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据专家测量,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4亿千瓦的3 750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由于储量大,分布普遍,被誉为“绿色聚宝盆”。据此回答1-2题。
1.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
2.浅层地能的主要能量来源最可能是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地球内部
答案 A A
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圏层结构图”,完成3-4题。
3.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
4.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 B.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
C.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 D.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
答案 B C
据新华社电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3年10月31日11时3分在吉林省松原市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7分钟后,11时10分当地再次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据了解,东北地区哈尔滨、长春等大城市均有较强震感。据此回答5-6题。
5.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
A.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C.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
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6.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核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壳
答案 A D
左下图为某地水平地质剖面图。某日发生地震(丙地的地表为震中),根据甲、乙两地观测站的地震波记录,绘出了地震横波与纵波的走时曲线图(右下图),据此回答7-8题。
7.仅考虑地壳运动对岩层的影响,则同为砂岩的乙、丁、戊,其岩石坚硬程度从大到小排序是( )
A.丁乙戊 B.戊丁乙 C.乙戊丁 D.戊乙丁
8.下列关于右上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横坐标向右增大,则反映出烈度越来越大
B.①表示甲地的观测站,②表示乙地的观测站
C.a线表示纵波走时曲线图,b线表示横波走时曲线图
D.越接近震中的观测站,其纵波与横波抵达时间差距越小
答案 C D
读下图“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部分)”,回答9-10题。
9.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空间范围最接近于
A.生物圈 B.水圈 C.①圈层 D.②圈层
10.有关图中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圈都分布在海平面以下
B.生物圈孕育于其他圈层中
C.①圈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D.②圈层中硅镁层在大洋洋底缺失
【答案】9.A 10.B
北京时间2014年4月2日7时46分45秒,智利西北部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下图为“智利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岩石圈 B.软流层 C.下地幔 D.外核
12.该地震发生源于
A.火山喷发 B.板块张裂 C.板块挤压 D.地层塌陷
13.目前.智利防御地震灾害的有效措施是
A.加大投入,增加快速运载工具 B.加强科研,提高预报的准确率
C.加强宣传,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D.加固岩体,提高抗震防塌标准
答案A C C
北京时间2014年4月2日7时26分25秒,智利西北部附近海域发生8. 2级地震,海浪约高6.9英尺(约合2. 1米)。此次震中位于智利北部城市伊基克西北方向99公里,距离智利北部海岸83公里。回答14-15题。
14.智利地震发生当天,下列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A.莫斯科(55°45′N,37°37′E) B.北京(39°54′N,116°23′E)
C.新加坡(1°22′N,103°45′E) D.布宜诺斯艾利斯(33°S,58°22′W)
15.智利是世界上地震多发的国家,因为它处于,地壳不稳定。
A.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地带 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地带
C.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地带 D.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地带
答案 A C
二、综合题
16.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完成问题。
(1)图中地震波E是 F是
(2)图中分界面A是 B是
(3)图中圈层C是 D是 H是
(4)简述E波在地下2900千米的地方突然消失的原因。
17.读图回答问题。
(1)代表地震波传播速度随深度变化的曲线:A ,B 。(填 “纵波”“横波”)。
(2)地壳的上层F是 层,下层G是 层,F层与G层密度的比较是F G(填“>”、“<”或“=”)。
(3)D、E是地球内部分层的界面,D是 面,E是 面。在D界面随深度增大,横波发生的变化是 ,纵波发生的变化是 。
(4)一般认为I层的物质组成是 的硅酸盐类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