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ww.ks5u.com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具体表现为(  )

许多乡村地区迅速变成城镇,城镇数量激增,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

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了发达国家

乡村与城市的差别已经不存在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③⑤ D①②④⑤

【答案】 B

【解析】 珠三角的城市化水平虽然有大幅度提高,但并没有超过发达国家;乡村和城市的差距仍然存在.

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回答23.

2.在阶段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是(  )

A.资金密集型产业 B.技术密集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 D.资源密集型产业

3.进入阶段后,珠三角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是(  )

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

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

劳动力成本降低

政策优势突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2.C 3.A

【解析】 在工业化推进的第阶段,珠江三角洲依托劳动力丰富且廉价这一优势,承担劳动密集型产业,完成工业化的起步.但进入第阶段,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和政策优势已逐渐减弱.

(2013·东北联考)下表反映了20022003年间,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46.

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结构变化比较表(%)


2002

2003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第三

产业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第三

产业

珠江三角洲

6

52.1

41.9

5.1

54.6

40.3

长江三角洲

4.9

49.8

45.3

4.1

52.4

43.5

京津冀

10.0

45.7

44.3

9.5

47.2

43.3

大东北

12.8

49.7

37.5

12.5

50.4

37.1

4.四个地区20022003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

A.第一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三产业比重下降

B.第一、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下降

C.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

D.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答案】 C

【解析】 由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20022003年四个地区的第二产业比重都上升,而第一、三产业比重都略有下降.

5.与其他三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  )

A.第一产业比重较低 B.第二产业轻工业比重大

C.劳动力素质比较高 D.生产设备比较先进

【答案】 B

【解析】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而其他三地区的重工业比重都大于珠江三角洲地区.

6.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中,下列工业的比重将上升的是(  )

劳动密集型工业 资金密集型工业

技术密集型工业 资源密集型工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B

【解析】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中的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工业比重将上升.

(2013·青岛质检)设城市化水平为U,工业化水平为I,用I/U的比值和0.5相比较,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滞后/协调/超前).读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表,完成78.

指标

1980

1984

1988

1992

1996

2000

2004

I/%

50.02

41.14

44.48

45.49

47.16

49.69

56.32

U/%

9.47

12.26

16.32

28.2

34.94

36.25

43.5

I/U

5.28

3.35

2.72

1.61

1.35

1.37

1.29

0.5

4.78

2.85

2.22

1.11

0.85

0.87

0.79

7.关于山东省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工业化过度地孤军深入

B.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逐渐缩小,到2004年可基本协调

C.城市化一直超前于工业化,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

D.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答案】 A

【解析】 读表格数据可知,山东省工业化水平发展很快,但是城市化水平发展缓慢,城市化发展落后于工业化的发展.

8.资料所体现的城市化发展特点,对山东省的影响有(  )

A.造成了城市建设步伐的超前

B.限制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C.加快了农村人口的职业转换

D.限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答案】 B

【解析】 城市是第二、三产业集聚的区域,城市化水平低限制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2013·浙江模拟)城市空间分布是动态的,其发展演变和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读城市空间分布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变模式图,回答910.

9.城市空间分布的发展阶段依次是(  )

Aabcd Bbacd

Ccdba Dcabd

【答案】 B

【解析】 在城市空间发展过程中,先形成城市然后形成城市群和城市带,故B选项正确.

10.图中各发展阶段表明(  )

Aa阶段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区域内部经济没有差异

Bb阶段对应自给自足的,以农业为主体的阶段

Cc阶段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已经形成

Dd阶段区域内部差异继续加大,形成点—轴—网网络系统

【答案】 B

【解析】 由于b阶段城市刚刚形成,其对应的是自给自足的,以农业为主体的阶段,故B选项正确;a阶段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区域内部经济差异较大;c阶段区域内部差异继续加大,形成点—轴—网网络系统;d阶段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已经形成.

(2013·烟台质检)读下图,完成1112.

11.如果把珠江三角洲比作图中的 “后院手工作坊”,则“沿街店面”是(  )

A.澳门 B.香港 C.新加坡 D.台湾

【答案】 B

【解析】 珠江三角洲尽管也靠近澳门,但是澳门的城市职能不符合“前店后厂”的要求.

