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件网>班级管理>班集体活动必须走创新之路

下载全文

班集体活动必须走创新之路

班集体活动必须走创新之路

  
  班集体活动作为一种教育形式,从班级授课制产生就逐渐形成了。起初只是一种为了维持共同学习,进行纪律教育时的手段,真正把它作为班集体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从社会主义教育开始的,基本上始于20世纪50年代。时至今日,无论从设计到构思、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使它更加充满了活力,更加体现出时代的特点,更加为学生所喜闻乐见。
  
  班集体活动是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导向,为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和德育的诸项任务,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组织指导的课堂教学以外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它是“班集体这一社会心理共同体必备的有一定结构要素的活动”。
  
  班集体活动由4个要素构成,第一是活动的主体(吴盘生称之为“群体主体”),第二是活动的客体,指主体“一致的动机”和行为指向。还有主体之间的协同一致的动作和“相互配合的操作”。活动就是主客体互动的过程。其中“环境(物理环境及人文环境)及其影响是外部客体世界,思想是内部主体世界”,只有活动才能把这两个世界联系起来。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提高认识、丰富情感、锻炼意志、付诸行动,即把知情意行统一起来,把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良好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可见,没有学生主动参与的班集体活动,就没有学生素质的持续发展,高层次的班集体也难以形成。
  
  一、为什么班集体活动必须走创新之路
  
  我们中小学的领导和广大班主任之所以对组织开展班集体活动那么情有独钟,恰恰是因为我们充分认识到班集体活动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如教育功能、发展功能、激励功能等等)和作用。而且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但是,不能不承认,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所开展的班集体活动,确实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有些班集体活动的目标模糊,针对性不强。尽管我们一向主张德育工作要淡化教育痕迹,也不同意直接向学生宣布某次活动是为了培养学生什么什么精神、什么什么品质,因为,这样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然而,这绝不意味着班集体活动可以没有目的,可以没有主题,可以脱离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实际,而随心所欲。
  
  有的班集体活动内容缺乏时代感,不受学生欢迎。为什么我们老师在讲雷锋甘做“傻子”的故事时,学生会发笑?为什么老师在给学生讲梁宝生买稻种,为了一角钱而锱铢必较的故事时,学生感到茫然?难道雷锋精神过时了吗?难道艰苦奋斗教育可以不搞了吗?当然不是!我觉得不是这些六十年代生动的教材真的成了“昨日黄花”失去了它的魅力和风采,而是我们脱离了当前的实际,忽视了时代的特点,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实际,未能讲清当时的历史背景。众所周知,改革开放的时代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你还在那里讲“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老调,显然就缺乏了时代性。
  
  还有的班集体活动多集中在德育活动和文化体育活动上,相对忽视了科技教育、网络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另外,班集体活动的形式呆板,或一味的灌输,或一味的训导,缺乏趣味性。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种形式的班集体活动中:
  
  1、无视学生主体的包办式(主宰式)
  
  我们一向主张在组织开展班集体活动时,班主任作为教育主体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但是由于陈旧观念的根深蒂固,在实际操作时,却走上了另一个极端,把“主导”变成了“主宰”。无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从活动的提出、设计、实施到总结评价的每个细节都由班主任越俎代庖,学生仅仅是被动接受指令的客体,这样势必造成学生主体的失落,甚至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而抵制活动的进行。
  
  2、缺乏个性的模仿式
  
  应该说一个优秀班主任在组织开展班集体活动时,不仅能够体现他的智慧和创造性个性品质,而且十分关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品质。可是,有些班主任看到别的班开展了某某活动,觉得自己不搞面子过不去,这种不甘落后的精神是无可非议的,但是,由于这些老师对本班学生特点和实际缺乏考虑,就匆忙上阵,你怎么搞我就怎么搞,缺乏自己的创造性,结果必然是流于形式,学生也感到索然无味。学习他人并不是生硬的模仿,而应当有所创新,有所超越,要体现自己班的个性特点。
  
