和稀H2SO4溶液 B. FeCuSO4溶液 C. AgFeCl2溶液 D. CuH2SO4溶液

19. 检验糖尿病人的尿液,要配置8%的CuSO4溶液200g。下列配制过程正确的是( )。

A. 只需要托盘天平和量筒两种仪器 B. 砝码放在右盘上,称出16g无水硫酸铜

C. 用量筒量出184mL D. 把无水硫酸铜倒入量筒中搅拌溶解 答案:BC

20. 下列转化能一步完成的是(

①Ba(OH)2NaOH CuOCu(OH)2 HNO3HCl CO2Na2CO3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答案:A

21. 下列图像中能表示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二氧化锰在反应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a%),随时间(T)变化而变化的曲线是:(t时表示反应已经完全)( )答案:B

22. 下列反应类型中,能生成水的有( ①化合反应 ②分解反应 ③置换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 A.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D

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酸的水溶液中一定有氢离子 B. 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C. 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D. 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答案:AB

24. 要使下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A. 氧化钙和水 B. 石灰石和盐酸 C. 氯化钠和水 D. 硝酸铵和水 答案:AB

三、填空题(254分,262分,278分,282分,共18分)

25. 写出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1)抢救非典型肺炎病人时用呼吸机输入的单质气体:______________

2)天安门前的华表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_

3)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______________

4)海水中含量最多的一种氧化物:______________

答案:1O2;(2CaCO3;(3Ca(OH)2;(4H2O

26.

以上几种消防安全标志中,禁止燃放鞭炮的是________;禁止吸烟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B D

27. 请从锌、氧气、二氧化碳、水、盐酸、氢氧化钡溶液、硫酸铜溶液、碳酸钙中选出适当的物质,按下列要求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生成酸的化合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成两种氧化物的分解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成气体的置换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成两种沉淀的复分解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2

3 4

28. 请写出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

1MgO(M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2(SO4)3(Fe2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使之完全反应。 2)在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

四、简答题(292分,302分,314分,共8分)

29. 30克的某种物质放入100克水中,经搅拌完全溶解了,则该物质的溶解度为30克”,这种说法对不对?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不对,没有指明温度或达到饱和状态。

30. 初三八班同学进行了“使用塑料的利与弊”的辩论。甲方认为利大于弊,理由是:大部分塑料的抗腐蚀能力强,不与酸或碱反应等,乙方认为弊大于利,理由是:回收利用废弃塑料时,分类十分困难,而且经济上不合算。你愿意加入哪一方?说出你的与上面一条不同的辩论理由。 答案:

31. 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盐酸,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元枫同学将其任意编号为ABC且各取少量进行分析,得到相关的实验纪录,如下表:

元枫同学得到结论:A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五、实验题(323分,333分,346分,共12分)

32.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有重要作用。我们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如果遇到下列情况,应如何操作?

1)洗涤试剂瓶内壁附着的碳酸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滤操作后得到的液体仍浑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连接玻璃管和橡胶管,玻璃管不容易插入橡胶管内____________

答案:1)先用稀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2)再过滤一次;

3)先把玻璃管一端用水润湿

33. 乐丹同学用滤纸折成一只纸蝴蝶,并在上面喷洒了试剂A,挂在铁架上。另取一只盛有溶液B的烧杯,放在纸蝴蝶的下方(如下图)。过一会儿,纸蝴蝶的颜色变成红色,请你从下面的试剂中找出AB可能的组合(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

石蕊试液 ②酚酞试液 ③浓盐酸 ④浓硫酸 ⑤氢氧化钠溶液 ⑥浓氨水

只用下了试剂瓶中的一种进行实验,就能确定B的成分,则该试剂瓶可能是(填序号)________Na2CO3溶液 BaCl2溶液 ③铁钉 NaCl溶液 答案:①③;②⑥ ①或③

34. 有两包黑色粉末,分别为铁粉和碳粉,请你设计实验,用两种方法鉴别两种粉末完成下表:

答案:

六、计算题(353分,362分,375分,共10分)

35. 在公共场所有如下广告

请回答下列各题:

NH4HC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应该是__________,该广告商标其含氮量为__________,因此这是一则__________(真实或虚假)广告(计算结果精确到百分之0.1)。

答案:17.7% 24.1% 虚假

36. 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可形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高温锻烧150t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最多可制得氧化钙多少吨?

