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1课时 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

1教材第29页活动

(1)大气逆辐射指向地面是对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补偿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用大气保温作用概括是合适的。

(2)因为月球没有大气白天月面温度升得很高夜间月面温度骤降所以温度变化剧烈。地球上因为有大气存在,在白天,大气的反射、散射和吸收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白天地面的气温不会过高;夜间,地面辐射绝大部分热量又被大气逆辐射还给了地面,使夜间地面气温不会降得过低,从而减小了气温日较差。

2教材第2930页活动

活动旨在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能力通过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的流动的方向帮助同学理解热力环流的成因及流动方向。

通过实验可以看出烟雾在玻璃缸内先由小洞向下然后由装冰块的盆飘向装热水的盆由装热水的盆向上后又飘向装冰块的盆的上方,形成闭合的一圈。烟雾飘动代表了空气流动,由实验可知,地面冷热不均可引起空气环流。

3教材第3031页活动

白天陆地增温快海洋增温慢相当于白天陆地受热海洋冷却;晚上相反。

(1)图略。(提示:白天陆地增温快气温高形成低压;海上增温慢气温低形成高压。夜间陆地降温快气温低形成高压;海上降温慢气温高形成低压。)

(2)一天之内海岸边白天吹海风夜间吹陆风。

(3)画图略。(提示:白天顺时针夜间逆时针。)

(4)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白天,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夜间,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因此,海陆风对海滨地区的气温有调节作用。白天海滨地区受海风的影响气温不是太高,夜间海滨地区受陆风的影响虽然温度下降,但海洋热容量大,气温高,受其影响,海滨地区气温降得又不是太低,使海滨地区的气温日较差较小,气温年较差也较小。

[课堂小结]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12题。

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

A    B

C D

2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  )

A    B    C    D

解析: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后以地面辐射的形式被近地面大气吸收而增温。越靠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越多温度越高。

答案:1.B 2.B

冬季农民用人造烟幕防止农作物受冻。读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中acd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c代表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Bacd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c<d<a

Cd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解析:从图中箭头方向可判断出a表示大气逆辐射c表示太阳辐射d表示地面辐射;其中d是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其辐射的热量主要被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太阳辐射与天气状况有关。

答案:B

4图中箭头能表示人造烟幕防止农作物受冻原理的是(  )

Aa Bb Cc Dd

解析:人造烟幕增加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从而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使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防止农作物受冻。

答案:A

读下图回答56题。

5图中城市中心与郊区相比(  )

A气温高降水少 B.气温高降水多

C气温低降水少 D.气温低降水多

解析:图中信息可知,市中心与郊区相比,降水更多,气温更高。

答案:B

6关于城市与郊区之间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上空盛行下沉气流

B近地面气流由城市流向郊区

C高空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市

D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市

解析:由于城市温度比郊区高故在城市与郊区之间形成一个热力环流城市上空产生的上升气流在郊区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

答案:D

7下现象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

A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太高

B臭氧能够防止紫外线对地表生物的危害

C夜晚多云比白天多云气温高

D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温暖

解析:首先要明确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是反射和吸收。四个选项中A是反射作用B是吸收作用C的叙述本身是错误的D是大气逆辐射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

答案:D

8图甲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乙为某地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甲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含义: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量来源是________(填字母);全球变暖与________(填字母)过程增强有关。

(3)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与四川盆地相差不大,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四川盆地高得多,据图甲所示原理分析原因。

(4)图乙①②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_据图甲所示原理说明判断理由。

解析:(1)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将能量传递到地面是太阳辐射地面将能量传递到大气是地面辐射大气将能量传递到地面是大气逆辐射。(2)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地面全球变暖与大气逆辐射有关。(3)青藏高原太阳能辐射丰富的原因从海拔、地形方面结合大气的受热过程分析。(4)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分析晴天与阴天的气温变化特征。

答案:(1)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2)B C

(3)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且多晴朗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4) 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比晴天时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气温比晴天时高。


近年,山东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下图为山东某蔬菜基地塑料大棚生产示意图,根据下图和所学知识完成910题。

塑料大棚生产蔬菜示意图

9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  )

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

C日温差较小 D.年温差较小

解析:塑料大棚使得晚上大棚内的温度不会太低,日较差相对较小,而晚上温度高,蔬菜的呼吸作用比较强,消耗的能量比较多,不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

答案:C

10在冬季为了保温菜农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内洒水其原理是(  )

A增强地面辐射

B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

C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

D增强地面保温

解析:在大棚内洒水增加空气湿度有利于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

答案:C

读合肥的城市热岛示意完成1112题。

11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A地乡村风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解析:城市热岛环流近地面风由乡村吹向城市结合等温线分布及地转偏向力可知A地吹东南风。

答案:A

12正确表示N地近地面在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  )

解析:近地面受热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故等温面上凸等压面下凹。

答案:A

13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形式a地与b地的气压(P)和气温(T)状况是(  )

APa>PbTa> Tb BPa > PbTa < Tb

CPa < PbTa > Tb DPa < PbTa < Tb

解析:由图中垂直气流方向可知a地气流下沉b地气流上升故气压Pa > Pb气温Ta <Tb

答案:B

14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今后新建公共建筑在设计和施工时有望强制要求产权单位在屋顶、墙体实施配套绿化工程空中要绿地。

材料二 下图为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

(1)描述图中气温曲线的分布特点。

(2)结合图示资料并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在图中线段上绘制箭头以表示气流方向。

(3)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屋顶绿化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意义。

(4)为了减少工业污染对城市的影响计划将钢铁厂从甲处搬迁到乙处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是否合理?试说明理由。

解析:(1)从图中气温变化曲线上可以看出由市中心向郊区气温呈波浪式下降植被覆盖好的地区气温较低。第(2)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为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市中心高空风由市中心吹向郊区。第(3)绿色植物吸热增温较慢它的蒸腾吸收热量再加上它吸收CO2导致大气吸收地面辐射量减少从而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第(4)乙处位于城市热岛环流之内污染物会对市区造成污染故不合理。

答案:(1)由市中心向郊外呈波浪式降低植被覆盖率低的地方气温较高植被覆盖率高的地方气温较低。

(2)略。

(3)等量的太阳辐射使被植被覆盖的绿地比水泥面增温慢温度低,地面辐射弱,被大气吸收的热量相对就少,气温较低,绿地吸收二氧化碳,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减弱,气温降低,土壤水分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吸收周围的热量,也起到降温作用。

(4)不合理。乙处位于城市热岛环流之内污染物容易随城市风从郊区流向城市中心没有达到降低对城市污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