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中学河南分校2016—2017学年高三第二次周测试卷
语 文
第Ⅰ卷阅读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4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小题。
张旨,字仲微,怀州河内人。父延嘉,颇读书,不愿仕,州上其行,赐号嵩山处士。旨进保定军司法参军,上书转运使钟离瑾,愿补一县尉,捕剧贼以自效。瑾壮其请,为奏徙安平尉,前后捕盗二百余人。尝与贼斗,流矢中臂,不顾,犹手杀数十人。擢试秘书省校书郎、知遂城县,迁著作佐郎。
明道中,淮南饥,自诣宰相陈救御之策。命知安丰县,大募富民输粟,以给饿者。既而浚漳河三十里,疏泄支流注芍陂,为斗门,溉田数万顷,外筑堤以备水患。再迁太常博士、知尉氏县,徙通判忻州。
元昊①反,特迁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府州。州依山无外城,旨将筑之,州将日:“吾州据险,敌必不来。”旨不听。城垂就,寇大至,乃联巨木补其罅,守以强弩。中外不相闻者累日,人心震恐。库有杂彩数千段,旨矫诏赐守城卒,卒皆东望呼万岁,贼疑以救至也。州无井,民取河水以饮,贼断其路。旨夜开门率兵击贼却以官军壁两旁使民出汲复以渠泥覆积草贼望见以为水有余督居民乘城力战贼死伤者众随解去,以功迁都官员外郎,徙知莱州。
叶清臣举材堪将帅,召对,改知邢州,擢提点河东路刑狱。范仲淹、欧阳修复言其鸷武②有谋略,除阁门使,固辞。进工部郎中、知凤翔府,加直史馆、知梓州,以直龙图阁知荆南。入判尚书刑部,累迁光禄卿,知潞、晋二州。以老疾,权判西京御史台,寻卒。
(选自《宋史·张旨传》)
【注】①元昊:李元昊,党项族人,西夏开国皇帝。②鸷(zhì)武:勇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旨夜开门/率兵击贼却/以官军壁两旁/使民出汲/复以渠泥覆积草/贼望见/以为水有余/督居民乘城力战贼/死伤者/众随解去/
B.旨夜开门/率兵击贼/却以官军壁两旁/使民出汲/复以渠泥覆积草/贼望见/以为水有余/督居民乘城力战/贼死伤者众/随解去/
C.旨夜开门/率兵击贼/却以官军壁两旁/使民出汲/复以渠泥覆积草/贼望见/以为水有余/督居民乘城力战/贼死伤者/众随解去/
D.旨夜开门/率兵击贼却/以官军壁两旁/使民出汲/复以渠泥覆积草/贼望见/以为水有余/督居民乘城力战/贼死伤者众/随解去/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处士:文中指有才德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也可以泛指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
B.擢:文中指提拔。表示授予官职或官职晋升的词语还有“拜、除、辟、征、左迁”等。
C.博士:文中指学官名。“博士”作为官名,始于战国,后代相承,有五经博士、太常博士等。
D.工部:我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屯田、水利、交通等事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旨毛遂自荐。张旨上书钟离瑾,请求任县尉抓捕盗贼,张旨后来前后抓了两百多个盗贼,在与盗贼格斗时带伤斩杀盗贼几十人。
B.张旨恪尽职守。明道年间,淮南闹饥荒,他到宰相那里陈述救治之策;他疏浚河流几十里,引水灌溉田地几万顷,修堤防备水灾。
C.张旨为国立功。元昊反叛,张旨力排众议修筑外城,战斗中,人心不稳,朝廷下诏赏赐士兵绸缎,张旨与敌人斗智斗勇,守住了州城。
