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件网>班主任工作艺术>做一名有智慧力的班主任

下载全文

做一名有智慧力的班主任

  做一名有智慧力的班主任

  关注陈宇老师很久了,陈老师是国内知名的个性班主任,读了他的《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感受更多的却是他的用心、真情和对教育的迷恋。只要你爱教育,总会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带好自己的班级。身处生源薄弱学校的陈老师能做到的,身处生源相对较好学校的我们能不能做到?更重要的是陈老师和我们一样身处应试教育高度发达的中国高中。基于此,我们有必要认真学习、系统研读、用心领悟。读了这本书,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管理学生的根本就是做人

  班主任的为人处事之道,体现在对待学生、科任教师、领导和家长的态度上。

  陈老师对待学生,大智若愚,不耍小聪明,不玩儿心眼儿。一身正气、睿智、真诚。他用自己现代阳光的生活方式影响学生,用自己科学的管理方法去促进班级发展。在个性教育案例“狭路相逢”中对待问题学生小徐课堂“捣乱”的智慧;“跟着我吧”中对学生自尊心的爱护;“哀兵必胜”中对不穿校服学生的动之以情。在策划活动中对学生的帮助引导。陈老师不唯成绩至上,一切活动指向学生的终生发展,这样的班主任学生怎能不信服呢?

  陈老师对待科任老师,首先是了解研究,熟悉他们的教学能力、教学风格、个性风格。老师的强项是什么?弱项是什么?然后,全力以赴做好老师的服务工作。“让任课教师感到幸福。”陈老师从细节做起,一面洁净的黑板,一张干净的讲桌,一个安静的课前准备。在班级里大力培养尊师重教的风气。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他引导学生对待一位认真刻板的语文老教师的故事。陈老师经常对学生说:“语文老师都是奶奶辈的人了,认真严谨了一辈子,……她看到你们的学习习惯,一定很痛心的,但是她甘愿和我们一起拼搏。这么大年纪了,图什么?还不是把你们都看成了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对成绩如此差的班级还不离不弃的老师,更是我们修来的福气。要懂得珍惜啊!”。语文老师在她教育生涯的最后两年,在陈老师班上一定是幸福的,陈老师引导学生用丰厚的情感回报语文老师,使她的教师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陈老师对待领导,虚怀若谷,从善如流,他认为任何一个领导能坐到他今天的位置,一定有他的道理。有的老师取得了一点儿小成绩便“不听话”了。陈老师在一些非原则问题上不以自己的个性与学校统一要求对抗,当然,也不简单的迎合。陈老师原计划带学生到校外迎新年联欢,结果学校不准外出,陈老师在学校的框架内创意的开了联欢会。他认为如果一味的迎合学生,教会的只能是学生和上级对抗?这对学生发展会产生不良影响。越是有了一点儿成绩,就越要识大体,在大方向上和学校保持一致,沟通与妥协是一种智慧的处事方式。在团队研修时余维民主任结合自己的角色转变深有感慨的谈到,领导也需要老师的认可,当班主任有事找领导商量时,这不是“拍马屁”,这会使领导感到自己被老师信任和重视,领导更容易理解你的思想和做法。

  陈老师对待家长,孩子不争气的,尊重家长;有身份、地位、权势的“有礼有节,不卑不亢”;身份地位卑微、不太善于说话的家长,耐心理解,尽量倾听。特别是对待难教的孩子,在孩子不出事时与家长保持联系,建立友谊,对家长要有人文关怀。第一次接触时“暖场”,让家长感受到温暖。

  陈老师不仅仅是一个智慧的人,更是一个厚道的人。他无形中整合了所有的教育资源服务于班级建设,他不是单兵作战,而是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压在身上的大山成了“靠山”,这样的班主任一定会成功。

  40岁来临之际,我给自己定了一个修炼目标,40岁之前的自己自以为有思想,说话尖锐,有时不顾及别人的感受;40岁以后的我,要做一个浑厚质朴的人,温暖学生,温暖同事,温暖领导,温暖家长,温暖家人……让他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我们经常说我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我们更应该多思考,自己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班主任首先应该是一个有正气的人,真担心有的班主任靠歪门邪道取得班级量化的高分,有的班主任不惜一切代价抓出血的成绩,那会把学生引到什么道路上去?