  3、毫无组织的放羊式
  
  班集体活动应当有明确的目的、鲜明的主题、周密的组织,要讲究组织管理的艺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可是,我们有的班主任为了应付领导的要求,或例行公事,往往只图省事,无目的、无计划、无组织、无方案、无检查,采取的是放羊式的活动形式。如搞的护绿活动、助民活动、社会调查活动,班主任缺乏具体的安排组织指导,把学生放出校门了之,结果是半途而废,不了了之。
  
  4、毫无新意的陈旧式
  
  班集体活动必须走创新之路,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创新欲的需要。可是,目前一些班集体活动和这个要求还相距甚远。有的活动仅仅是为了维护班级纪律,以保证课堂教学正常进行;有的只满足于道德知识灌输,忽视在活动中引导学生道德知识的内化和行为的养成;有的则是班主任一言堂的训斥。老内容,缺乏时代性;老形式缺乏创新性、老手段缺乏现代性。
  
  5、给人看的表演式
  
  有些活动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的,有的为了观摩、展示给人看的,因此,事前反复演练,从主持人的台词到每个孩子说些什么都在下面背得滚瓜烂熟,结果是老师累,学生烦。观摩者感觉假,这样的活动还是不搞的好。
  
  上述问题,尽管不能代表主流,但却说明了我们的德育工作者教育观念还需要不断的更新,班集体活动还要不断的创新,这才是我们德育工作者和班主任努力追求的目标。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人不会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名言形象地说出了客观事物永恒的运动规律。由此,使我们得到启发:时代不断发展,教育对象本身从心理上到生理上也在不断变化,他们所处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也在随着时代变化着,我们又怎么能墨守陈规,不想创新呢?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的诗句,我们应记住先哲们的教诲,努力使我们的班集体活动从内容到形式,从组织实施到总结评价都要走出一条创新之路。
  
  二、班集体活动怎样创新
  
  要过河就得有船或桥,班集体活动要走创新之路,就要找到具体的办法,在这方面我们许多班主任确实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受这些经验的启发,笔者想从以下几方面谈点看法和与会同志们交流。
  
  (一)要创新必须更新观念
  
  班集体活动能否创新关键是教育者的观念问题。因为,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只有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班集体活动的创新才能实现。
  
  首先,班主任要树立教育民主观和现代学生观,要承认学生的主体价值,与学生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集体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自觉做班集体的主人;承认学生有巨大的潜能急待开发,开展班集体活动是开发学生潜能的有效途径,是学生个性展示的舞台;承认学生是具有主体地位的人,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班集体活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学生参与班集体活动是一种认识、实践、感悟的过程,没有学生的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认识、实践、感悟不可能有效地进行。主体的感知、思维、想象、体验是别人无法代替的,主体认识内化过程,也是其他人无法代替的。因此,班主任在组织班集体活动中,作为“教育主体”与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他们之间是民主平等的是相互促进的,班主任要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紧跟时代步伐体现时代特点
  
  班集体活动不能脱离火热的社会生活,否则,它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目前我国正处在迎接知识经济挑战,迎接国际间激烈竞争的挑战,进一步扩大和深化改革开放的时代。由于党的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各项事业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班主任  )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现代化的大步前进,使得国力不断增强,喜事层出不穷。从国际讲,尽管现在已不是冷战时代,但国际斗争仍然十分复杂,美国霸权主义的恶性膨胀,他们炸我驻南使馆、撞击我们的飞机;日本复活军国主义的蠢蠢欲动、出台歪曲历史无视中国与亚洲人民的历史教科书……这些内容都是开展班集体活动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从现代化所需要的人才看,他们应当具有善于发现、判断、策划、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悟性与灵性、觉察力与判断力、创造激情与冒险精神以及团结合作精神与能力。要培养这样多层次的有较高政治觉悟的创新型人才,就不能把学生禁锢到校园生活的小圈子里,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把班集体活动的视角转向社会、放眼世界,与国内外重大的时事政治紧密结合,使其具有时代性。如当世界因美国“9.11”事件而震惊的时候,我们许多班主任能够及时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关注事态的发生、发展,指导他们从报纸、新闻媒体和因特网上收集信息,并在班级宣传栏内开辟了《9.11论坛》,为学生提供充分发表观点的阵地,并召开了《9.11论坛》讨论会,以此激发学生敢思考、善于思考的潜能。
  