D.张旨被众人举荐,积极进取。叶清臣称张旨有将帅之才;范仲淹、欧阳修称张旨勇武而有谋略。张旨走了一条与他的父亲不同的人生道路。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出鄢陵知县,征授御史,出接辽东,疏陈安攘十册,又请速首功之赏,改巡山西。还朝,会廷臣方争建储。登云谓议不早决,由贵妃家阴沮之。十六年六月遂因灾异抗疏,劾妃父郑承宪,言:“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吓勋贵,簧鼓朝绅。不但惠安遭其虐焰,即中宫与太后家亦谨避其锋矣,陛下享国久长,自由敬德所致,而承宪每对人言,以为不立东宫之效。干扰盛典,蓄隐邪谋,他日何所不至?”疏入,贵妃、承宪皆怒,同列亦为登云危,帝竟留中不下。久之,疏论吏部尚书陆光祖,又论贬四川提学副使冯时可,论罢应天巡抚李涞、顺天巡抚王致祥,又论礼部侍郎韩世能、尚书罗万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检、朝右皆惮之。时方考选科道,登云因疏言:“近岁言官,壬午以前怵于威,则摧刚为柔;壬午以后昵于情,则化直为佞。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二十年来,以刚直擢京卿者百止一二耳。背公植党,遂嗜乞怜,如所谓‘七豺’‘八狗’者,言路顾居其半。夫台谏为天下持是非而使人贱辱至此安望其抗颜直绳为国家除大奸歼巨蠹哉与其误用而斥之不若慎于始进。”因条数事以献,出按河南。岁大饥,人相食。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帝立遣肆丞锺化民赍帑币振之。登云巡方者三,风裁峻厉。以久之当擢京卿,累寝不下,遂移疾归。寻卒。
(节选自《明史·陈登云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夫台谏为天下持是非而使人/贱辱至此/安望其抗颜直绳/为国家除大奸/歼巨蠹哉/与其误用而斥之/不若慎于始进
B.夫台谏为天下持是非/而使人贱辱至此/安望其抗颜直绳/为国家除大奸/歼巨蠹哉/与其误用而斥之/不若慎于始进。
C.夫台谏为天下持是非而使人/贱辱至此/安望其抗颜直绳为国家/除大奸/歼巨蠹哉/与其误用而斥之/不若慎于始进
D.夫台谏为天下持是非/而使人贱辱至此/安望其抗颜直绳为国家/除大奸/歼巨蠹哉/与其误用而斥之/不若慎于始进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以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侍郎。
D.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陈登云不畏权贵,弹劾贵妃之父。他出于对朝廷的忠心,即便对郑承宪这样的国戚,也大胆揭发对方为非作歹,包藏祸心,幸而皇上并未因此发怒。
B.陈登云敢于直言,检举多名重臣。因为他在朝既久,发现诸多问题,所以奏告一干大臣,其中有些人因此遭到贬职或罢免,以至朝廷大官们都很畏惧他。
C.陈登云上疏指出,选才慎于始进。他认为二十年来,刚直者很少被提拔进京,在朝者却背公结党,谄媚权贵,与其误用后罢免,不如进用时慎重。
D.陈登云关心百姓,奏请救助灾区。在他巡视河南期间,当地年成歉收,百姓相食,他向朝廷呈告灾情,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带着国库中的钱币赈济灾民。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
(2)近岁言官,壬午以前怵于威,则摧刚为柔;壬午以后昵于情,则化直为佞。
(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8题。
西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1】黄昏。
注释:【1】耿:微明的样子。
8.本诗颈联历来为人称道,传为千古名句,请简要赏析。(5分)
9. 请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游山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 , 。
(2)荀子在《劝学》中以行路做比喻,从反面告诫我们不重视积累,不能到达高远的境界的两句是“ , ”。
(3)《诗经•氓》中表达极度相思以至泪流满面的两句是“ , ”。
(4)韩愈在《师说》中明确说明了从师标准的是“ , ”。
(5)《诗经•氓》中女主人公追叙自己早起晚睡、每日操劳的婚后生活的句子是“ , ”。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魂魄犹在江山图
范 曾
当一个时代的艺术整体奔向浑浑噩噩的时候,需要圣洁的艺术;而艺术风貌整体堕入轻佻时,需要凝重的艺术,这正是李可染适时而生的缘由。
