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二. 重点、难点:
1. 重点:
(1)几种碳的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2)CO、CO2的性质、用途。
(3)探究CO2的实验室制法。
2. 难点:探究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
三. 知识要点:
1. 金刚石、石墨和C60
(1)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
(2)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性质及用途
(3)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
(4)碳的化学性质
①稳定性;
②可燃性:
(3)还原性:
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①实验室制取CO2的原理
②装置的设计与选择
③收集方法及验满
④掌握操作顺序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CO2和CO的物理性质
(2)CO2的化学性质
①CO2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②与水反应生成H2CO3:
③CO2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3)CO的化学性质
【模拟试题】
一. 选择题(每题一个正确选项)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用石墨粉打开生锈的铁锁 B. 金刚石刻划玻璃
C.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D. 铅笔芯折断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属单质能导电,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单质
B. 在一定条件下,石墨可以转化成金刚石(人造),这个变化是化学变化
C. 一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
D.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只有CO2,该物质一定是碳单质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能使燃着的小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气体
B. 小烧杯中的阶梯上有燃着的蜡烛,向其中倒入二氧化碳气体,下层蜡烛先熄灭
C. 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也可用排水法
D. 图书档案室着火用水灭火比用
气体灭火好
4. 抹在墙壁上的石灰浆能变坚硬的原因是( )
A. 石灰浆失去水分 B. 生成了生石灰
C. 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生成碳酸
D.
吸收空气中的
生成
5.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采取的方法是( )
A. 把混合气体通过赤热的炭粉 B. 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
C. 把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 D. 把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蒸馏水中
6. 水垢是由氢氧化镁和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组成的混合物,要证明水垢中含有碳酸钙,则所需要的化学试剂是( )
A. 石灰水和氧气 B. 盐酸和石灰水
C. 二氧化碳和水 D. 生石灰和水
7. 碳和氢气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①都能在空气中燃烧,②常温下都较稳定,③常温下都能和氧化铜反应,
④高温下能夺取一些金属氧化物中的氧,⑤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A. ①③④⑤ B. ①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8.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 在埋木桩之前,将埋入地下的一段木桩表面用火烧焦
B. 碳和一氧化碳都可以作燃料
C. 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就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的
D. 冶金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
9. 取质量相同的碳和一氧化碳分别跟足量的氧化铜完全反应,反应情况或结果正确的是( )
A. 参加反应的氧化铜质量相等 B. 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相等
C. 生成铜的质量比为2:1 D. 反应所需温度,碳比一氧化碳高
10.
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的
和
的质量比为11:9,则该物质可能是(
)
A.
B.
C.
D.
二. 填空题(共23分)
11. 做钻头是利用金刚石__________;北约曾用“石墨炸弹”使南联盟的高压输电线路短路,这是利用了石墨的__________性;木炭具有__________的结构,它可用来除产品中的色素;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
12. 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碳的不完全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还原氧化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某固体A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图所示变化,请回答:
(1)它们各是什么物质,分别写出它们的名称。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___。
(2)写出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E______________________
B→E______________________
D→E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烧杯内有燃着的两支高低不同的蜡烛,如图所示,沿着烧杯慢慢地倾倒
,观察到的现象是:下面的蜡烛____________,上面的蜡烛______________,这说明
的两点性质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久放石灰水的瓶壁上有一层白色固体,名称为_____________。形成该白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用已学知识思考洗去它应加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15. 试用三种不同方法,鉴别出
和
两种气体。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要除去CO中混有少量的
,应将混合气体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除去
中混有少量的CO,应将混合气体通过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有一种无色气体,可能由
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将该气体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浑浊现象。
②将气体经导管点燃,在火焰上罩一个干燥的小烧杯,小烧杯内壁有水珠。
根据实验现象推断:
(1)混合气体中一定有_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混合气体中肯定没有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CO、CO2的学习探究,请写出物质的组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
①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物质的性质;
②物质的性质决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根据已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一个简易实验,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未烧透的石灰石(工业上用石灰石高温煅烧得到生石灰)。
(1)实验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药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与分析: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分析及化学方程式 |
1. 取少量样品放入___________ |
|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结论:
①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生石灰中含有石灰石。
②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生石灰中不含石灰石。
19. 有三瓶无色气体,可能是空气、氧气、二氧化碳,请用实验一一加以区别。
三. 计算题。
20. 有CO和CO2的混合气体共18 g,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得到CO2的总质量为22g,求:
(1)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
(2)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与反应后生成的CO2质量的质量比。
四. 综合题。
21. 下图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验证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所设计的实验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改正A装置中的错误后,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装置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氢气的实验室制取是在常温下用金属锌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氢气不溶于水。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制__________(选填二氧化碳、氧气)的发生装置。通过上面的信息,你认为可采用什么方法收集氢气(有几种写几种)?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2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碳的单质一定都是黑色的 B.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一氧化碳有毒性,但在生活、生产中可以合理使用
D.
