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底寨中学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两个物体不发生热传递现象,这表明它们之间一定具有相同的( )

A.温度 B.热量 C.质量 D.比热容

[来源:学科网ZXXK]

2.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将湿衣服展开后晾在向阳、通风处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3.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夏天,自来水水管“出汗”;

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

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如果一个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因带电张开,则这两个金属箔片一定( )

A.带同种电荷 B.带负电荷 C.带正电荷 D.带异种电荷


5.酒精的热值比煤油小,这表示( )

A.燃烧酒精比燃烧煤油放出的热量少

B.燃烧酒精比燃烧煤油达到的温度低

C.相同质量的酒精和煤油中,煤油含的热量多

D.相同质量的煤油和酒精完全燃烧时,煤油放出的热量多


6.在如图所示的各电路图中,能反映出L1L2并联,开关S断开后L1仍能发光的是( )

A B C D

[来源:**Z*X*X*K]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7.在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__________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__________冲程.


8.早晨,室外的花草上的小露珠,这是__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寒冷的冬天,清晨起床看到窗户的__________(填“内”或“外”)表面有白色的冰花,这是______ ____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9.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饮料放进冰箱后温度降低,是用__________的方式减少饮料的内能;在汽油机压缩冲程中,是通过__________的方 式增加燃料混合物的内能.


10.我国北方供热的“暖气”用水作介质,这主要是因为水的__________大;用棉球在小孩的额头上擦些酒精退烧,主要是因为酒精__________时要吸收热量.


11.如图电路中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测的是__________;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测的是__________


12.如图电路中,当只闭合开关S2时,能发光的灯有__________;当开关全部闭合时,能发光的灯是__________


13.如图电路中,要使两灯泡串联,应该闭合开关__________;要使两灯泡并联,应该闭合开关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3分,共9分)

14.“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在陆游那个时代,人们就 已觉察到城市温度高于郊区.请你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


15.我国是严重缺水国家,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请你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提出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具体措施(要求写出两条).


16.端午节,小施和小李帮妈妈煮粽子.煮粽子的水烧开后,小施认为要继续将火烧得很旺,使锅内水剧烈沸腾,这样会很快将粽子煮熟.小李则认为,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让锅内水微微沸腾,同样能很快将粽子煮熟,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__________你的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



四、作图题(共8分)

17.现在给你开关一个,灯泡一只,电铃一只,导线若干,电源一个.要求:狗未跑出导线围住的区域时,值班室灯亮电铃不响,当狗撞断导线跑出该区域,灯亮铃也响,按要求连接实物图.


18.根据图1的实物图,在图2的方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要求:图中要标出L1L2S1S2).


19.如图1所示电路中,电源由3节干电池组成,电流表示数为0.4AL1两端电压为2V;按电路图将图2实物连接起来.



五、实验探究题(共27分)

20.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该图象你能获得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出两条:

信息一:__________

信息二:__________


21.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他得到如下数据

物质

次数

质量m/kg

升高的温度△t/℃

加热的时间t/min

[来源:学科网ZXXK]

1[来源:Z_xx_k.Com][来源:Zxxk.Com][来源:Z§xx§k.Com]

0.1[来源:学科网ZXXK]

10[来源:Z_xx_k.Com]

2[来源:||Z|X|X|K]

2

0.2

10

4

煤油

3

0.1

10

1

4

0.2

10

2

1)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

__________有关.

2)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


22.小丽同学进行探究实验的电路如图1所示,她用电流表分别在ABC三处测得电流如下表.请帮她完成如下几项工作:

测量处

A

B

C

电流(安)

0.5

0.2

0.3

1)比较上表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

2)小丽把电流表接入A点,当闭合开关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2所示,出现这故障的原因是__________


23.如图所示,要用电流表测量通过小灯泡L1的电流,三位同学分别连接了下面的电路ABC.他们连接正确吗?如果有错,请指出错在哪里.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24.在组成串并联实验中,组成串并联电路实验时,闭合开关两灯不亮.估计是一盏小灯炮断路.排除故障方法如下,请把现象和故障填在表格内.

ab间接入

现象

故障

导线





灯泡





电流表







六、计算题(14分)

25.一质量为2千克的金属块,被加热到500℃后放入1千克20℃的冷水中,不计热量损失,到平衡后,水和金属块的温度均为80℃,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金属块的比热是多少?【c=4.2×103J/kg•℃)】


26.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电流表A1A2A3的示数分别为1安、0.5安、0.3安.问:

1A2A3分别测谁的电流?