  我们经常谈班级文化建设,一个班级有没有文化就看它的班主任有没有文化,班级文化说到底就是班主任的人生观、值价观。班主任对学生持续的精神引领,要求班主任是一个思想开放、视野广阔、胸怀理想的人,这样的班主任一定会带领学生摆脱思想的桎梏,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陈老师营销“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这一班级精神的作法颇为成功,一个班级一旦有了班级精神,对学生自信心、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

  当然,班主任的修炼还体现在广泛的爱好,陈老师是个体育迷,喜欢游泳,长跑和踢足球,这是班主任走进学生心灵的重要途径。我天生不会音乐,体育不佳,但我还可以做个读书人,一个爱旅行的人,我的学生朋友,很多是有思想的读书人。

  班主任自身的不成功使教育的说服力大打折扣。班主任不可能像老板那样有钱,不可能如官员那样威严,但我们可以积极工作,快乐生活。一个整天悲悲戚戚,牢骚满腹的班主任怎么可能赢得学生热爱呢?小小班主任可以有大大的梦想,因为,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的学生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我们就是影响世界未来的人。

  儒家讲修己以安人,要教育别人,先修炼好自己,这才是中国式管理的精髓。

  把常规做到极致创造奇迹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重要。一个班级管理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常规管理的质量,班级管理学的核心就是常规管理。

  陈老师经常运用各种表格,把学生的日常行为量化入档案,评选先进是自动生成而不是海选。陈老师的任务布置:从模糊到具体。比如:大家都要踊跃报名参加,可以改一下说法:所有同学都必须报名,特殊情况不能报名的直接向我报告。在任务实施过程中,还必须时时关注进展,及时提醒、督促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陈老师的程序设计:从混乱到有序。比如排座位、大扫除程序设计要科学合理,哪一步干什么,哪个人做什么?清清楚楚、紧张有序。班级管理是一门科学,班级管理就是要在琐碎的小事中见智慧。

  一个班级如果成绩屡屡出问题,一定要常规出了问题,“如果我们长期疏于管理,就会助长学生很多坏习惯的形成。如果我们坚持管理,虽然会遇到阻力,但学生最终还是会在你的坚持下让步,并不得不开始适应你的管理风格。”

  翻越那一面毕业墙,是一个常规性的学校活动,但有关此次活动的三次主题班会:拓展训练总结(朗读学生总结)、断桥遐想(把断桥想像为人生的坎坷和跨越后的高峰体验)、翻越我们的毕业墙(团队精神)却体现了陈老师把常规做到极致的用心与智慧,在这里对吃苦精神、自信教育、团队精神的培养寓于活动之中。

  克服职业倦怠始于创新

  陈老师认为“世界上可能再没有什么职业像班主任一样充满了创造性:每一个班级都是不同的,每一个学生也是不同的,班级和学生的每一天也是不同的。班级的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孩子的成长充满了变数,这一切,因为有了班主任的介入而显得有了一定的方向感。”班主任岗位令人迷恋,学生的成长令人迷恋。

  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与工作的单调性有关。河北馆陶赵鹏老师自杀与暗无天日毫无创新的教育生活有关。

  人弃我取(光荣的领操员)人无我有(巧卖西瓜)人有我优(热卖凉扇)人优我变(巨型魔方)十六字方针及生动的案例体现了陈老师的创新艺术,一个对班主任工作时时葆有新鲜感的老师是不会倦怠的,他的教育生活时常充满了新奇,他的教育人生有滋有味儿。

  创新并不是自己在那里闭门造车,冥思苦想,创新是建立在大量阅读吸取别人创意基础上的拓宽深挖,从陈老师的很多创意做法上可以看到名家的影子。比如拍卖班级岗位,是雷夫的经济学课程的中国化;班级常规管理的科学化是魏书生科学管理的深化;打造自己的班级名片、班级品牌人物的评选可能借鉴了李希贵的《学生第一》中的做法,并受到王晓春老师《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中的理性思考“代表人物”、“行为品牌”的启迪……正如魏书生所说:“我所理解的创新,不是今天发现这个问题,明天构建那个理论,创新就如挖井,你能挖到一个别人没有达到的深度就是创新。”因此,创新并不神秘,人人都能做到,当然也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坚持本身也是一种创新。