是一种碳单质,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20
24. 等质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它们的碳原子个数比是( )
A. 11:14 B. 11:7 C. 7:11 D. 14:11
25. 某同学用实验测定鸡蛋壳中含有碳酸钙(如图所示),他的实验设计中所用药品正确的是( )
A. 杯中盛稀盐酸 B. 杯中盛澄清石灰水
C. 玻璃片盖在杯口的一面沾有澄清石灰水
D. 玻璃片盖在杯口的一面沾有紫色石蕊溶液
26. 实验室里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有以下操作:
①加热,②通入一氧化碳,③停止通一氧化碳,④移去酒精灯,⑤冷却试管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①④⑤③ C. ②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③
27. 现有氢气、氧气、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共14 ml,在密闭容器中放电爆炸,冷到室温体积缩小为5ml,将剩余气体再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中,体积又缩小为2ml,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体积分别为( )
A. 8ml、3ml、3ml B. 6ml、5ml、3ml C. 1ml、10ml、3ml D. 3ml、8ml、3ml
【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1. C 2. B 3. B 4. D 5. B 6. B 7. D 8. C 9. D 10. B
二.
填空题。
11.
硬,导电,疏松多孔,
12. (1)
(2)
(3)
(4)
13. (1)C,CO,
,
,
(2)
14. 先熄灭,后熄灭,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碳酸钙,
,
稀盐酸,
15.
(1)用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发出蓝色火焰的是CO,熄灭的是
;
(2)向集气瓶内倒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无明显变化的是CO;
(3)向集气瓶内倒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无明显变化的是CO。
16. 澄清的石灰水,
灼热的氧化铜,
17. (1)
点燃后生成水
(2)
此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浑浊现象。
①组成结构
②用途
18. (1)大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小试管 (2)样品、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3)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分析及化学方程式 |
1. 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 |
|
|
2. 倒入稀盐酸 |
固体逐渐减少,可能有气泡冒出 |
化学方程式:
|
3.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变浑浊 |
|
(4)①有气体生成且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19.
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集气瓶中,熄灭的是
,无明显变化,继续燃烧的是空气,剧烈燃烧的是氧气。
三.
计算题。
20.
解:设混合气体中
的质量为x
则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为:
答:(1)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为11g;(2)混合气体中
的质量与反应后生成的
质量的质量比为1:1。
四.
综合题。
21.
(2)黑色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
(3)检验CO还原CuO后生成
(4)防止多余的CO污染空气 22. 二氧化碳 排水集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五. 不定项选择题。 23. CD 24. B 25. AC 26. B 27. AB
年级 |
初三 |
学科 |
化学 |
版本 |
人教实验版 |
期数 |
016 |
||
内容标题 |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
||||||||
分类索引号 |
C.901 |
分类索引描述 |
学习资料 |
||||||
主题词 |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
栏目名称 |
同步课堂 |
||||||
编稿老师 |
华敏 |
审稿老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