2)通过灯L1的电流是多少?




2015-2016学年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底寨中学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两个物体不发生热传递现象,这表明它们之间一定具有相同的( )

A.温度 B.热量 C.质量 D.比热容

【考点】热传递.

【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

【解答】解:因为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如果两物体没发生热传递,肯定是具有相同的温度.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热传递的条件的了解和掌握.


2.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将湿衣服展开后晾在向阳、通风处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分析】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选择项中提到的措施,从而可以得到答案.

【解答】解:A、酒精灯盖上灯帽,使酒精与外界隔绝,所以酒精无法蒸发.故A错误.

B、湿衣服展开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向阳提高了液体的温度;通风加快了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这些措施都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B正确.

C、保鲜袋将蔬菜与外界隔绝,减慢了蔬菜周围的空气流动;放入冰箱,降低了其温度,这些措施都减慢了水分的蒸发.故C错误.

D、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减小了液体的表面积,从而减慢了水分的蒸发.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液体蒸发的快慢是经常考查到的一个知识点,有时还以实验题的形式考查.如: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在此实验中同时也考查到了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3.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夏天,自来水水管“出汗”;

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

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分析】在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有熔化过程、汽化过程和升华过程.

【解答】解:冰雪融化是熔化现象,吸热;

出汗”是液化现象,放热;

露是液化形成的,放热;

冰冻的衣服晾干是升华现象,吸热;

故选C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过程进行分析.


4.如果一个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因带电张开,则这两个金属箔片一定( )

A.带同种电荷 B.带负电荷 C.带正电荷 D.带异种电荷

【考点】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专题】电流和电路.

【分析】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解答】解: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两片金属箔上都带上和带电体相同的电荷,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验电器工作原理,属于基础题.


5.酒精的热值比煤油小,这表示( )

A.燃烧酒精比燃烧煤油放出的热量少

B.燃烧酒精比燃烧煤油达到的温度低

C.相同质量的酒精和煤油中,煤油含的热量多

D.相同质量的煤油和酒精完全燃烧时,煤油放出的热量多

【考点】燃料的热值.

【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1)热值是表示热量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多少的物理量,它等于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2)酒精的热值比煤油小就是指:1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 量比1kg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少.

【解答】解:(1)酒精的热值比煤油的小,就表示1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1kg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少.则相同质量的酒精和煤油完全燃烧时,煤油放出的热量多;放出相同热量时,完全燃烧所需的酒精比煤油多.

2)热量只能说吸收和放出,而不能说含有.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值的概念.关键是明确热值大小的物理意义,知道某种燃料的热值大是指1kg这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


6.在如图所示的各电路图中,能反映出L1L2并联,开关S断开后L1仍能发光的是( )

A B C D

【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两个方面的知识:

1)电路的基本连接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串联,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另一种是并联,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流通路径,各个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独立工作.

2)开关的作用:开关在不同的电路中的作用不相同,在串联电路中控制所有用电器,在并联电路的干路中控制所有用电器,在并联电路的支路中只控制本支路用电器.

【解答】解:A、由图可知开关S断开后L1仍能发光,但LlL2为串联电路,所以该选项不正确.

B、由图可知LlL2为并联电路,开关S断开后L1不能发光,所以该选项不正确.

C、由图可知LlL2为并联电路,开关S控制L2的通断,断开开关SL1仍能发光,所以该选项正确.

D、由图可知LlL2为并联电路,开关S 控制L1的通断,断开开关SL1不能发光,所以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串并联电路特点以及开关控制作用的了解.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7.在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 ,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做功冲程.

【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内燃机在压缩冲程的能量转化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在做功冲程中的能量转化关系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解:在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在做功冲程中,高温的气体内能很大,对活塞做功,使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故答案为:压缩,做功.

【点评】此题是结合内燃机的冲程图分析四个冲程的特点及能量转化问题.


8.早晨,室外的花草上的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寒冷的冬天,清晨起床看到窗户的(填“内”或“外”)表面有白色的冰花,这是凝华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专题】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物质有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叫凝华.根据我们对于各种物态变化的概念来分析,得出结论.

【解答】解:早晨空气一般比较寒冷,所以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液 化现象,水蒸气就变成了小水滴,挂在了室外的花草上,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露珠;

寒冷的冬天,屋内较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窗玻璃放出热量直接变成固态的冰花,附着在玻璃的内侧,属于凝华现象;.