当可染先生沉浸于自己宁寂而庄严的心灵王国的时候,他趋近的美便与教养合而为一。他的作品陶冶了整个一代人,还将千秋万代地陶冶下去。艺术的助人伦、成教化,在潜移默化之中使人们心悦诚服地趋向社会的崇高,可染先生的艺术正是如此内在地激励着人们的心灵。
可染是一位深具艺术理念的大师,然而当这种理念进入可染的审美时,大地山河与精神是那样地天然合拍,那样地不假说教,使人觉得他的理念和审美在山川林壑、飞瀑流泉中不期而遇,那是最融洽最自然的流露。
可染先生生活于一个风云动荡的时代,他当然有关心国家民族命运和服务于时代的直接的一面,如抗日烽烟中他的作品体现了一位卓越艺术家的爱国良知。然而可染先生也同样有着纯洁心灵、表达一己情怀的一面,这时的可染先生的画,是心灵与广宇的邂逅,当审美与自然融而为一的时候,他的精神升腾到一个清明而纯净的、不染凡尘的境界,这对于一个山水画家来说是何等难得。
可染先生当然是不世的天才,他的“生而知之”透露出他异乎常人的语言方式。这是一种只可有一不可有二的语言方式,一种极具个性化的符号,它的存在表现了先生俯仰天地、浩然长叹的襟怀。当然可染先生知道自己有“生而知之”的本能,但凭着他更深邃的智慧,认识到它的不可靠,或者他甚至看到一些恃一曲之才而毁掉自己艺术的聪明人,当昙花一现的时节过去之后,留下的是残枝败叶。
可染先生告诉我,他年轻时作画极快,有一次到一位朋友家,朋友留可染作画,可染不允。忽然一阵敲门声,远客来归,主人越过天井开门,寒暄,回到画室时,可染却已画毕,主人大为赞叹,以为神来之笔,先生亦颇自喜。先生说完这段故事后,告诉我,多年之后,他才警然有悟,必须力矫这样的用笔。先生还告诉我,他少年时有一位极富才华的朋友,写给他的信,毛笔字的稚拙天真、浑厚朴雅使他有一种不可言喻的内心的感动。这感动是如此地刻骨铭心,谈到此事时,先生的表情竟显得那样地庄肃和神往。
可染先生好学而敏求,这是他“苦学派”的唯一解释,苦学者不意味着枯涩无味地下笨功夫。我曾有幸上可染先生的书法课,他不强求碑帖的选择。我选了一本礼器碑,他说要平心静气地读碑,知其间架,重其用笔,悟其风神,能于此三者有所悟,则去书道不远矣。书法课上,可染先生不喜欢一挥而就式的所谓笔动心不动、麻木不仁的写字习气。
可染先生于书法所下功夫可谓焚膏继晷,30多岁时的风华婉转至50岁后一扫而空,无丝毫泥古、媚俗、求奇、娇饰、市井、乡愿……一切的书画艺术可恶的痕迹与可染先生的书法格格不入,近之则畏,远之则敬。
有一次说到线,可染先生联想起京剧,他说一个卓越的京剧演员会将每一个字送到听众的耳中,其原因很多,但其中一点是他会把中国字的声母和韵母前后慢慢吐出,名角能控制声调的每一丝变化,这和用笔是一个道理。我恍然大悟,又想起每逢新年联欢,李可染可能会拉一下二胡,那真是铿锵老辣、苍凉哀婉的高度统一,这其中固然有先生青年时代国家山河破碎的难伸孤愤,也有先生倔强不拔的满怀壮志。
先生称自己是“困而知之”,人们不要以为可染先生当真为自己才情不逮而困。可染先生的“困”是他推动中国画史这座沉重的列车所需的移山心力,他要弘扬的是中华文化所素有的伟岸与高华,他极端鄙弃浮光掠影的、油腔滑调的、市侩的艺术。这神圣的自尊支撑着他博大的灵魂。
可染先生通过自己不朽的笔墨所倾诉的爱恋,感动了全世界。这是可染先生的山水画不可取代的历史地位和时代精神。走向现代,可染先生已为我们作出了杰出的榜样,和那些食西方剩菜残羹的光怪陆离的艺术不同,可染先生所开启的是宏门正学,而不是旁门左道。
(选自范曾《魂魄犹在江山图》,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由京剧名角的唱腔和李可染演奏的二胡,作者领悟到,从事书画艺术也应以从容、平和的心态关注每一个细节的表现效果,并做到自如控制细节。
B.李可染先生生活的时代,整体的绘画艺术陷入了躁动、迷惘、混乱、轻浮和功利的泥沼,这更凸显了可染先生及其艺术追求的意义。
C.“食西方剩菜残羹”批评的是当代中国绘画艺术发展严重滞后的所学到的仅仅是西方绘画中那些已经过时的技巧和手法而并非时下流行的“新潮流”。
D.可染先生的“生而知之”,不仅表现在艺术风格上,也表现在他的语言表达上,而且这二者有其内在的一致性。
E.可染先生凭着深邃的智慧,敏锐地看到先天禀赋的不可靠,因为那些仅凭天赋红极一时的人物,其作品都不免趋时媚世、浮躁功利,难登大雅之堂。
(2).作者写李可染先生在朋友家作画和感动于老友信上的字迹这两件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作者说“可染是一位深具艺术理念的大师”。请简要说明其“艺术理念”的具体内容。
