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

课题

语文园地

课型

语文园地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能准确读出整体认读音节,分清易混的韵母。

2.练习扩词,学习从多个角度给一个字扩词。

3.读懂儿歌。

教学

重点

重点:区分读音相近音节、复韵母。

教学

难点

难点:体验共同阅读的快乐。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复习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2.正确拼读音节,了解秋游该带些什么。。

教具

准备

拼音卡片。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激趣导入

汉语拼音学完了,今天,我们进行复习,复习的列车即将出发,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学习“语文园地三”。(板书:语文园地三)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第一站:用拼音

(一)出示第1题:(课件出示3




1.拼一拼,读一读。

自由拼拼,读读,说说每组音节有什么区别?

第一、二组是两拼音节和整体认读音节的比较,二者只差一个字母“u”和“g;第三组的两个音节区别在第二个字母上,一个是“i”,一个是“u”;第四组是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第五组是二拼音节和三拼音节的区别。(板书:平舌音 翘舌音 二拼音节 三拼音节)

2.辨析认读。

采用同桌互读、男女生接读、师生对读等多种形式进行辨析认读。

(二)出示第2题:(课件出示4





1.读一读形近复韵母。

自由读一读两组形近的复韵母“ei”和“ie”,“ui”和“iu”。(板书:“ei”和“ie”,“ui”和“iu”

2.如何辨别它们?

借助复韵母中第一个字母的读音来辨别。

3.读一读,拼一拼。

自主拼读,同桌互相检查。

  1. 学习第3题。(出示课件5

Shape1






1.教师引导:秋游快到了,读幼儿园时要去秋游了,总是爸爸妈妈帮小朋友们理书包。现在我们已经是小学生了,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书包该怎么理呢?要带些什么东西呢?书上就告诉我们了,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2.拼一拼,读一读。拼一拼这些音节词,谁能说一说,书上告诉我们需要带些什么呀?

帽子、水壶、苹果、跳棋、面包、水彩笔、饼干、雨伞、望远镜等。

(板贴:帽子、水壶、苹果、跳棋、面包、水彩笔、饼干、雨伞、望远镜)

它们都有什么用呢?

有吃的,如“苹果、面包、饼干”;有可以用的,如“雨伞、望远镜、帽子、水壶”;还可以用来娱乐的,如“跳棋、水彩笔”。

这些东西只是给大家一个建议,你可以选择,还可以带些你认为有用的可这里又没有提到的东西。请大家把你在秋游时想带的东西用简笔画画下来。
 (四)复习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课件出示6








1.复习23个声母。

2.读一读,背一背。

1)读、背声母。

2)区别形近字母:

b —d p —q f —t m —n
   音近字母:n —l z —zh c —ch s—sh
  (3)再熟读、背声母。(指名背、同桌背、自由背)
   3.复习24个韵母。
  (1)分组读:单韵母6个、复韵母9个、前鼻韵母5个、后鼻韵母4个。(重点复习复韵母和鼻韵母的连读方法)
  (2)对比读:a—an—ang e—en—eng
         i—in—ing un—ün—üe
         iu—ui—in an—ao—ou
  (3)连起来熟读、记忆。
   4.复习16个整体认读音节。
  (1)分类读。
  翘舌平舌;其后加i的有7个;跟韵母读音相同;用大y带头的有8个;还有一个wu
  (2)熟读,记忆。








【设计意图:注意会拼读和区分6组容易读混的音节,注意区分两拼和三拼、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区别。】























































【设计意图:注意会拼读音节词,弄清旅游需要的物品。】



























































【设计意图:集中识别所有的字母,注意区分易混的字母。】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三、课堂总结

第一站的旅行结束了,你们认真读,仔细想,顺利完成了任务,你们真棒!下节课我们继续第二站的旅行。




课堂作业新设计


、按照顺序填一填。

ai ao ie


a n ang


二、拼一拼,连一连。

chán chuán chuáng cháng cáng



① ② ③ ④ ⑤


Shape4 Shape3 Shape2

冬眠就是冬天睡觉,不出来活动。

冬天里,哪些动物会冬眠?请你把它们涂上喜欢的颜色。

xShape5 Shape6 ǐ què hēi xióng qīng wā dà shé

hShape8 Shape7 Shape10 Shape9 uáng niú mǎ yǐ mì fēng shān yáng


【答案】

一、ei ui ou iu üe er en in un ün eng ing ong

二、chán ⑤ chuán③ chuáng①

cháng ② cáng④

三、涂:hēi xióng qīng wā dà shé mì fēng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习扩词。

2.正确书写汉字。

3.读懂短文,理解内容。

教具

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激情导入

下面我们继续我们的旅行,呜——火车开到哪里了?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第二站:字词句运用

(课件出示9出示第1题:





1.复习生字“车”,注意读翘舌音。

2.借助拼音,读一读和车有关的词语。

3.小朋友们都喜欢车,你知道哪些车的名字?