  举世注目的申办奥运会活动是本世纪初的一大新闻亮点,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机会。我们的一位班主任便开展了“屹立在东方的巨龙”主题系列活动。首先,她确定了遵循主体原则,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团结协作精神,以小队为单位制作自命题简报,接着召开了“祖国未来展望”主题班会,会上展示学生的作品,同时畅想未来,为祖国勾画出了繁荣昌盛的宏伟蓝图,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继而结合学校工作,开展“我为奥运做贡献”的捐款和签名活动。这一系列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培养爱国主义的思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申奥”成功的消息传来,群情激跃,师生一致认为,这是国家兴盛的标志。大家无不感到骄傲。
  
  (三)把握学生思想脉搏,满足学生心理需要
  
  班集体活动确定什么主题、解决什么问题,不是班主任凭空想出来的,必须在研究学生内心世界上下工夫。要研究改革开放时期学生求新、求乐、求异、求发展的特点,分析他们成长中的目标与现实的矛盾,把握他们生活的实际和思想发展的脉搏,从他们“想而不深,思而不解”的问题中,抓住主要矛盾,提出发人深思的课题,激发学生独立探求真理、寻求答案的兴趣。只有如此,才能使班集体活动既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要,又富有时代气息。
  
  当今的学生生活在五光十色的社会里,面对眼花缭乱的社会现象,必须从主观上做出鉴别和筛选、判断和取舍,这就需要班主任在日益开放的环境中,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不拘一格地开展班集体活动,引导学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
  
  “刘海洋事件”发生后,备受推崇的清华学子竟做出如此荒谬、残忍的事情,令全社会为之痛心疾首。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其病态心理的反思,在青年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如果能抓住这一机会组织学生阅读报刊杂志上的有关报道,了解事件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刘海洋事件”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继而,组织专题讨论会,让大家畅所欲言谈看法,说体会,特别对其行为暴露出来的人格缺陷进行了评述,一定会使大家达成共识:“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这样的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机会,还为形成健全人格营造了积极的环境。
  
  实践证明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开展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的班集体活动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动力和基础。
  
  (四)变革传统活动,扩充时代内涵
  
  班集体活动的创新也是一种继承传统,超越传统的过程。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艰苦朴素教育、道德教育仍然是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班集体活动的永恒主题,不仅不能丢弃,反而要进一步发扬光大,要使它更具有生命力,就应该结合社会变革和学生心理特点,从未来对人才需要出发,选择新角度,纳入新内容,使传统活动能够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和学生的新特点。
  
  如一位班主任在最近开展的一次《中秋节月光晚会》班集体活动中,他一改过去吃月饼、做游戏、搞联欢的传统做法,代之以全新的设计:从嫦娥奔月的故事讲到阿波罗登月的趣闻和太空旅游以成现实;由于内容的更新、形式的奇特,使全班同学兴趣盎然,这次活动不仅使他们了解了人类征服太空的伟大贡献。
  
  勤劳节俭、艰苦奋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这种传统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将是推动时代发展、人民生活提高的精神力量和可靠保证。在班集体活动中,开展艰苦奋斗教育显然也是一个长期不变的主题。特别是受观念多元、经济多元、文化多元的影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严重毒害着青少年,在城镇的青少年中超前消费现象非常普遍,在一些学生看来生活就是享受、金钱就是一切,什么劳动光荣、劳动创造世界的观念在他们思想上几乎是空白,更谈不上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看来艰苦奋斗教育是必须坚持不懈的。但是,如果我们还是采用“忆苦思甜”的方法显然是不行了。可以开展“两代人话艰苦奋斗”的活动,首先,班主任要正视生活的富裕化、现代化对青少年意志的消极作用,组织学生了解父母艰苦的劳动和挣钱的不易,帮助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为父母分忧。进而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带领学生去学农、学军、到基地进行学农劳动和军事训练,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对那些生活优越的学生,要进行自力更生教育,培养“富而节俭”的自觉意识,做到生活上不攀比,不超前消费。这样的活动更符合时代的要求。
  