(4).孔子说,人有“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困而知之者”三类。李可染先生属于其中的哪一类?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理解。
第Ⅱ卷 表达题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还应加大处罚力度。
②就日本名古屋市长关于“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危言危行,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支持南京市做出暂停与名古屋市官方交往的决定。
③金阳新区一些居民违建之风抬头,部分业主占用公用场地非法搭建,或楼顶加层 ,或凌空搭建,这些违法建筑如雨后春笋,均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④ 他生前身无长物,家里连件像样的家电都没有,着实让人动容。
⑤在开罗大学的演讲中,奥巴马表示,要和伊斯兰世界开诚布公地对话,寻找共同价值,支持穆斯林,并决心用美国的力量来解决最困扰伊斯兰世界的问题。
⑥从被科尼法官讲述的一起案件深深触动,到把科尼的故事写成《复活》,托尔斯泰惨淡经营了整整了12年之久。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④⑤⑥
1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升温,一直居高不下的商品房价格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
②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之若素,不大愿意搬家。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几辈子的。
③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点,但活得坦荡,活得洒脱,没有水落石出之虑,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
④文学创作辅导材料汗牛充栋,而真正依靠这些辅导材料步入文学途径的却可谓是寥若星辰啊。
⑤我向来好奇,对于素昧平生的东西,喜欢问问底细。
⑥身为国家的公务员,一定要危言危行,注意自己的生活工作作风,为百姓做好榜样,这样才能为百姓服务。
A.①④⑥ B.④⑤⑥ C.②④⑥ D.②③⑤
1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地坛书市”曾经是北京市民非常喜爱的一个文化品牌,去年更名为“北京书市” 并落户朝阳公园后,依旧热情不减。
B.“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C.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D.父亲住院期间,梅兰每天晚上都陪伴在他身旁,听他讲述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幸福,她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
1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人们很快会忘记网上对猴年生肖吉祥物的恶搞,因为互联网时代,流行图像的价值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新奇”和“刺激”。
B.佳沛爱心团队提倡以分享之心做公益,通过各种活动筹得的爱心物资,随着团队进入大山,将爱心传递给山区的孩子们。
C.根据调查显示,我国30%以上人群有睡眠障碍。睡前使用手机会影响睡眠质量,因为手机的蓝白光对人的大脑有持久刺激作用。
D.十三五规划指出,未来五年,国家将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转移就业、易地扶贫搬迁,实现约50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