  有高度的班级管理源于战略

  带一个班,班主任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重点做?什么可以不做?需要有一个统筹规划,如果班主任雄心勃勃,想大干一场,什么事都抓,最终的结果是什么也抓不好。

  班级管理中处于战略地位的是班风的营造,良好班风的营造从做人开始。对学生来说,只要事关品德的培养,都是大事。“卓越的人性最有可能使人成为好人,而各种标准、规范和意识形态根本不能保证任何一个人成为好人。”班主任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路人,一定要从平常那些小事中看到它所折射出的人性的光辉。高压的管理虽然很容易看到短期的效果,但由于不是以培养人性为出发点,不能促成学生自发地去追求,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如果为卫生评比而抓卫生,那就不叫“教育”,充其量只能叫“管理”。而管理的意义永远是低于教育的,用管理来代替教育更是悲哀。管理只能使人被动地遵守事先制定好的规范,而遵守规范是做人的底线。通过教育,可以使人从被动地遵守规范逐渐变成主动地追求任何美好的事物,完全摆脱规范的束缚。

  比如抓迟到,不要为了抓迟到而抓迟到,而是从培养班级“勤奋”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入手。

  一个班级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战略层面的问题包括:尊师重教,从抓课前准备和课堂纪律入手;考风考纪,第一次考试就要极度强调并采取严格的措施;公德意识,从抓自习纪律和卫生入手,在我校还有一个重要的场所就是寝室。我认为还应该加一点:友爱同学。营造班级互助合作的精神一定程度是可以克服我校过度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些思考和做法,从大处着眼,从小处下手,这样的班级有发展后劲儿,陈老师大脑中充溢着班级管理的大智慧。

  勤于写作总结积累智慧

  大多数班主任持写作是语文老师的事儿,理科老师不能写的观点。陈宇老师流畅的文笔,理性的思考与文科老师相比有自己独特的味道,那是理科班主任的味道。书中丰富的案例,绝非写书时现写可以写出来的,没有日常教育生活中的大量积累是不可能完成这一体系完整的班主任着作的。在读这本书中的案例时,我时时想,陈老师书写案例的过程不就是积累幸福感、积累智慧,积累成就感的过程吗?

  有了勤于写作积累的习惯你就拥有了更多更新的教育资源,你就是在不断的奠基自己的理论大厦,理论是什么?理论就是系统的知识,系统的班级管理知识从阅读中来,从实践中来,从思考中来,还有重要的一点是从写作中来,因为,写下来的是自己的实践、自己的思考,保存下来的是自己的资源。

  初三结束了,这三年学生写的周记、班级日记、自己写的教育日记、总结;班级活动的照片等等要梳理一下,还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写高中回忆录,和学生一起编写班级史册,对自己三年的带班实践进行系统化的梳理提升。如果我们每带一届学生都能有所积累、有所感悟,我们就一定能积累成功。

  当然,无论多么优秀的班主任都有自己的局限,每个人的生活阅历、阅读视野、所处的地域和时代环境有很大的差异,他的作品所能达到的就是他这个人的一切。

  没有卓越的课程,特别是没有高品位的阅读课程,是陈老师班级管理的一大缺憾。从陈老师写书后的讲座中看到他在班级里实践的电影课程、羊皮卷课程,也是比较粗浅的(这两个课程我们团队已做的比较深入,王晓琳的电影课程已成系统,我的羊皮卷课程做了八年)。陈老师所处的教育环境是应试教育发达的中国高中,应试的紧迫性使得系统的阅读难以展开;陈老师是一个化学老师,重科学管理是他带班的一大特色,思考力是他的一大能力。陈老师带的班主要是薄弱班级,个性卓越人才的培养这里没有成熟的方案。当然,我相信陈老师带优秀生也一定能带好,这一点主要基于他对教育的热爱和智慧力。

  我看一个人的书特别注意从书中体味他的阅读视野,陈老师读了管理学、教育学和一些班主任方面的书,阅读面比较宽。人文类方面的书读的不多,民主管理有所提及,但事实上陈老师对民主的理解是有限的(比如什么是公民?如何培养未来共和国的公民?)陈老师能多读一读历史、文学、哲学类的书籍,他会走的更远。

×

您可以

加入会员无限下载
微信支付

打开微信扫码支付

×

由于资源过大,请根据需求自行前往百度网盘提取

微信安全登录
打开微信扫码即可登录或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