学生回答:汽车、火车、电车、马车……

(板书:车的名字 和车有关的词语)

4.你还知道哪些与车有关的词语?

预设:上车、坐车、车站、车厢……

(课件出示9出示第2题:




1.自己拼一拼这些音节,读音节词。

2.根据拼音写汉字。

努力写得工整、美观些。

3.小组内订正。

三、第三站:和大人一起读

1.读一读故事《小鸟念书》(课件出示12

注意注音的字,读准确;再把故事读通顺。(板书:小鸟念书

1)自己读一读,把音节读准。

2)指名读,纠正字音。

2.读出趣味

一边读一边体会,怎么读出趣味?回答以下问题:

(课件出示13

为什么说小鸟念错了?

(因为风的发音是“渐渐沙沙”,而小鸟的发音却是“叽叽喳喳”)(板书:“渐渐沙沙”与“叽叽喳喳”)






【设计意图:认识关于车的词语,学会看拼音写汉字,读准音节词。】


































【设计意图:学会和大人一起读故事,多多识字,积累语言,培养阅读的兴趣。】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旅行了第二站和第三站,看到了美丽的风景,最终到达了目的地,你们真棒!




课堂作业新设计

、写一写。

b ā shí huǒ shān yún chóng

白 小

Shape13 Shape12 Shape11 、读一读,请你再说几个词语。

Shape16 Shape15 Shape14 野鸡 山鸡 鸡蛋

天 天气 白天 天地

三、读儿歌,回答问题。

慢慢蹦,轻轻跳,小兔进屋静悄悄,为啥呀?

花猫姐姐上夜班,让她好好睡午觉。

因为花猫姐姐在 ,所以小兔进屋 。(写拼音)


参考答案:

一、八十 火山 云 虫

二、示例:火鸡 鸡场 喂鸡 黑天 星期天 雨天

三、 shuì wǔ jiào jìng qiāo qiāo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的教学,创设了乘着火车去旅行的情景,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始终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让他们去探究,去感受,去练习,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的兴趣,起到了良好效果。另外,教师在“和大人已一起读”的环节能够放手让学生自己读音节,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更极大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这种做法如果能坚持下去,一定能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不足之处:在教学中要注意课堂的调控,学生的组织,使学生真正地把精力用在学习上。


板书

内容

语文园地三

区分平舌音 翘舌音 二拼音节 三拼音节

区分“ei”和“ie”,“ui”和“iu”

板贴:帽子、水壶、苹果、跳棋、面包、水彩笔、

饼干、雨伞、望远镜

声母 韵母 整体认读音节

车的名字 和车有关的词语

渐渐沙沙”与“叽叽喳喳”




【教材分析】

学习园地三共三项内容,分别是:用拼音、字词句运用、和大人一起读。用拼音部分共四项内容:比较音节,比较韵母,读音节和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的归类。字词句部分有两项内容:一是给字扩词;二是看拼音写词语。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ɑnɡenɡinɡonɡ的发音方法发ɑnɡ时,先发ɑ,然后舌根高抬顶住软腭,气流从鼻腔出来。发enɡ时,先发e,紧接着舌根后缩,抵住软腭,气流从鼻腔出来。发inɡ时,先发i,舌尖向下,舌头向后缩,舌根抬起并抵住软腭,气流从鼻腔出来。发onɡ时,先发o,紧接着舌头后缩,舌根向软腭靠拢,气流从鼻腔出来。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大自然的话

别以为人才会说话,

  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语言到处都是,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

  

  白云飘得高高,

  明天准是晴天,

  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蚂蚁往高处搬家,

  出门要带雨伞,

  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树桩上有一道道圈圈,

  一圈就是一年,

  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啊,

  真是妙不可言。

  不爱学习的人听不懂,

  粗心大意的人永远听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