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小学 语文 科第册教案设计

20XX-20XX学年度上学期)

课题:语文园地

课型

新授课

任课

教师

XXX

教学

内容

简析

本课借助相关词语句子的实践活动以及古诗文诵读等多样化形式,正在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语文的能力

学生

学情

分析

三年级孩子,在小学教育中,正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时期,也是培养学习能力,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接受知识的变化,要接思维方式的变化,学习方法的变化。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培养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形成语文知识的不断累积


难点:能够结合兴趣小组的特点,有创意的给小组取名

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

多媒体课件

课时

2课时

教学

目标

第一课时

1.学会在读书的过程中摘抄好词佳句,培养感悟文字,积累文字的能力与习惯。

2.体会成语对于描写人物的重要作用,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句子,初步掌握朗读技巧,不断提升良好的语感。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引入,教学“交流平台”

1.谈话激趣:孩子们,我们要想长得高长得更结实,都有哪些办法呢?

生:平时要多吃饭。

生:还不能挑食,如果养成了挑食的坏习惯,



师生互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很多营养就不能被吸收,时间长了我们就会营养不良,那样会就影响身体健康了。

生:除了要吃好,我们还要锻炼身体,这样我们的身体才能真正结实健康。

师:身体的成长需要营养,那么,我们的大脑成长是不是也需要丰富的营养呢?

生:是的。

师:如何强健我们的大脑呢?

生:我们可以多读书,获得更多的知识。

生:我们还要认真学习,不懂的东西就要问别人,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学到知识。

师:是啊,我们要多读书,才能不断强健我们的大脑。 说到读书,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有效积累知识的小妙招呢,孩子们,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2.出示“交流平台”中的第一句话,引导学生读一读并说说它的出处,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说说这句话写得好不好(好,写出了孩子们读课文读得非常认真......)。教师适时小结:这么好的句子,我们需要把它记在脑海里。但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摘抄下来。

3.课件继续出示第二句话,引导学生再读句子,说说这句话好在哪里,教师适时提醒他们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生活中“更夫”这一职业的向往,表现作者对呆板,传统教育的反感。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上两句话,然后将句子认真地抄写下来。同时引导他们在今后的阅读过程中,要养成摘抄优美词句的习惯。


二、教学“词句段运用”

1.趣味引入对成语的学习。

(1)师生互动小游戏:老师做动作,学生通过动作,神态等猜出对应的成语(课件出示:摇头晃脑,张牙舞爪),同时小结:别小看刚才这两个成语,它们可是把老师刚才的动作非常有踅地表现了出来。 如果我们能将它们合适地运用到说话,写话的过程中,保准会让别人觉得你是个非常有文采的人。

(2)课件出示“播头晃脑,披头散发”等8





师生互动













学生读一读并说说它的出处





学生再读句子,说说这句话好在哪里












师生互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成语,引导学生认真朗读成语,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指名朗读成语,小组开火车轮读成语,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爪”(zhǎo)

学生齐读成语,注意成语间的短暂停顿。

(4)引导学生再读成语,看看这些成语都有什么特点,并将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这两行成语都是描写动作神态心理的成语,同时引导他们简单交流对成语大意的理解。教师补充说明“眼疾手快”(形容做事机警敏捷),“口干舌燥”(口舌都干了。形容说话太多)等成语的意思,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这些成语对描写人物的具体表现的重要作用(更加形象,生动)

(5)指导学生试着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成语说话,进一步体会成语的作用,教师点拨,指导。

(6)学生再次齐读成语,想象成语所表达的人物情态。

(7)延伸:想一想自己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成语,教师补充出示(眉飞色舞,笑逐颜开,志忑不安......)

2.练习句子的朗读。

(1)质疑引入:平时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怎样读才能更好地表达出句子的意思呢?(边读边想,把部分字词的读音加重......)教师适时小结:是啊,通过强调部分字词的朗读重音,无疑是突出句子意思的重要方式。

(2)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词句段运用”第二部分中的三段话,想一想怎样朗读才能准确地表达出句子的意思。 试着根据自己的理解练习朗读。

(3)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体会第一段话中的“那些花朵”是天真烂漫渴望自然的儿童的化身,而“地下的学校”说明作者认为学校阻断了儿童与大自然的联系,抹杀了儿童的天性;第二段话中“一点儿”这个词语写出了孙中山对书里说的意思丝毫不懂,正因如此才产生了“问”的念头;第三段话中的“不懂就要问”告诉了我们学习的方法,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不断进步。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三段话,注意强调

学生认真朗读成语,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学生齐读成语,注意成语间的短暂停顿



学生再读成语





学生试着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成语说话,进一步体会成语的作用


学生再次齐读成语,想象成语所表达的人物情态








学生认真朗读“词句段运用”第二部分中的三段话





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三段话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句子中的几个词语的朗读重音。学生齐读句子。


三、课堂小结

语文学习其实就是一个不断丰富与积累的过程,孩子们,让我们把今天所学到的学习方法运用到今后的语文学习过程中,相信你们会更多地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无限乐趣。


学生齐读句子





师生互动








语文园地



口干舌燥 眼疾手快









教学

目标

第二课时

1.通过实践活动,培养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同时能够给自己的兴趣小组取个响亮,有个性的名字。

2.诵读古诗所见,感受诗歌中的童趣,丰富古诗文化积累。

二课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激趣,引入教学

1.话题交流:孩子们,你们平时都喜欢干什么?有没有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呢?