故答案为:液化;内;凝华.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物态变化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


9.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饮料放进冰箱后温度降低,是用热传递的方式减少饮料的内能;在汽油机压缩冲程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燃料混合物的内能.

【考点】物体内能的改变.

【分析】根据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的特点进行解答.

【解答】解:(1)饮料温度高,冰箱内温度低,有温度差,所以饮料放进冰箱后温度降低是用热传递的方法减少饮料的内能.

2)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能的转化.

故本题答案为:(1)热传递.(2)做功.

【点评】本题是基础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做功和热传递的特点的理解,是中考的热点


10.我国北方供热的“暖气”用水作介质,这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用棉球在小孩的额头上擦些酒精退烧,主要是因为酒精蒸发(汽化)时要吸收热量.

【考点】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汽化及汽 化吸热的特点.

【分析】1)根据水的比热容进行判断.

2)根据汽化吸热的特点进行分析.

【解答】解:(1)因为水的比热容是最大的,就是说一定的水降低一定的温度放热最多,其他物质都没有它多.

2)酒精由液态变为气态,汽化吸热的原因.

故答案为:比热容;汽化.

【点评】考查了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和汽化吸热的特点.


11.如图电路中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测的是L1两端电压

【考点】电压表的使用.

【分析】电压表是并联使用的,由开关的状态判断出电压表和哪个电灯并联即可.

【解答】解: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并联到了电源的两极,故测电源电压;

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并联到了L1的两端,故测L1两端的电压.

故本题答案为:电源电压;L1两端的电压.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压表的使用.电压表和哪个电灯并联即测它的两端电压.


1 2.如图电路中,当只闭合开关S2时,能发光的灯有L2L3;当开关全部闭合时,能发光的灯是L1L3

【考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专题】应用题.

【分析】串联电路是指将所有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并且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通路;

并联电路是指将所有用电器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并且并联电路中电流有两条或多条通路.

【解答】解:当只闭合开关S2时,灯L2L3串联,L1被短路,因此灯L2L3发光;

当开关全部闭合时,灯L1L3并联,L2短路,因此灯L1L3发光.

故答案为:L2L3L1L3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的三种状态和串并联电路的识别,关键是要分清开关闭合时电路的连接情况.


13.如图电路中,要使两灯泡 串联,应该闭合开关S2;要使两灯泡并联,应该闭合开关S1S3

【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分析】要使两灯泡组成串联电路,两灯之间应首尾相接,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流通路径;

要使它们组成并联电路,则应该让两盏灯泡的首首相连、尾尾相连,电路中有两条流通路径;

根据电路图选择合适的开关组合即可.

【解答】解:当闭合开关S2时,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后依次经过两盏灯泡,电路中只有一条通路,它们是串联的;

当闭合开关S1 S3时,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后分别流经两盏灯泡,最后回到电源的负极,它们是并联的;

故答案为:S2S1 S3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正确选择合适的开关组合连接串并联电路.


三、简答题:(每题3分,共9分)

14.“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在陆游那个时代,人们就已觉察到城市温度高于郊区.请你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

【考点】比热容的概念;热传递;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

【专题】简答题.

【分析】城市多水泥、沙石,郊区多水.根据公式Q=Cmt﹣t0)可知,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在吸收热量和质量一定时,水的比热容大所以水的温度变化值小.另外,城市中机动车比较多,热机散发的热量也比较多.

【解答】解:(1)城市多水泥、沙石,郊区多水.质量相同的沙石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时,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沙石升高的温度高.

2)水汽化要吸热.

3)城市热机多,排出的废气多.

4)城市高楼林立,空气不易对流.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比热容的概念和公式Q=Cmt﹣t0)的应用.


15.我国是严重缺水国家,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请你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提出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具体措施(要求写出两条).

【考点】有利于节约能源的措施.

【专题】简答题;答案开放型;能源的利用与发展.

【分析】联系生活实际,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具体措施,答案不唯一.

