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选修2同步训练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中,属于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是( )
A.利息率高,储蓄就多、投资就少
B.利息率低,储蓄就少、投资就多
C.利息率的自由波动可以实现储蓄与投资的均衡
D.利率决定于流动偏好与货币数量
答案:D
2.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旦出现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按照凯恩斯主义的主张如何解决( )
①大力采取财政赤字政策 ②扩大财政支付 ③扩大需求 ④刺激消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在凯恩斯的观点中,一旦出现经济危机,采用传统的收支平衡政策,只能使有效需求进一步减少,问题更加严重,只有大力采取赤字政策,刺激消费,扩大需求才能解决问题。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答案:D
3.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和政策,对于克服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曾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当前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凯恩斯的理论和政策也有一定借鉴意义。对此,我们应( )
①把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作为我们制定政策的基本依据 ②坚持批判与继承的统一 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④彻底否定,因为它是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服务的理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①是全盘照搬思想的表现,是错误的。④说法太绝对,错误。
答案:C
4.凯恩斯的国家干预政策的影响是( )
A.缓和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消除了经济危机带来的破坏
B.适应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C.使国家经济稳定、社会快速发展
D.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失业问题不再存在
解析:凯恩斯的国家干预政策,适应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B项符合题意。A项“消除了……”说法绝对,错误。C、D两项明显错误。
答案:B
5.资本主义经济波动的根本原因是( )
A.心理因素
B.自由放任
C.经济危机
D.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
答案:D
6.凯恩斯的政策主张( )
A.对缓和经济危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B.20世纪70年代以来,凯恩斯的政策主张遭到了怀疑,其影响彻底消失
C.至今仍被西方国家所普遍信奉
D.是“滞胀”的产物
解析:凯恩斯的政策主张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产物,但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滞胀现象的出现,其影响大大降低,但影响力依然存在。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7.凯恩斯是如何解释西方国家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原因的?
解析:凯恩斯的理论基础是在有效需求的基础上的,凯恩斯从人的“心理规律”出发,寻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他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三大心理规律,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造成工人失业。
答案:对于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凯恩斯理论给出的理由如下: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决定了消费不足。
(2)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即在萧条时投资者对未来收益预期偏低决定了投资不足。
(3)流动偏好。当人们处于流动偏好陷阱时,经济中的货币需求趋于无穷大,无论货币供给多少,利息率居高不下,从而导致投资不足。
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的共同作用,使得总需求不足,最终决定均衡国民收入处于较低水平,从而使得经济出现萧条。
8.近年来我国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突出。并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些过时的、落后的产业部门被淘汰,造成大量劳动者失业,还有一些因为市场竞争激烈,竞争力不强的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倒闭,造成大量人员下岗。
通过学习凯恩斯经济理论,对于我国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有何借鉴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加强国家宏观调控,解决当前就业问题的必要性以及途径。
答案:(1)根据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解决就业问题,不能单纯的依靠市场调节,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发挥财政
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通过国家干预,多管齐下,解决就业问题。
(2)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刺激消费;一是增加投资。除此之外,还应该进一步开放投资市场,积极利用国外资源推动整个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