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单元

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4849页及练习十一的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比的意义,会正确读写比。

2.记住比各部分的名称,并会正确求比值。

3.理解并灵活掌握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过程与方法:

培养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表达等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比的意义

难点: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

导学过程】:

【 自主预习】

1.分数和除法有什么联系?

2.除数能否为零?分数的分母能否为零?

3、自学教材4344页的内容并回答问题。

1)什么是比?比是什么?什么叫比?谁和谁比?

2)长是宽的几倍,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15÷10求的是什么?是这面旗的什么和什么比较?

长是多少?宽是多少?

长和宽比也就是几和几比?

【新知探究】

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1、用除法可以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也就是说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倍或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两个量的比。

2 一辆汽车2小时行90千米

这里已知哪两个数量?可以求出哪个数量?怎样求?

说明:90÷245(千米)用除法求出了这辆车的速度,它表示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我们还可以用( )来表示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把它说成路程和时间的比是( )比( )。

90÷2表示什么?还可以怎么说?

3、讨论①除法中的运算符号是“除号”,表示比的符号是什么呢?写作什么?

    ②53写作什么?各部分的名知称是什么?

    ③试写35902,并说出比的前项、后项。

    ④比的前项和后项之间有什么关系?(相除的关系)

    ⑤什么是比值?如何求?比值可以是什么数?

4、我们在写比时,要注意谁和谁比,谁是比的前项,谁是比的后项,次序不能颠倒。

2、求比值的方法是:用( )除以( )所得的商是( ),它可以是( ),也可以是( ),还可以是( )。

3、观察,你能发现比、除法、分数三者之间的联系吗?


4、比的后项能为“0吗?为什么?


【知识梳理】

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随堂练习】

1、用分数的形式表示下面两个比。

35 902

2.完成教材的做一做。

3.求出下面各比的比值。

0.3750.875=        0.25 0.75 =        2.63.9

4、完成 教材练习十一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