【解答】答: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有:采用滴灌或喷灌、节约用水、减小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

保护水资源的措施有:防止水污染、植物造林防止水土流失.(合理即可)

【点评】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提倡生活废水的多次利用,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16.端午节,小施和小李帮妈妈煮粽子.煮粽子的水烧开后,小施认为要继续将火烧得很旺,使锅内水剧烈沸腾,这样会很快将粽子煮熟.小李则认为,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让锅内水微微沸腾,同样能很快将粽子煮熟,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小李你的理由是什么?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1)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升高,沸点升高;液体沸点跟其它因素没有关系;

2)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解答】解:

由于液体沸腾后温度不会发生改变,不管用小火还是用旺火加热,水的沸点相同,水沸腾后只要吸热就能继续沸腾,但使用小火会节省燃料,所以小李的想法更合理.

故答案为:小李;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液体沸腾条件的掌握,需要结合生活经验,来总结做法,并学会如何利用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四、作图题(共8分)

17.现在给你开关一个,灯泡一只,电铃一只,导线若干,电源一个.要求:狗未跑出导线围住的区域时,值班室灯亮电铃不响,当狗撞断导线跑出该区域,灯亮铃也响,按要求连接实物图.

【考点】实物的电路连 接.

【专题】作图题;电流和电路.

【分析】开关闭合时,若导线完好,则灯亮铃不响;而当导线被拉断后,电铃响起来,说明导线和电铃并联,导线完好时,电铃被短路;为了保护电路,电灯应串联在干路中.然后根据这个思路来连接实物图.

【解答】解:由分析的思路:先将电灯、电铃、开关组成串联电路,然后用导线将电铃短路掉,实物图如下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设计电路的能力,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短路出现的,但本题正好利用了对用电器短路来达到题意.


18.根据图1的实物图,在图2的方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要求:图中要标出L1L2S1S2).

【考点】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专题】作图题;电流和电路.

【分析】从实物图中可以看出,两只灯泡并联,开关S1控制干路,开关S2控制L2所在的支路;据此画出电路图.

【解答】解:根据实物图可知,从正极出发分两条支路,一支路经开关S2、灯泡L2;另一支路经灯泡L1;然后两路汇合共同经过开关S1回到电源负极;如下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关键是会判断两灯泡的连接方式和开关的位置.


19.如图1所示电路中,电源由3节干电池组成,电流表示数为0.4AL1两端电压为2V;按电路图将图2实物连接起来.

【考点】实物的电路连接.

【专题】作图题;电流和电路.

【分析】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即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最后回到电源负极;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进行分析,即电源电压等于两个灯泡两端电压之和,由此分析电压表量程.

【解答】解:

由图上电路可知,两灯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示数为0.4A,所以电流表使用0﹣0.6A量程;

电源由3节干电池组成,所以电源电压为4.5V,电压表测L2两端电压,U2=U﹣U1=4.5V﹣2V=2.5V,所以电压表使用0﹣3V量程;

先将电源连接起来,按电流的流径依次连接各元件,最后把电压表并联在L2两端即可,

【点评】会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明确电路结构是关键,还要注意电表量程的选择.


五、实验探究题(共27分)

20.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该图象你能获得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出两条:

信息一:该物质的熔点是80℃

信息二: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或该物质是晶体或该物质熔化过程经历15min等)

【考点】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

【专题】压轴题;信息给予题;答案开放型.

【分析】首先要掌握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在熔化图象中,开始固态物体吸热升温;当达到熔点时开始熔化,温度保 持不变.全部熔化完后,温度继续升高.

【解答】解:由图知,BC段与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此物质是晶体.

并且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80℃不变,所以该晶体的熔点是80℃

该物质从第10分钟开始熔化,到第25分钟熔化完,所以此物质的熔化过程经历了15分钟.

BC段温度不变,说明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该物质的熔点是80℃;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或该物质是晶体或该物质 熔化过程经历15min等).

【点评】此题主要通过熔化图象考查了晶体的熔化特点以及学生分析图象的能力.


21.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他得到如下数据

物质

次数

质量m/kg

升高的温度△t/℃

加热的时间t/min

1

0.1

10

2

2

0.2

10

4

煤油

3

0.1

10

1

4

0.2

10

2

1)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

质量有关.

2)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相同质量、升高相同温度时,水吸收热量的多,水的比热容大

【考点】比热容的概念;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专题】实验题;控制变量法.

【分析】应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实验结论时应先找出相同的实验条件,然后找出不同的实验条件,观察被研究的物理量是否发生变化,如果结果相同,则被研究的问题跟变化的条件无关,否则有关.

【解答】解:(1)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水升高的温度相同,水的质量不同,因为水的质量不相同,所以加热的时间不同,因此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质量有关.