17.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文化创意产业所需要的人才一定是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是一方面,另一个关键点在于人才的共享,如华盛顿的人才,为什么云南不能够利用?目前, 。这是中国文创产业未来的发力点,即如何打造中国自身的文创品牌。为什么中国文创产业缺乏品牌?缺乏文创产业的大师和大家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中国的文创工厂、基地中的工人和匠人很多,但大师很少。缺乏大师就很难培育出品牌和品牌价值。文创产业不是粗放式发展,而是需要精工细作式的发展,所以要尊重文创产业的发展规律。
A.品牌建设仍是短板,但中国的文创产品数量足够多。
B.中国的文创产品数量足够多,但品牌建设仍是短板。
C.中国的文创产品数量足够多,因为品牌建设仍是短板。
D.品牌建设仍是短板,因为中国的文创产品数量足够多。
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 5个字。(5分)
湿地可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可有效补充地下水,还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从而 ① ;湿地还是众多植物、动物特别是水禽生长的乐园,同时,又为人类提供食物、能源和原材料,因此,湿地是人类 ② 。我国湿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当今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快速的经济增长、有限的土地资源,使得湿地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要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角度认识其重要意义,即③ 。
19.下面是某市地下老旧管线管理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6分)
▲
河北衡水中学河南分校2016—2017学年高三第二次周测试卷
语 文
7(10分)
(1)(5分)
(2)(5分)
8.(5分)
9.(6分)
10.(19分)
(1)
(2)
(3)
(4)
(5)
1
座号:
(2)(6分)
(3)(6分)
(4)(8分)
18.(5分)
①
②
③
19.(6分)
河北衡水中学河南分校2016—2017学年高三第二次周测试卷
参考答案
语 文
1.D.原文标点:旨夜开门,率兵击贼却,以官军壁两旁,使民出汲。复以渠泥覆积草,贼望见,以为水有余。督居民乘城力战,贼死伤者众,随解去。
2.B.试题分析:“左迁”是降职。
3.C试题分析:“朝廷下诏赏赐士兵绸缎”错,应是张旨假托皇帝诏令赏赐士兵绸缎。
【参考译文】
张旨,字仲微,怀州河内人。父亲张延嘉,读书很多,不愿做官,州中将张延嘉的品行上报,(皇帝)赐给嵩山处士的岩号。张旨晋升为保定军司法参军,他上书转运使钟离瑾,希望补任一名县尉,抓捕大盗来证明自己。钟离瑾赞赏张旨的请求,替他奏请(朝廷)调任安平尉,前后抓捕盗贼二百多人。(张旨)曾与盗贼格斗,飞箭射中他的手臂,(他)不顾,仍然亲手杀盗贼几十人。提拔担任秘书省校书郎、遂城县知县,升任著作佐郎。
明道年间,淮南闹饥荒,张旨自己去宰相那里陈述救济治理的策略。(朝廷)任命张旨任安丰县知县,大量征召富裕的民众缴纳粮食,来救济饥饿的人。不久疏浚淬河三十里,引支流注入芍陂,制作闸门,灌溉田地几万顷,外面筑堤用来防备水灾。两次升职任太常博士、尉氏县知县,调任忻州通判。
元昊反叛,(朝廷)特别升(张旨)任尚书屯田员外郎、府州通判。府州靠山而建,没有外城,张旨打算修筑外城,州将说:“我们州城依凭险要之地,敌人一定不敢来犯。”张旨不听。城墙将要修筑成功,大批敌人到来,于是连接大木头补城墙的缺口,用强弓守卫。城内外几天都不通消息,人心震惊恐惧。仓库中有几千段彩缎,张旨假托诏令赏赐给士兵,士兵都朝东看,高呼万岁,敌人怀疑这是因为救兵到了。州城中没有井,百姓取河水来饮用,敌人截断取水道路。张旨夜里打开城门,率领士兵攻击敌人,赦人后退,用官员军人在路两旁坚守,让百姓出来取水。又用渠道中泥土覆盖积草,敌人望见,以为水还有余。张旨督促居民登上城墙奋勇战斗,敌人死伤很多,随即撤退。因功劳升任都官员外郎,调任莱州知州。