12.如果把珠江三角洲比作图中的“后院手工作坊”,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后院手工作坊”承担产品加工、制造和装配

后院手工作坊”承担承接订单、原材料、设备、设计和销售

沿街店面”承担产品加工、制造和装配

沿街店面”承担承接订单、原材料、设备、设计和销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D

【解析】 珠江三角洲在“前店后厂”的经济合作模式中,发挥的是劳动力便宜的优势.

(2013·广东联考)东莞虎门港于2012711日在上海举行“东莞虎门港2012上海推介会”,现场签约合作项目12个,引入投资159亿元.12个项目涵盖了精细化工产业链的龙头项目、精细化工深加工项目、企业总部项目、产学研项目等,其中有10个项目属于石化类,将全部落户立沙岛石化基地.据此回答1314.

13.东莞大力发展石化产业的优势条件有(  )

地理位置优越 内销市场广阔 外销海运、物流便利 政府给予政策支持 石油资源丰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答案】 A

【解析】 虎门港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位于珠江出海口东岸,地处珠三角经济区中心位置;东莞的内销市场广阔,外销海运、物流便利;东莞市政府对项目发展给予政策支持,同时出台了一系列的招商引资配套政策;该地区石油资源并不丰富.

14.东莞虎门港着力打造珠三角石化产业集聚区,其主要目的是(  )

A.资源共享和追求集聚效应

B.降低产品的销售费用

C.增加就业,提高城市人口比重

D.集中治理工业污染

【答案】 A

【解析】 产业集聚主要是为了共享资源,产生集聚效应.

二、综合题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东北三省“四大经济圈”比较表: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京津冀地区

东北三省

全国

2003年经济总量(亿元)

23798

11335

13094

12957

61184

增速均值

14.8%

15.5%

12.2%

10.7%

9.1%

2002年三大产业结构比重

6:52.1:41.9

4.9:49.8:45.3

10.0:45.744.3

12.8:49.7:37.5


2003年三大产业结构比重

5.1:54.6:40.3

4.1:52.4:43.5

9.5:47.2:43.3

12.5:50.4:37.1

14.6:52.3:33.1

材料二 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的惯性让广东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并将经济总量牢牢地稳在全国第一的位置.现在该优势弱化,竞争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领跑了中国经济20多年的珠三角,现在正受到挑战.

(1)四大经济圈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今后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提到广东的“优势弱化”,这里的“优势”具体指什么?

(3)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中,下列________工业的比重将最可能得到提升(双选项)(  )

A.劳动密集型 B.资金密集型

C.技术密集型 D.资源密集型

【答案】 (1)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 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2)政策优势.

(3)第二产业比重较低 工业以轻工业为主

(4)BC

【解析】 第(1)题,通过材料对比可以得出答案.一、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借鉴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经验,应提升第三产业比重.(2)题,改革开放初期,广东作为试点地区拥有明显的政策优势.(3)题,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消耗是由其经济特点决定的.(4)题,珠江三角洲需要大力发展石化、钢铁、造船等资金密集型产业,也是我国最大的电子工业基地.

16.读下面我国两个重要的三角洲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是__________三角洲地区,城市__________(字母)是我国最大城市.图是__________三角洲地区,城市____________________(字母)是我国著名的经济特区,其中__________(名称)靠近澳门,________(名称)靠近香港.

(2)__________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在19791990年间,该地区利用__________资源,发挥其__________优势和__________优势,引进资金、技术、设备,大力发展________密集型产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__________水平的提高,导致该地区__________的优势逐渐丧失,通过产业升级,__________产业已成为主导产业,目前是我国最大的____________产业基地.

(3)两个三角洲地区相比__________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处于劣势.近几年许多外资企业由__________三角洲地区已迁往__________三角洲地区及国内的其他地区,支撑__________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正在减弱.

【答案】 (1)长江 B 珠江 D F 珠海 深圳

(2)珠江 丰富的劳动力 政策 侨乡 劳动 工资 劳动力成本低 高新技术 电子信息

(3)珠江 珠江 长江 珠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