2)由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知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相同质量、升高相同温度时,水吸收热量的多,水的比热容大.

故答案为:(1)质量.

2)相同质量、升高相同温度时,水吸收热量的多,水的比热容大.

【点评】本题的意图是考查对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能力.


22.小丽同学进行探究实验的电路如图1所示,她用电流表分别在ABC三处测得电流如下表.请帮她完成如下几项工作:

测量处

A

B

C

电流(安)

0.5

0.2

0.3

1)比较上表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是: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

2)小丽把电流表接入A点,当闭合开关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2所示,出现这故障的原因是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考点】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实验.

【专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

【分析】1A点是干路,BC分别是支路,可得到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

2)指针向左端偏转,是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解答】解:(1)由表格中的数据知,IA=IB+IC,即: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

2)电流表向左端没有刻度的方向偏转,说明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故本题答案为: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点评】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电流表的使用.


23.如图所示,要用电流表测量通过小灯泡L1的电流,三位同学分别连接了下面的电路ABC.他们连接正确吗?如果有错,请指出错在哪里.

A正确

B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C电流表并联在电路中了

【考点】电流表的使用.

【专题】电流和电路.

【分析】根据电流表的使用分析.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接线柱要接正确,量程用选合适的量程进行测量.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

A、电流表的接法正确;

B、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C、电流表并联在电路中了.

故答案为:A、正确;B、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C、电流表并联在电路中了.

【点评】知道电流表的用法,分析清楚电路图即可正确解题.


24.在组成串并联实验中,组成串并联电路实验时,闭合开关两灯不亮.估计是一盏小灯炮断路.排除故障方法如下,请把现象和故障填在表格内.

ab间接入

现象

故障

导线





灯泡





电流表





【考点】电路的三种状态.

【专题】信息给予题;电流和电路.

【分析】两灯泡串联,其中一灯泡烧坏了,说明电路发生断路,电路中无电流,灯都不亮.将导线、灯泡或电流表与其中一个灯泡并联,根据不同的现象判断故障的可能性.

【解答】解:用导线连接ab时,灯泡L1短路,若灯泡L2亮,说明L1断路,否则L2断路.

ab间接入灯泡,若灯L2亮,则L1断路,若L2不亮,则L2断路;

ab间接入电流表,若电流表有示数,则L1断路,若电流表无示数,则L2断路.见下表:

ab间接入

现象

故障

导线

L2

L1断路

L2不亮

L2断路

灯泡

L2

L1断路

L2不亮

L2断路

电流表

电流表有示数,L2

L1断路

电流表无示数,L2不亮

L2断路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能在实验操作中用导线、灯泡、电流表判断电路故障的方法,是检修电路的基础.


六、计算题(14分)

25.一质量为2千克的金属块,被加热到500℃后放入1千克20℃的冷水中,不计热量 损失,到平衡后,水和金属块的温度均为80℃,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金属块的比热是多 少?【c=4.2×103J/kg•℃)】

【考点】热量的计算;比热容的概念.

【专题】计算题.

【分析】1)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计算即可,(2)水吸收的热量就是金属块放出的热量,再一次利用热量的就是公式计算,

【解答】解:(1Q=cmt﹣t0=4.2×103J/kg•℃×1kg×80℃﹣20℃=2.52×105J

2Q=Q,所以由Q=cmt1﹣t2)得c= = =0.3×103J/kg•℃).

答:(1)水吸收的热量是2.52×105J,(2)金属块的比热是0.3×103J/kg•℃).

【点评】计算本题的关键是金属块放出的热量等于水吸收的热量;二者具有相同的末温.


26.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电流表A1A2A3的示数分别为1安、0.5安、0.3安.问:

1A2A3分别测谁的电流?

2)通过灯L1的电流是多少?

【考点】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专题】计算题;图析法;电流和电路.

【分析】根据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进行分析,即先判断出各电流表所测的电流,然后根据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进行计算.

【解答】解:(1)因为支路L2L3中的电流都经过A2,所以A2L2L3中总电流;而A3测通过L3的电流;

2)已知电流表A1A2A3的示数分别为1安、0.5安、0.3

则通过灯L1的电流I1=1A﹣0.5A=0.5A

答:(1A2L2L3中总电流;而A3测通过L3的电流;

2)通过灯L1的电流是0.5A

【点评】知道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会根据电流的关系进行计算.分析电路图确定三个电流表的测量对象是本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