解:设最多可制得氧化钙的质量为x

100 56

150t·80% x

答:最多可制得氧化钙67.2吨。

37. 某化学商品由氯化钠和碳酸钠组成,取该样品6g放于烧杯中,用44g水完全溶解,再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不再有气泡产生为止,共用去稀盐酸20g,这时溶液质量为67.8g(假设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CO2的质量:

Na2CO3的质量为x Hcl的质量为y NaCl的质量为z

106 73 117 44

x y z 2.2g

答:1)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88.3%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8.25%

3)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9.6%


【模拟试题】 I (选择题 35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

1. 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人体必须保证足够的铁的摄入。这里的“铁”是指

A. 铁单质 B. 铁元素 C. 氢氧化铁 D. 氧化铁

2. 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 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 B. 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作用

C. 剩饭变馊、铁锅生锈 D. 玻璃破碎、西瓜榨成汁

3. 在某些食品的包装袋中,常放一个标有“干燥剂”的小袋,袋内装有氧化钙固体。氧化钙属于

A. B. C. D. 氧化物

4. 下表为家庭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

物质

食醋

牙膏

食盐水

肥皂水

火碱液

PH

3

9

7

10

13

蚊子、蜂、蚂蚁等昆虫叮咬人时,会向人体射入一种叫蚁酸(具有酸的性质)的物质,使皮肤红肿、瘙痒,甚至疼痛。要消除这种症状,可在叮咬处涂沫下列物质中的

A. 牙膏或肥皂水 B. 食盐水 C. 火碱液 D. 食醋

5. 已知金属元素M(只有一种化合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2O3,则它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

A. MCl2 B. MCl3 C. M2Cl3 D. MCl

6. 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A. 一定是单质 B. 一定是混合物 C. 一定是纯净物 D. 一定不是化合物

7.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 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B.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

C. 用稀盐酸除去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D. BaCl2溶液除去KNO3溶液中混入的少量K2SO4,得到纯净的KNO3溶液

8. 人在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会产生较多的乳酸(化学式为C3H6O3),使肌肉酸痛。放松一段时间后,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使肌肉的酸痛感消失。表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3H6O3+3O2=3CO2+3H2O B. C3H6O3+O2=CO2+H2O

C. C3H6O3+3O2=3CO2+3H2O D. 2C3H6O3+5O2=6CO2+6H2O

9. 下列事实能证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的是

A. 冷却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B. 水通电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

C. 水蒸气冷凝成水 D. 碘升华

10. 下列各物质分别久置于敞口的容器中,其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

A. 浓盐酸 B. 浓硫酸 C. Na2CO3·10H2O D. NaOH固体

二、选择题(本题共15分)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正确答案只有一个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的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一对一错不给分。

11. 为适应火车提速,一些铁路线上原有的短轨需要连接为超长轨。工人常用 这一反应原理来焊接钢轨。有关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该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12. 下图所示的锥形瓶内充满气体X,胶头滴管内盛有液体Y,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Y进入瓶中,振荡,一会儿可见套在玻璃管下端的小气球a鼓起。气体X和液体Y可能是(

A. XCO2YKOH溶液 B. XO2Y是稀硫酸

C. XHClYAgNO3溶液 D. XCOY是石灰水

13. 由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M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氧化铜由黑色变为亮红色,剩余气体依次通过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和澄清的石灰水后,前者显蓝色,后者变浑浊,则M的组成

A. 一定是氢气与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B. 一定是氢气与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C. 可能是水蒸气与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D. 可能是一氧化碳与氢气的混合气体

14. 下列物质溶于水后,其水溶液分别能与铁、氯化钡溶液,烧碱溶液反应的是

A. 浓盐酸 B. 三氧化硫 C. 氧化钙 D. 硫酸铜

15.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溶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甲,经历如下变化:

溶液甲 溶液乙 溶液丙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溶液甲可能是饱和溶液 B. 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溶液乙和溶液丙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D. 溶液丙若再蒸发5g水,析出的晶体可能大于2g

II (非选择题 65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P—31 S—32 Cl—35.5 K—39 Fe—56 Ag—108 I—127 Ba—137

三、(本题共11分)

16. 4分)通过化学学习,你是否已经体会到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例如我们初步了解了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气体的一些重要性质。其中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_;可供家庭用的气体化石燃料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加压降温后的固体可用作致冷剂的是____________;燃烧产物无污染,可作高能燃料的是____________

17. 1分)以下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__

18. 2分)向40g 5%NaOH溶液中,加入60g10%NaOH溶液,混合物的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上述混合溶液,恰好能跟____________g 10%的稀硫酸完全反应。

19. 2分)某同学在家里用纯碱和醋(含有3%~5%的醋酸)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他先将一支小蜡烛固定在玻璃杯的底部,再在杯里放入一些纯碱。然后点燃蜡烛,沿杯壁缓缓倒入一定量的醋(如图所示),推测在反应过程中他能观察到的现象。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2分)已知在反应3A+2B=2C+D中,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34,当反应生成CD的质量共140g时,消耗B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

四、(本题共8分)

21. 4分)空气质量日报主要内容包括:首要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和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污染与空气质量级别的对应关系(表1

空气污染指数

0~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250

251~300

>300

空气质量状况

轻度污染I

轻度污染II

中度污染I

中度污染II

重度污染

空气质量级别

I

II

III

III

IV

IV

V


20015×日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日报(表2

城市

首要污染物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上海

可吸入颗粒物

111

III 轻度污染I

天津

可吸入颗粒物

82


昆明

二氧化硫

61

II

海口

——

24

I

1)上述城市中易出现酸雨的城市是____________,写出形成酸雨的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请依据表1和表2中的内容,确定当日天津的空气质量级别,并填在表2的空格里。