  (五)扩大新视野开拓新领域
  
  目前,中小学的班集体活动大多集中在德育活动、文化体育活动上,有些领域非常薄弱,如班级科技活动和网络教育活动就是如此。班集体活动的创新,在这些领域应该说是大有作为的。陶行知在评论当时的“教育界无限枯寂的生活”时,曾尖锐地说:“那是因为当事的人,封于故步,不能自新所致”。我们应以史为鉴,在创新班级集体活动时要在扩大视野,开拓新领域上下点工夫。陶先生还说:“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创造时,目光要深;开辟时,目光要远。总起来说创造开辟都要有胆量。”我们广大班主任能否以这种精神,把科技活动和网络教育活动的文章做大一点、做深一点,创造出我们的新经验呢?回答是肯定的。
  
  1、在科技活动遭到冷遇时我们必须勇往直前。科教兴国战略,应该从中小学抓起,以培养出大批高科技人才,其重要意义还有不会说的吗?但,认识归认识、行动归行动。一项面对中小学生的含金量很高的“大型智能化机器人科普展”在浙江金华科技大楼隆重开展,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在为期一周的展览中参观的人竟不足200。
  
  无独有偶,金华市青少年宫本是学生校外教育的主要基地,他们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可是,在最近第一次报名中学科类的活动报名人数达6000人,而科技类、社会实践类的活动,报名者仅有300人,这20﹕1的反差,在一次使组织者感到尴尬。
  
  是学生不喜欢这种既能动脑、又能动手,既能长知识、又能增强能力的活动吗?当然不是,OM室(头脑创意室)开创者,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施泽民说:“在应试教育这根无形的指挥棒下,今天的老师和家长正在孜孜不倦地向孩子灌输‘读好书、考高分,上好学校,有好前途’的理念……小发明、小制作之类的科技创造活动成了‘不务正业’。于是,为了应试教育学生很少能真正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
  
  金华市科协副主任金根叶痛心疾首地说:“21世纪是创造力竞争的世纪,只懂得课本知识的人,永远不可能成为国家的栋梁;想象力匮乏的民族,将永远失去兴旺发达的源泉动力;而缺乏科技创新人才的国家,将失去创造力,在与别国的竞争中将被甩得越来越远。”这话绝非危言耸听,我们广大班主任,一定要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做出贡献,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多出一把力,积极组织开展班集体的科技活动。如请有专长的老师和科技工作者进行科技讲座、多带领学生参观科技宫、自然博物馆,支持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科技俱乐部活动、参与小制作小发明活动......培养学生相信科学、尊重真理的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总之,班主任要高举科技的火把带领学生前进。
  
  2、网络教育活动仍然是一片待开垦的处女地。网络发展之迅速真的使我们目不暇接了,青少年已经成为“网上一代”。网络所拥有的信息的丰富性、传播的快捷性、交流的互动性、时空的无限性,网络文化的多元性,真的给我们带来无限的益处,但是,由于网上黄、赌、毒的泛滥,也大大危害着广大青少年,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我们该怎么办?已经是不能不思考的问题、不能不解决的问题了,目前天津市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网络道德教育活动的开展,全国网络道德教育现场会今年上半年在天津市召开,涌现出一批成功的经验。
  
  作为班主任要时刻把握学生的网上行为,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多组织一些网络教育活动,(1)组织学生学习“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规范学生上网行为;(2)开展网络道德活动;(3)运用电子信箱(E—mail)实现师生之间平等真实的对话;(4)运用网络模拟功能模拟生活中的德育情境,做到寓教于乐;(5)运用电子公告板(BBS)和聊天室,创设德育活动的场所…..
  
  (六)还有创新活动形式问题,李国汉先生在《班集体活动论》中已有精辟的论述,这里就不浪费时间了。

×

您可以

加入会员无限下载
微信支付

打开微信扫码支付

×

由于资源过大,请根据需求自行前往百度网盘提取

微信安全登录
打开微信扫码即可登录或注册
×