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u 64 Zn 65

一、选择题(本小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下列事实中,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汽油作燃料

C.铜作导线 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O2可以支持燃烧 BO2可用排水法收集

CO2可用于医疗急救 D.细铁丝在O2中燃烧生成Fe2O3

3.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SiO2 CCu2(OH)2CO3 DF e(OH)3

4.下列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不同性质不同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干冰升华时分子间的间距不变

5.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废水需要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B.明矾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蒸馏海水和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发生的都是物理变化

D.蒸馏水、自来水都是纯净物

6.右图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是非金属元素 B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

C.该粒子最外层电子层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D.该粒子可表示为X-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烧都放出热量 B.红磷常温下在空气中能自然

C.炒菜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D.木材燃烧必须达到木材着火点

8.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9.常温下,下列物质水 溶液的pH<7的是

AKOH B.草木灰 C.生石灰 D.醋酸

10N(NO2)3是科学家近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下列关于N(NO2)3说法正确的是

AN(NO2)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2

BN(NO2)3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3

CN(NO2)3中总共有3N原子和6O原子

D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1.下列有关金属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铁片在海水中不易生锈 B.钢是纯铁

C.铝片表面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D.纯铜硬 度高于黄铜(铜锌合金)

12.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表述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选项

性质

用途

A

活性炭有吸附性

脱色制白糖

B

小苏打能与盐酸反应

治疗胃酸过多

C

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

作化肥

D

CO具有还原性

工业炼铁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多吃果蔬可以补充维生素

B.葡萄糖、淀粉、蛋白质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炒菜用加碘盐可补充碘元素

DCO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强于O2

14.下列除杂所选用试剂与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实验操作

A

CaOCaCO3

溶解、过滤

B

H2CO

灼热CuO

洗气

C

NaClNa2SO4

过量BaCl2溶液

过滤

D

NaClNa2CO3

足量稀盐酸

蒸发结晶

15.制作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纯羊毛衫 B.木制桌椅 C.纯棉毛巾 D.尼龙绳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是吸热过程

B.乙醇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

C.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

D.氯化钠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浓硫酸稀释时把水加入浓硫酸中

B.硫的燃烧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C.甲烷点燃前要验纯

D.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18.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类别

A

太阳能、风能、煤

清洁能源

B

C60He、水银

单质

C

纯碱、烧碱、BaOH2

D

CH4CO2、葡萄糖

有机物

19.下列关于H2SO4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

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

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

D.与Mg反应放出氢气

20.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图所示实验方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实验甲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

B.由实验乙可知金属活动性:CuAg

C.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Ag

D.实验甲中的CuSO4改为CuCl2不能完成本实验探究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2分)

21.6分)金属钨(W)可做灯泡的灯丝,钨合金材料非常坚硬和耐磨、耐热。用黑钨矿(含有FeWO4)与Na2CO3混合在空气中焙烧可以得到Na2WO4Na2WO4与热的浓盐酸反应生成H2WO4H2WO4受热分解生成H2OWO3

  1. 钨合金材料属于 。(填选项)

A.单质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

24FeWO44Na2CO3O2 4Na2WO4+2Fe2O3+ 4________

3H2WO4读作 H2WO4中钨元素的化合价为

4H2WO4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5H2WO31000条件下反应可得到金属W和水,其反应类型为

22.6分)向K2CO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1)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2)右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下列物质能与K2CO3溶液反应产生类似上述实验现象的是 。(双项选择)

ACaOH2 BHCl CBaCl2 D.(NH42SO4

23.5分)右图为KNO3的溶解度曲线,ab在溶解度曲线上。

1a点对应的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者“不饱和”))

2a点对应的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只列计算式)

3)将a点对 应的溶液升温到70,其质量分数 。(填写“变大”、“变小”或“不变”)

4)欲使KNO3溶液的状态从b点转化为c点,可采取的措施是

24.8分)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冶金、电镀、医药等行业。已知CuCl难溶于水和乙醇,在潮湿空气中易变质。CuCl的制备流程如下:

1)“滤液1中除了Na+SO42-外,还存在较多的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

2)“反应”中发生的化学变 化是2CuCl2+Na2SO3=2CuCl↓+2NaCl+SO3,产生的SO3迅速与水化合生成一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操作a的名称是   。本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水除外)是   。(写化学式)

4)可用“水洗”的原因是   ,“醇洗”的目的是   

5160g CuSO4与足量NaCl经上述制备流程,可生成的CuCl最多是   g

25.(7分)菱锰矿(含有MnCO3)常用稀H2SO4来浸出Mn2+

1)侵出Mn2+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该化学方程式是   

2)为探究浸锰的最佳工艺条件,某研究小组首先进行了单因素实验,数据如下:

矿酸比

10.4

1:0.5

1:0.6

1:0.7

1:0.8

浸出率/(%)

