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章末总结提升

[知识网络]

参考答案:地面冷热不均 准静止锋 加强温室气体吸收 海平面上升 三圈环流 水平气压梯度力 北半球夏、冬气压中心

[触摸高考]


1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解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会使地表温度上升;极光现象与地表温度无关;地表长波辐射增强表明地表温度升高;而火山爆发所产生的火山灰会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削弱使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因而地表温度下降,故选D

答案:D

主题升华 大气热力作用

(1)大气热力作用实质是热量的传递过程其过程是包括: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三个环节其关系如下:

(2)大气成分的变化如雾霾、颗粒物增加等有两种作用:白天对太阳辐射起削弱作用降低地面温度;夜晚增强大气逆辐射起保温作用削弱地面辐射。因此多云或雾霾天气昼夜温差变小。

(3)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主要存在大气对流层,其含量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如植树造林(或毁林)、工业废气排放等都会引起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二氧化碳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对太阳辐射起削弱作用。地面辐射中的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线,而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90%以上被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这就是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2下图为某洲大陆沿22°S纬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乙地气候类型属于(  )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解析:该大陆西侧为高大山地海拔达到5 000中央地区地势低平为平原地形东部海拔较高为高原地形。故该大陆应为南美大陆。图中乙地位于热带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B正确。

答案:B

3如图示意某区域气候要素的逐月变化。读图完成(1)(2)题。

(1)造成46月蒸发量逐月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气温上升 降水量增多 风力增大 云量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该区域当年水分累积亏损最为严重的月份是(  )

A3 B6

C9 D12

解析:(1)蒸发量的大小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图示时段的气温上升降水增多;无法判断风力的大小;降水增多表明云量增加故选A。第(2)水量小于蒸发量为水分亏损,图示36月份均为亏损所以累积亏损量6月份最多;而其他月份没有出现亏损。故选B

答案:(1)A (2)B

主题升华 影响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的因素

1气温年较差

(1)纬度越高夏季白昼越长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越小白昼越短因而纬度越高气温年较差越大。

(2)陆地比海洋的比热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因而陆地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

(3)同一纬度海拔越低气温年较差越大。

(4)凹地年较差大凸地年较差小。(凹地>平原>凸地)

2气温日较差

(1)纬度越低气温日较差越大因为低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较大。

(2)沿海地区受海洋的调节作用气温日较差小于内陆地区。

(3)大尺度的地形区则海拔越高气温日较差越大。如青藏高原比四川盆地气温日较差大。

(4)小尺度的地形区:凹地比凸地的气温日较差大因为凹地与地面接触面积大受地面辐射影响较大。


4下图为2015514日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日下列地区可能(  )

A江苏大部分地区遭受冻害

B重庆发生滑坡泥石流

C青海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

D浙江沿海受台风袭击

(2)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江苏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  )

解析:(1)从该气压形势图看,该日,江苏大部分地区处于冷锋前方,暖气团控制一侧,未曾遭受冻害,故A错;重庆处于冷锋锋线附近伴随阴雨天气降雨可能会诱发泥石流B正确;青海大部分地区受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C错;此时处于冬季海洋上不会形成强热带气旋所以浙江沿海不会受台风袭击D错。故选B。第(2)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冷气团代替暖气团气温大幅下降锋线附近为低压槽锋线两侧气压较高因此气压先降低后升高与江苏天气变化相符的是B。故选B

答案:(1)B (2)B

主题升华 空气运动与天气

1单一气团控制下天气稳定少变天气晴朗为主。如冷气团控制下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暖气团控制下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

2不同性质的气团相遇形成锋面。在锋面附近空气有上升运动天气多变。如冷锋过境时形成降温、大风、阴雨天气;暖锋过境时形成连续性降水;准静止锋控制下阴雨绵绵。

3高压中心、高压脊附近盛行下沉气流其控制下的地区天气多晴朗;低压中心、低压槽附近盛行上升气流其控制下的地区天气多阴雨。且低压槽附近易形成冷锋、暖锋等天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