叶清臣举荐张旨才能可以担任将帅,皇帝召见对答,改任邢州知州,提升为提点河东路刑狱。范仲淹、欧阳修又奏称张旨勇武而有谋略,授任阁门使,张旨坚决推辞。晋升为工部郎中、凤翔府知府,加官直史馆、梓州知州,凭着直龙图阁的身份任荆南知州。入京任判尚书刑部,多次升职担任光禄卿,潞、晋二州知州。因老病,暂代判西京御史台,不久去世。
4.B 5.C 6.B
7. (1)郑承宪包藏祸心,觊觎储君。天天与宦官往来,商量对策,而且广泛交结山人、术士、道士、和尚之流。当初陛下重惩科场冒名顶替之人,郑承宪的妻子每每扬言事情是自己揭发的。
(2)近来御史官,壬午以前害怕淫威,刚正的变温柔了;壬午以后拘于情面,正直的变为谄媚。
【参考译文】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授职鄢陵知县。政绩最好,升为御史。出按辽东,上疏陈明安定边境的十条对策,又请求加速建立首功的赏赐制度。后改为山西巡抚。
回到京城,恰好朝廷大臣正在争论立储君的事。陈登云认为朝议迟迟不能决定,是贵妃家人暗中捣鬼。万历十六年(1588)六月因发生灾害上疏弹劾贵妃父亲郑承宪,说:“郑承宪包藏祸心,觊觎储君。天天与宦官往来,商量对策,而且广泛交结山人、术士、道士、和尚之流。当初陛下重惩科场冒名顶替之人,郑承宪的妻子每每扬言事情是自己揭发的,用来恐吓勋贵,以巧言惑动朝廷人士。不但惠安遭到他们算计,即使中宫与太后家也谨慎避开他们的锋芒。陛下统治国家已很久了,这是惠政的结果,而郑承宪每次对人说,认为是不立太子的结果。干扰盛典,蓄谋已久,以后有什么事他干不出来呢?如果不振奋朝纲,以大义决断,否则即使日日不上朝不奏乐,穿白衣,停止刑罚,恐怕皇天也不答应,天变是不可抗拒的。”疏上,贵妃、郑承宪都发了脾气,同仁也以为陈登云危险,但皇上把奏疏留下了。
很久以后,他又上疏弹劾吏部尚书陆光祖、四川提学副使冯时可、应天巡抚李涞、顺天巡抚王致祥、礼部侍郎韩世能、尚书罗万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检。朝廷的大官都很怕他。当时,正好考选科道,陈登云因而上疏说:“近来御史官,壬午以前害怕淫威,刚正的变温柔了;壬午以后拘于情面,正直的变为谄媚。其间难道没有刚正的人吗,但不胜被攻击倾轧,没有安身的地方。二十年来,以正直提升为京官的只有一、二个人。背着皇上,培植党羽,摇尾乞怜,像所谓‘七豺’、‘八狗’,御史占了一半。台谏是为天下主持是非的,而使人践踏到这种地步,怎能希望他不顾情面,正直地处理事情,为国除掉奸人、消灭败类呢!与其因误用而贬退,不如谨慎地考察人选。”因而条陈数件事献给皇上。
出任河南巡按。那年发生大饥荒,人相互吞食。副使崔应麟看见百姓吃湖中的雁屎,便包来给陈登云看,陈登云便送到朝廷。皇上立即派遣寺丞钟化民分发库银赈恤百姓。陈登云三次巡视地方,执政严厉,按规定应当提升为京官,屡次被宫中扣住不下发,于是他称病归家。不久之后就死了。
8.颈联运用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的手法,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声”: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更衬托出西村的幽静;“色”:残壁上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那昔日的斑驳的墨迹,悄然布满青苔,更显西村的自然质朴。(回答拟人手法可酌情给分)。
9. 相同点:都写乡村风光和对乡村的热爱之情。
不同点:①《西村》侧重写自然风光,《游山西村》侧重写乡村人情和古民风俗。
②《游山西村》还体现出深刻的哲理。
10. (1)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2)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3)不见复关 泣涕涟涟
(4)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5)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11.(1).BA (答B得3分,答A 得2分,答E得1分;答C.D不得分)(C.那些已经过时的技巧和手法,而并非时下流行的新潮流”分析错误。“食西方剩菜残羹”指的是只学到了西方艺术的表面技巧,没有领会其灵魂,而且没有看到西方艺术和东方艺术的共性。D.“不仅表现在艺术风格上,也表现在他的语言表达上”分析错误,原文中的“语言方式”指的并不是一般语言文学中的语言表达,而是指绘画风格。两者不能并列,更不是递进关系。E.“作品都不免趋时媚世、浮躁功利,难登大雅之堂。”概括分析过于绝对,且文中并没有“难登大雅之堂”之意。)