2.学生交流(跳舞,唱歌,下棋......),教师适时引入:因为有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我们的生活才更加精彩。不过,老师发现,我们很多同学的兴趣爱好是相同的,那么我们可不可以成立一些兴趣小组呢?这样我们就能够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啦。


二、深究交流,创意取名

1.引导学生根据直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自由组合,并由小组成员推荐出本兴趣小组的组长。

2.指名小组长汇报本组的兴趣爱好内容,教师适时板书(书法,跳舞,篮球,足球......)

3.课件出示课本中几个兴趣小组的名称“篮球侠,巧手剪纸组”等,引导学生说说对这些兴趣小组名称的理解(好在哪儿),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在给兴趣小组取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本组的兴趣爱好特点,同时要把名字起得响亮,让人一下子就能记住。

4.引导各兴趣小组合作探究,为本兴趣小组取名,同时简要记录名字的来由。

5.小组长汇报本组的名字。

生:我们小组的名字叫“一剪美”,因为我们都喜欢剪纸,而且我们能用剪纸来表现生活中的美。

师:不错,这个名字既让我们知道了你们小组同学的兴趣,更感受到了你们用剪纸创造美的愿望。

生:我们小组的名字叫“棋逢对手”,别人一听就知道我们小组喜欢下棋,而且我们的旗艺





学生交流







学生根据直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自由组合,并由小组成员推荐出本兴趣小组的组长







各兴趣小组合作探究,为本兴趣小组取名,同时简要记录名字的来由




师生互动



二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都差不多呢。

师:真有创意,能够用一个成语作为小组的名字,响亮,大气,准确

生:我们小组取的名字叫“书友之家”,我想请大家猜一猜我们的兴趣爱好是什么。

生:我觉得是爱好读书吧?

生:我认为你们小组成员一定是喜欢书法。

生:对,我们都喜欢书法,所以我们觉得这个小组应该是我们这些同学共同的家园。

师:连老师也忍不住要给你们鼓掌啦,一个“家体现了你们对这个兴趣小组的喜爱之情......

6.教师简单小结:孩子们,我们的兴趣小组已经成立了,而且还拥有了自己响亮的名字,老师希望你们今后能够把各自兴趣小组的活动开展起来,这样,我们就能真正在集体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啦


三教学“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观图并说说图上的内容(一个小牧童骑在牛背上,正准备去捉知了......),教师适时引入:这是一幅富于童趣的图画,其中还藏着一首小诗呢。

2.课件出示古诗所见,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注意朗读节奏(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同时引导他们明确古诗的作者(清代袁枚)

3.指导学生自主朗读古诗,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准诗歌的节奏停顿。

4.指名朗读古诗,教师再次范读指导,学生齐读古诗。

5.再读古诗,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同时展开想象:自己似乎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与同学交流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6.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他们理解“振林樾”(歌声嘹亮,在树林里回荡),“意欲”(打算)“闭口立”(停止歌唱,一声不响地站在树下),同时引导他们明确诗歌的大意以及所描绘的牧童在林中歌唱,意欲捕蝉的有趣画面。

7.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注意读出诗歌有趣的画面感。



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





学生自主朗读古诗,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准诗歌的节奏停顿


再读古诗,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同时展开想象



学生交流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注意读出诗歌有趣的画面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8.试着背诵诗歌,指名背诵展示,学生齐背。


四、课堂小结

1.引导学生说说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教师适时再次引导他们明确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的重要意义,同时引导他们从诗歌诵读中体会童真童趣。

2.教师小结:同学们,本单元的学习到此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看到你们收获了不少新知识,老师为你们感到开心。相信在下一单元的学习中,你们会掌握更多有价值的新知识。



指名背诵展示,学生齐背



学生说说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师生互动





语文园地


所见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这是本学期语文学习的第一个综合学习板块,教师尤其重视对学生观察发现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所学内容进行研读,从中初步感知学习语文的途径并在品词析句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语言文字积累,提升了对于语言文字的品读感悟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诵读古诗,增加了古诗文化积累。与此同时,教师还重视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堵雅,让他们在参与兴趣交流,感悟古诗画面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碰撞,不断丰富了自己的认知,并初步培养了认真倾听,尊重他人等良好学习品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还注重让学生努力做到了学用结合,让他们在感情词义的基础上进行说话训练,有效实现了认知内化,为今后提升表达能力奠定了基础。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