75.9

83.8

91.8

92.8

93.0

①矿酸比从10.41:0.8的过程中,稀H2SO4的用量   (填“增大”或“减小”)

②分析数据得知:当矿酸比从1 0.41:0.6时,Mn2+浸出率   

当矿酸比从10.41:0.8时,Mn2+浸出率   

  1. 该研究小组选定两个因素作为研究条件进行对比实验,数据如下:


矿酸比

温度/()

浸出率/(%)

1

1:0.5

60

80.2

2

1:0.5

80

83.8

3

1:0.6

60

X

4

1:0.6

80

91.8

①表中X最有可能的数值为   

A. 79.7 B. 80.8 C. 87.6 D. 92.8

②该工艺的最佳条件为:矿酸比:   ;温度: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28

26.4分)如右图所示装置。

  1. 仪器名称:X Y

  2. A是蒸馏装置。在X中加入约1/3体积的硬水,再加入几片碎瓷片。碎瓷片的作用是

  3. B装置可用于CO还原CuO的实验。该实验现象是

27.10分)分液漏斗是化学实验室一种常用的仪器,可用于滴加液体或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实验室部分装置如A~D所示。

  1. 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

  2. 实验室制取气体通过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等选用相应的反应装置,请完成下表空格。

制取的气体

反应物

反应条件

反应装置(填字母)

O2

KClO3固体

催化剂MnO2固体、加热

直线 28

直线 30

H2O2溶液

催化剂MnO2固体、常温

CD

CO2

直线 26

常温

直线 27

N2

NH4Cl饱和溶液与NaNO2 饱和溶液

加热

直线 29

3)关于装置CD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双项选择)

A. 装置C发生反应时,分液漏斗下 端必须浸没在液体中。

B. 装置D发生反应时,长颈漏斗下端必须浸没在液体中

C. 装置CD的气密性检查的操作方法相同

D. 装置CD均可用于制取一定量的H2

28(6)某同学在实验室用6.5g粗锌(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和稀盐酸制取H2

1)配制100g 10%稀盐酸需要37%浓盐酸(密度1.19g/cm3)的体积为 mL(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除了胶头滴管、烧杯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26.5g粗锌完全反应 共产生H2的质量为0.16g,则该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3)验证后用装满水的10mL量筒代替小试管收集H2,装置如图所示。

①10mL量筒的最大刻度靠近 端。(填写“M或“N

10mL量筒中的水全部被排尽后,实际收集到的H2体积V 10.0mL。(填写“>”、“=”或“<”)

29.8分)过碳酸钠(化学式为2Na2CO3▪3H2O2)俗名固体双氧水。溶于水可看作是Na2CO3溶液和H2O2溶液混合。为了方便保存,过碳酸钠样品可能添加少量的MgSO4和硅酸镁中的一种或二种作为稳定剂。已知①双氧水可用于供氧、消毒和漂白;②硅酸镁不溶于水。

1)过碳酸钠的用途不合理的是

A.鱼池供氧剂 B.消毒剂 C.干燥剂 D.漂白剂

2)取少量过碳酸钠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有不溶于水的固体产生。判断样品中 有硅酸镁。(填写“可能”或“一定”)

3)利用实验室限选试剂,设计实验确定该样品中是否添加少量的MgSO4

限选试剂:稀盐酸、稀H2SO4BaCl2溶液、蒸馏水、AgNO3溶液


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必要结论

步骤:1: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缓慢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过滤。


步骤2:取少量步骤1所得的滤液于试管中,加入 ,振荡后静置。

步骤3:取少量步骤2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

,说明样品中有MgSO4

,说明样品中没有MgSO4




1-5BDBDA 6-10CBADA 11-15CCBDD 16-20CABCD

21.1D;(2CO2;(3)钨酸;+6;(4H2WO4 H2O+WO3

22.1)有白色沉淀产生;(2K+CO32-OH-;(3AC

23.1)饱和;(2 ;(3)不变;(4)增加溶剂;

24.1Cl-Cu2+;(2SO3+H2O=H2SO4;(3)过滤;NaCl

4CuCl 微溶于水;用水洗去可溶性杂质,保留CuCl;快速去除CuCl表面的水分,防止其氧化;

599.5

25.1MnCO3+H2SO4=MnSO4+H2O+CO2

2)①增大;②明显增大;③略微增大;

3)①C;②1:0.680

26.1)蒸馏烧瓶;(带铁夹的)铁架台;(2)防止爆沸;(3)黑色固体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7.12KMnO4 K2MnO4+MnO2+O2;(2AO2;大理石、稀盐酸溶液;C/DB;(3BD

28.122.7;量筒、玻璃棒;(280%;(3)①N;②

29.1C;(2)一定;

3)步骤2 过量稀盐酸;现象:有气泡产生;

步骤3 加入少量BaCl2溶液,振荡后静置。

生成白色沉淀;②无明显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