(2).①从年轻时的“颇自喜”到后来的“警然有悟”“感动”,前后对比,具体展现了可染先生的成长过程。②具体形象地表现了可染先生追求圣洁、凝重,崇尚自然、融洽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理想。③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承接上文,形象地表现可染的“不世之才”;另一方面开启下文,引出“敏而好学”的内容。
(3).①一方面要关心国家民族命运和服务于时代,另一方面要用纯洁的心灵表达一己情怀,必须把二者融而为一。②在艺术创作中,完全依靠天赋是危险而且短视的行为,必须刻苦勤奋、坚持不懈。 ③应继承和弘扬本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传统,反对市侩艺术。
(4). 观点一:李可染先生属于“生而知之者”。①拥有异于常人的艺术天赋;②极富才华,作画极快,常有神来之笔;③具有深邃的智慧和更高远的追求。
观点二:李可染先生属于“学而知之者”。①好学而敏求,讲求悟道、循法;②刻苦勤奋,注重细节,毫不懈怠;③不泥古、媚俗、求奇,自成一格。
观点三:李可染先生属于“困而知之者”。①把推动中国绘画不断健康发展作为追求目标;②以弘扬中华文化的伟岸与高华为己任;③努力使自己的笔墨成为艺术的永恒和不朽。(观点明确,论述合理,分析充分。意思对即可)
13.D。惨淡经营: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开诚布公: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铤而走险”:因走投无路而采取冒险行动,语意重。 “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指正直的言行。褒义词,望文生义。 “雨后春笋”: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褒义词。此处感情色彩不当。 “身无长物”:形容穷,符合语境。
14. B。不绝如缕:形容声音细微悠长或者局势危急,不合语境,应为“不绝于耳”;安之若素:表示对反常现象或不顺利的情况视若平常,毫不在意。现也指对错误言论或事物不闻不问,听之任, 属于用错对象。水落石出:原指一种自然景象,后多比喻事情终于真相大白。
15. B 【解析】
A 结构混乱,属偷换主语,“依旧热情不减”的是“北京市民”;C 不合逻辑,一面对两面;D表意不明,1.搭配不当,“种种”修饰“苦难”“不幸”可以,用来修饰“幸福”不当;2.表意不明,“也不例外”应该是“也无例外”,“也不例外”是自己和他人比,“也无例外”更适用于自己和平时比;3.表意不明,“也不例外”是指“陪伴在他身旁”还是指“听他讲述”,还是同时指“这两件事”。
16. A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句式杂糅等方面的错误,要仔细琢磨,推敲。B项,偷换主语,可在“将爱心传递给山区孩子们”前面加上“爱心团队”或“他们”,否则主语是“爱心物资”。C项,句式杂糅,将“根据调查”与“调查显示”两个句子杂糅在了一起。D项,成分残缺,“通过”后面缺少相应宾语,可在“扶贫搬迁”后补充“等措施”。故选A。
17.B
18. ①改善环境污染 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③保护湿地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写出①给1分,②给2分,③给2分。)
19. 地下老旧管线管理分为两个阶段(2分):先对供排水系统及燃气、电力管线信息进行普查(2分);再通过制定建设计划、统筹安排建设、预留接口完成改造(2分)。(概括内容类,做这类的题目要抓住主要的内容,一般应涵盖90%的内容,当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多数,可以舍弃一小部分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