22. 1分)化学晚会上,小明将一张滤纸贴在黑板上,然后依次向滤纸上喷洒AB两种无色试剂。当喷洒A时,白色的滤纸上出现了一只红色的月季花(如图);再喷洒B时,红色的月季花又逐渐消失。假若B是稀盐酸,则A可能是____________。(只填一种)

23. 3分)向硫酸亚铁、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不溶物A和滤液。将A放入少量稀硫酸中,有气体产生。则A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

五、(本题共19分)

24. 8分)实验室中有KMnO4O2Mg、稀盐酸、Cu(OH)2五种物质,请你以它们为反应物,按下表中的要求各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化学方程式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25. 6分)在牙膏中,常用极细小的碳酸钙粉末作填充剂。此碳酸钙粉末的制备过程为:(1)煅烧石灰石;(2)制Ca(OH)2;(3)向Ca(OH)2中通入二氧化碳得到碳酸钙。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过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5分)在实验室配制溶液时,常涉及以下过程:

称量、量取 ②过滤 ③蒸发结晶 干燥 ④计算 ⑤溶解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用氯化钠和蒸馏水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用以上序号填空)

现实验室中有10mL50mL100mL等不同规格的量筒,配制上述溶液时最好选用____________mL的量筒。

2)乙同学用10g含杂质10%的食盐(杂质不溶于水)和蒸馏水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用以上序号填空)

六、(本题共17分)

27. 6分)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

请按要求填空:

1)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______装置。(填代号,下同)

2)制取并收集氢气,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______装置。

若在相同条件下,将镁、铝、铁分别放入盛有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的3个烧杯中。反应结束后,发现所得3种溶液的质量相等,则投入3种金属的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______装置。

为了得到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甲、乙两个化学兴趣小组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EF装置。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________装置。

28. 6分)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____

3)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通常可作强干燥剂。已知在标准状况下,32g氧气的体积是22.4L,在该条件下,制备71g这种干燥剂所消耗的空气的体积约为____________L

29. 5分)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碳酸钠、硫酸钠和氯化钠中的2种或3种组成。经实验得知其中肯定含有碳酸钠和硫酸钠,为了确定是否含有氯化钠,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请按该同学的思路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目的,现象及结论

1)取少量白色固体粉末,配成水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酸AA____________

除去____________

2)继续加入足量的BB____________溶液,过滤

除去硫酸钠

3)向(2)中的滤液中加入CC____________溶液

若有____________生成,证明原白色固体粉末中肯定含有氯化钠;否则不含氯化钠。

七、(本题共10分)

30. 4分)碘盐就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的相对分子为214),食用碘盐可以有效地预防碘缺乏病。计算:(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____________mg碘酸钾中含碘20mg

2)成人每天约需0.15mg碘,假设这些碘主要是从碘盐中摄取的。若1000g碘盐中含碘20mg,则成人每天需食用碘盐____________g

31. 6分)现有一含杂质的固体氯化钡样品(杂质不溶于水)。取12.5g样品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39.6g水使其充分溶解,静置后滤去杂质。取10g滤液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完全反应后生成沉淀2.87g。试求:(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C 3. D 4. A 5. B 6. D 7. C 8. A 9. B 10. D

二、选择题 11. C 12. AC 13. D 14. BD 15. CD

三、16. 4分) CO CH4 CO2 H2 17. 1分)BD 18. 2分)8% 98

19. 2分)(1)标内有大量气泡产生 2)蜡烛熄灭 20. 2分)80

21. 4分)(1)昆明 SO2+2NaOH=Na2SO3+H2O 2II

22. 1分)酚酞试液(或NaOHKOH等溶液) 23. 3分)CuFe Zn ZnSO4

24. 8分)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 1

2 3

4

25. 6分)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 1

2CaO+H2O=Ca(OH)2 3Ca(OH)2+CO2=CaCO3+H2O

26. 5分)(1)④①⑤ 50 2)⑤②③④①⑤ 27. 6分) 1AD

2BD Fe Mg Al 3BCE

28. 6分) 1)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

2)烧杯内的水沿导管流入集气瓶中,液面大约在标记1 1/5(或21%

3140(或133.3

29. 5分)(1HNO3(或H2SO4 Na2CO3 2Ba(NO3)23AgNO3 白色沉淀

30. 4分)33.7 7.5

31. 6分)解:(1)设10g滤液中含氯化钡的质量为x

BaCl2+2AgNO3=2AgCl+Ba(NO3)2

208 287

x 2.87g

208287=x2.87g x=2.08g 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20.8%

2)设12.5g样品中含氯化钡的质量为y

2.08g:(10g2.08g=y39.6g y=10.4g

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为 ×100%=83.2% 答:略。

年级

初三

学科

化学

版本

人教实验版

期数

040

内容标题

  初中升学化学模拟试题四

分类索引号

  C.901


  学习资料

主题词

  初中升学化学模拟试题四

栏目名称

 同步课堂

编稿老师

华敏

审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